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路历程,可以说,虽不及外界的风风雨雨,却也波澜壮阔。
儿时,对于书籍有着盲目的崇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还十分落后,买本图书都要到十里外的邻镇去。记得那还是冬天,期末考完成绩靠前,母亲问要什么奖励,衣服、美食没概念,就想要本小人书。死皮赖脸,硬是逼着母亲骑着大金鹿冒雪一起去买了两三本小人书,书名不真切,大致是《霍元甲》之类。奶奶一般一个劲儿追着叮嘱:你爸爸那时候学习挺好,就是因为太痴迷小人书“下道了”,没学好。其实,那叮嘱完全是多余的,先不说兴趣没那么浓,紧张的学习生活也完全没有自己业余的读书时间。
真正的读书时光,是十七岁初中毕业后。参加完中考后,兜里还剩二十几块钱,就与一志趣相投的同学去了新华书店。端量半天,两人各买了一套《青年近卫军》,算是真正打开阅读之门。
一整个假期,呆在家里除了等通知外,就是埋头懵懵懂懂读书。复杂的人名和故事情节艰涩难懂,每每明白一个章节,总觉得描述气势恢宏,大手笔。虽不十分透彻,却也爱不释手。
真正的读书生活在十七岁后,师范的课程虽然多,每个学期要考十几门。要求却宽松——及格就可以,不用在拼着进前几名。因此,每天下午的两节自由课几乎就在图书室泡着了。也正是那个时期,文学正式在一个榆木疙瘩脑袋里萌芽了。普希金,泰戈尔,托尔斯泰等曾经许多被用铅字印在书本上的名字和作品成了很普通的朋友,原本普通的文字很容易在思想深处掀起了惊涛骇浪,情绪也随着故事情节的跌沓起伏而动荡难平。直接读名家作品,远远比教材里变化成各种考点的介绍的更加生动有趣。
因此,我觉得,千万不要为了考试而读书,那样很容易把一部名著解读得支离破碎、面貌全非。很多作品集蕴藏着的人生大道远比干巴巴的考点有趣得多。
那时候,晚上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熬夜的时候不是做功课,恰恰是读到精彩情节无法自拔。因此,还被值班老师收去一个手电筒,一本《麦田的守望者》。现在想来,没有违反纪律的羞耻感,反而为曾经的彻夜攻读而自豪。人需要有受着兴趣指引,积极学习进步的态度。
曾经,印象最深的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整本书读了三遍,每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
时隔二十多年,再回顾曾经自由阅读的时光,还是感觉整个学习生涯中的一个亮点。每个人都该接受一定的思想启蒙,可以透过现实的层层阴云,对生命、对求知探索产生新的认识和感悟。或许,那些东西远比书本教育里那些干巴巴的知识点有价值许多,而曾经那些许多以淡忘的情节与叙事,在思想深处留下一道道深刻的痕迹。
每个人的成长路上,或为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奔波,或为着伟大的梦想而执着探索,或烂醉于生活中的声色犬马、功名利禄,每一种生命都会在书籍里找到一份曾经存在过的影子。
只有心灵真正融入书籍,才会获得短暂的宁静与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