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教育方法共有的前提,必须“看见”它,不然效果肯定变味

内驱力谈家教 2025-01-08 22:12:50

早上,我觉得一切准备好,叫朵朵出发,这时她打开书包,开始检查东西是否齐备。

那个瞬间,我感受到自己第一反应是:有点不开心。

因为我认为她应该早点做这个事,而不是在临出发前……

我迅速通过“看见感受”,好让自己心绪回归。与此同时我觉察自己:为什么瞬间的第一反应是生气,而不是平静,是什么样的想法导致的?

是“我说的,她就得去做”吗?好像并没有,若此,那是一种“听我的”的控制欲,这只能说明自己安全感和价值感的缺乏。是因为“已经说过几次,她就应该每次都做到”吗?那不能呀,你看你跟自己说过的事都做到了吗?并没有,那凭什么去要求她呢……也许潜意识是怪自己!是我觉得“到这个年龄,这点‘小事‘就应该处理好”吗?也不能呀,因为对于能力,没有哪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得看你有没有教,怎么教,教的好不好……也许潜意识还是在怪自己!又或者是觉得“她这样耽误了自己的时间”?若此,这是不是有点自私,或者说明自己包容心不够!……那这更是自己的问题了。……

车上,一路觉察,没有最终确定到底是哪种,或许都占了一点,但这不重要。

重点在于,我感受到这个剖析过程很好,能更多看清自己并及时转念,非但没有陷入自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明朗、透彻,和一点莫名的喜悦之感。

当下各种“教育方法”多如牛毛,但你一定可以发现,很多方法的使用都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稳定的情绪。

缺少它,很多方法的效果必然走样或者用不出效果。

怎么办?

处理情绪的办法很多,其实本质都差不多。这其中,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步其实是第一步——“看见情绪”,看见并识别自己有某种情绪,哪怕只做这简单的一点,都会让我们缓和很多。

当然,最好的不是每次有情绪了去处理情绪,而是通过日常自我修行,让自己的情绪平稳起来,也就是面对事情的第一反应不会过激。这就又回到了之前说过的自身“心理营养”问题,加油!

补充/总结

稳定的情绪,是很多教育方法的使用前提。缺少它,方法的效果必然走样或根本用不出效果。

处理情绪最重要的是第一步:“看见情绪”——看见并识别自己有某种情绪。

-

只要“没做到”,就等于“不知道”……跨越知行鸿沟,针对性帮你“落地”。

★方法:接触2000多个孩子后,我总结出一套方法,一定提升孩子内驱力!

★方案:我用“五感”法,帮你解决内驱力问题,让孩子自律有动力

/ END /

原创 | 一点老师

内驱力咨询师、健心教练、三分修行。爱看本质、善讲系统、力求实效。

0 阅读:1
内驱力谈家教

内驱力谈家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