司马懿平定辽东:三国后期最精彩的远征,却成为五胡乱华的前奏

小瑀说史吧 2024-09-13 17:57:03
序言

司马懿平辽东之战是公元238年,时任曹魏集团的太尉司马懿讨伐辽东军阀公孙渊的战争。

由于辽东太守公孙渊废魏国号,自称燕王,因此这场战争也被称为魏灭燕之战。

平定辽东之战在眼花缭乱的三国史上知名度不高,也没有将星云集的耀眼场面,但其中体现的战争艺术和指挥水平称得上三国后期最精彩的篇章,没有之一。

这场战役充分展现了司马懿胸罗韬略和出奇制胜的军事才能,兵者诡道的传统兵家学说更是被其充分诠释。

同时,平辽东之战给后世带来深远影响,从此辽东地区被直接归于魏国统治,很多少数民族大举内迁。

由于司马懿在平定辽东后展开大规模杀戮,导致当地汉人官僚和士民锐减,少数民族坐大,最终为五胡乱华埋下伏笔。

平定辽东的历史背景:曹魏集团与公孙家族的相爱相杀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中原纷乱,诸侯割据,有一辽东人名叫公孙度,曾任尚书郎、冀州刺史,素来胸有韬略,善于钻营。

经过关系运作,于189年被当时把持朝政的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从此公孙家族对辽东开始了半个世纪的统治。

在英雄辈出、神仙打架的三国时代,几乎没有一个诸侯是白给的,这位公孙度老兄也不例外。

他执政辽东十五年,在任期间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北慑鲜卑,南取辽东半岛,甚至还越过渤海攻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

巅峰时期的辽东势力范围

他在东北地区建立强大的地方割据政权,许多中原士人为躲避战乱而到辽东定居。

204年公孙度病逝,其子公孙康继任辽东太守,一直以来,公孙家族倚仗辽东地势险阻,与中原路距离遥远而恃远不服,东汉朝廷也因局势混乱,无力远征,只能加以安抚。

但在公孙康继位之初,中原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201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成为北方地区最强大的诸侯。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曹操向北推进,吞并袁绍在河北的地盘,公孙家族经营多年的东莱诸县也被曹操夺取。

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在白狼山大破乌桓主力,斩杀蹋顿单于,这是中原势力自黄巾之乱以来首次踏足东北地区。

曹操强大的军力让公孙康内心十分震撼,此前,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被曹操击败,投奔到公孙康这里。

现如今曹军直逼辽东,击破乌桓,士气正盛,公孙康实难与之争锋,为保全家族利益,公孙康杀掉袁尚、袁熙,以此换取投名状。

此时的曹操已回冀州,其战略经营重点是江东孙权、荆州刘表,对于像辽东这样的东北不毛之地,只要不出乱子就行。

所以曹操借坡下驴,封公孙康为襄平侯,此后多年公孙家族与曹魏集团相安无事。

220年,公孙康死后,由于其子公孙渊年纪幼小,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被推举为辽东太守。

此时曹丕篡汉,刚刚完成权力交接,为确保辽东局势稳定,派使者授任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并追赠公孙康为大司马。

从以上我们得知,曹魏政权对公孙家族总体上比较厚道,如果能够一直和谐共处,公孙家族定会安稳的守好辽东基业。

可偏偏家族中出现一个爱捣蛋的后人,此人就是公孙康之子公孙渊。

228年,公孙渊强行驱赶公孙恭,抢了太守之位。

按理说公孙恭是朝廷亲授的辽东太守,公孙渊先斩后奏,摆明了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很多曹魏大臣主张讨伐。

此时的曹魏统治者是曹叡,曹叡性格虽然阴鸷,但对公孙家族还是参照祖父与乃父的宽容政策,默认了公孙渊的行径。

但是公孙渊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多能作的家伙,得了便宜后竟开始和孙权暗通款曲。

在孙权称帝后派使者前去拜贺,而孙权也乐意与公孙渊交好,以此南北夹击曹魏政权。

公孙渊结交孙权的行为触犯了曹叡的逆鳞,他不能容忍后院起火,但即便如此,曹叡也没有撕破脸,仅仅陈兵海上,挡住江东到辽东的通路加以威慑,并派使者去斥责。

公孙渊本就是有贼心没贼胆的人,被曹叡一吓唬,当即诱斩吴使,表明与东吴断绝关系。

曹叡则拜公孙渊为大司马,继续任辽东太守,可以说给足了面子。

然而公孙渊秉持着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原则,面对曹叡的忍让,更加肆无忌惮,一边觊觎东吴的财富,继续与孙权勾结,另一边对洛阳的使者恶语相向。

对于公孙渊如此不懂事的行为,曹叡打算好好教训一下。

237年,曹叡任命幽州刺史毋丘俭率军讨伐,但兵力有限,又赶上辽东大雨,导致作战不力,只能无功而返。

毋丘俭的败退助长了公孙渊的嚣张气焰,他竟公然反叛曹魏政权,自立为燕王,设置百官。

公孙渊的行为激怒了曹叡,双方关系彻底破裂,至此公孙家族失去了曹魏政权的庇护,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司马懿千里奔袭定辽东,一场载入教科书的经典战例

在攻打辽东的人选上,曹叡思来想去,决定启用司马懿,一是随着曹休、曹真的病逝,曹氏宗亲人才凋零,实在没有能拿得出手的。

二是司马懿确实有能力,几年前他成功阻击诸葛亮北伐,最后把这位足智多谋的蜀汉丞相活活耗死于五丈原。

辽东地区路途遥远,民风彪悍,气候严酷,凶险难测,只有司马懿能担此重任。

238年初,曹叡从中部战区召回司马懿,双方定下“去百日,回百日,攻战百日,六十天休息”的一年作战时限。

随即司马懿率骑步兵四万远征辽东,同时分出少量兵力从海路攻打带方、乐浪二郡,牵制公孙渊后方。

攻打公孙渊的不止司马懿一路

经过近半年的艰难行军,司马懿于238年六月抵达辽水(辽河),公孙渊急令大将军卑衍、杨祚等人率步骑数万,依辽水坚壁高垒,阻击魏军。

公孙渊认为魏军远道而来,后勤补给困难,士兵劳顿,只要坚守壁垒,以逸待劳,趁其锐气堕尽,一战而定。

然而公孙渊实在低估了司马懿的能力。所谓水无常势,兵无常形,用兵的关键在于“善因事变”。

面对辽东军的防守,司马懿没有选择强攻,而是采用声东击西,先在辽水南线多张旗帜,虚张声势,以佯攻吸引敌军主力,己方主力则隐蔽渡过辽水,直取公孙渊的襄平本营。

毫无疑问,司马懿已看穿公孙渊的计划,如果攻入正中其计,同时他勉励将士:

“敌虽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现在他们大军在此,老巢却空。我直指襄平,敌军必惧,惧而求战,破之必矣。”

结果正如司马懿所料,卑衍紧急出击拦截,司马懿事前埋伏在卑衍的必经之地,发起突袭,三战三捷,全歼敌军,司马懿率军直驱襄平城下。

但就在司马懿完成对襄平合围之际,当地连降大雨,辽水暴涨,平地数尺深,魏军将士害怕被淹,请求移驻高地,此前关羽水淹七军的事情历历在目。

但司马懿不为所动,下令有敢言迁营者斩,都督令史张静仅相劝一句就被就地正法,司马懿的雷霆手段极大震慑魏军士兵。

就这样,暴雨下了一个多月,魏军在雨中围城一个多月,如同钉子一样死死钉在襄平城下。

此前司马懿领军一向以快著称,经常出奇制胜。

十年前诸葛亮北伐之际,驻扎在上庸的蜀汉叛将孟达欲反,司马懿得知后昼夜不停,未及请旨,千里奔袭,从起兵到诛杀孟达,仅仅用半个月。如今对公孙渊作战,迟迟没有动作。

对此,司马懿给出的解释是当年孟达兵少而粮多,魏军兵多而粮少,必须速战速决,出其不意,如果让孟达有充足时间坚守,魏军就会陷入被动。

但现在的情形正好反过来,襄平城粮食不多,而魏军后勤却很充足,只要继续围城,公孙渊将陷入绝境,否则让其获得喘息之机,魏军的优势就会消失,届时前功尽弃。

大雨下了一个多月停止,水逐渐褪去,司马懿加紧攻城,投石机投掷大量巨石砸向城内,弓弩如暴雨般倾泄,辽东守军伤亡惨重。

同时,由于城中粮食吃尽,开始人吃人,整个襄平沦为炼狱,八月,公孙渊见大势已去,派使者请降,毕竟投降这种事公孙渊太擅长了。

他以为自己只要认个错,依然保有荣华富贵,只可惜他的对手是司马懿,而非远在洛阳的曹氏权贵。

狠辣阴鸷的司马懿早就看透了公孙渊的为人,根本不给其投降的机会,公孙渊不得已带着儿子公孙修,以及数百骑兵向东南突围而逃。

司马懿秉持斩草除根的原则,派军追赶将其斩杀,将其首级传回洛阳,辽东叛乱被彻底平定,司马懿在原定一年的期限内,胜利班师。

司马懿平定辽东的影响

司马懿平定辽东之战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局势产生重要影响,首先,辽东被直接纳入曹魏管辖范围,改变了以往半个世纪之久的半独立状态。

同时也改变了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在此之前,东北地缘相关国家、部落唯公孙家族马首是瞻,但自辽东被平定后,地缘领袖由公孙渊变成曹魏。

日本于此时被纳入中华文明圈,日本岛内部的邪马台国王卑弥呼被封为亲魏倭王,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内迁,逐步汉化,促进民族融合。

对于司马懿来说,平定辽东使其在曹魏的声望达到顶峰,也成为晋室夸耀先祖功业的事件。

此战司马懿展现出用兵灵活,迟缓有度以及运动战歼灭敌军的军事能力,使这场战役成为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被后世兵法引用。

但同时司马懿对辽东展开大规模屠戮,公孙渊所任公卿以下一律斩首,两千多名军官将校被杀,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遇害,并筑造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以震慑,其余很多士民被迁往内地,辽东汉人损失近百分之九十。

而辽东汉人规模的空虚很快被少数民族填补,为日后鲜卑政权的崛起和西晋五胡乱华埋下伏笔。

0 阅读:22

小瑀说史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