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拆解东部中心:成败看黄埔

黄埔圈圈 2024-04-05 05:10:18

编者按:今年年初的广州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加快东部中心形成起势”,东部中心作为广州市“一带一轴,三核四极”国土空间结构中的“三核”之一,已被明确为广州近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日期,南方报业新媒体南方Plus专访《广州东部中心总体规划》编制专家、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陈志敏,深度拆解“广州东部中心”。本号整理加工,以飨读者。

@来源:南方Plus,文/刘珊,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01

既是交通枢纽,也是产业枢纽

东部中心不仅是解决广州一个片区的自身发展问题,更要跳出广州,思考如何利用资源禀赋优势,落实承接国家赋予广州的定位和核心功能,如何在大湾区创新发展格局中找到发力点,如何发挥面向东莞、惠州甚至更广阔区域拓展发展纵深。

在2022年,我们就已经先行开展了东部枢纽的规划研究工作,东部中心具有典型门户地区特征,包括有“三客一货”的铁路枢纽集群。

但要注意的是,东部中心不仅是交通枢纽,也是产业枢纽。

我们当时以新塘站为中心画了一个半径15公里的圈,发现竟覆盖了全市将近20%的现状工业用地。

因此,东部中心是“交通+产业”的复合集群,承载着强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网络关系。

比如,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和黄埔新港、甚至附近东莞的新沙港在区域内高度链接,共同支撑了两大国家级开发区的生产资料能够高效率、低成本流入国内外贸易网络中。

因此,东部中心要牢牢把握住门户之城的功能,提升贸易、创新、人才等资源要素综合控制力,加快成为全球复杂生产网络的组织者。

另外,当前大湾区创新网络下原有的区域“中心—边缘”关系正在发生重构。

东部中心处于湾区两岸科创走廊的交会点,更有必要加强城际及快轨建设,通过穗莞深、佛穗莞(即28号线)等湾区城际实现与松山湖、光明科学城等区域创新功能节点的点对点直连。

此外,面向东莞、惠州的通道非常关键,某种程度上,东部中心与莞、惠两地的跨区通道建设将决定广州向东拓展区域发展纵深的程度。

毫无疑问,如果说广州哪个地方可以挺起产业脊梁,东部中心当仁不让。

因为从广州开发区到增城开发区,自西向东已经形成了超30公里的巨型产业连绵带,这里承载了全市超40%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和1/4的高新技术企业。

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我们提出要把东部中心规划成一座创智之城,当然这里的“智”代表了更高端化、智能化的新质生产力方向。

其中“芯、显、车、药”是东部中心的产业定盘星,是挺起产业脊梁的重要基石。

另外,这次规划要把挺起产业脊梁这么具有高度内涵的抽象概念落实到具象化的空间载体,包括更强调产业片区的统筹,更明晰产业组团的主题,更讲究产业用地的细分。

我们对18个产业功能组团都定义了其产业发展方向,并梳理出了约270平方公里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空间。接下来还要和招商引资进行更深度的匹配。

此外,我们要注重东部中心的科技创新策源和转化功能。

除了大型制造业以外,东部中心已经形成了科创要素的聚集态势,包括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等高等级技术创新平台等。

同时,不能忽视与知识城的联动关系。知识城作为国家知识中心,拥有知识产权专利审查、大科学装置以及一系列高校研究院所,将为东部中心的生产制造提供强有力的知识经济赋能。

02

东部中心的人口优势

东部中心的一大优势在于黄埔、增城两区人口结构较年轻。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新塘作为广州人口第一大镇,依托其商贸活力基础,已经形成了“潮”产业市场的迹象,也衍生了一些时尚网红生态圈。

如何用好这些活力新经济?我认为,要把东部中心打造成一座更年轻化的现代化城区,并且是年轻人愿意过来、喜欢过来工作生活的城区。

规划中我们提出根据青年的偏好需求配置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其中结合风景好的地方布局可游可玩的特色化、主题化公共设施,积极培育新消费场景。

同时引导新型公共设施“家门口”供给,以高密度、社区化的公共馆群激发年轻人的线下社交活力,这样才有条件打造高品质生活广泛享有、令人向往的青春之城、活力之都。

03

五大区域如何链接融合?

东部中心“双城三片”空间结构,是全市乃至区域战略资源聚焦投影在东部的空间结果,并明确界定了“城与产”的格局关系。

这五大区域各司其职,互有分工。

其中,“双城”作为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核心城区,将持续承担外部创新资源导入的“桥头堡”,转化并服务北部新兴产业“三片”;

而“三片”作为整个东部中心乃至全市产业的“发动机”,将持续扩大新质生产力所匹配的人才、资本、科技等要素需求,从而支撑“双城”能级提升。

海丝城、东江城其实就是原来的黄埔临港和新塘地区,这里是现状人流、交通流等要素高度集聚且活跃的地区,也是承接东进发展势能优先度最高的地区。

老黄埔沿江现状。贾自豪/摄

因为,有条件把“双城”作为东部中心的核心城区,共同承担起东部中心营造现代化城区的重要任务。

这里的营城,不是过去简单地造新城,而是尊重现状条件,采取有机更新焕新的思路,分类施策开展对沿江低效存量用地的重构优化。

依托滨江、枢纽等高价值资源,腾笼换鸟植入新经济、新服务、新空间,加速形成沿珠江和东江布局的高质量连绵带,促进全市现代服务业资源向东布局、沿江集聚。

科学城、南香山、荔湖新城三大片区是广园路以北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广袤地区,承载了东部中心约90%的增量空间,三片之间也互有差异。

其中,科学城片区的基础最成熟、动力最充足,要将科学城作为整个东部中心动力源中的主引擎,有条件扩容提质建设全国性的智造中心。

科学城要特别用好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真正提高整个广州的科研转化能力和效率。

南香山片区周边已经集聚了华星光电、超视堺、希音等大企业以及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等大枢纽,要素条件类似上海临港新片区,可以发挥大型物流港对大型制造业的联动作用,环南香山整合形成更规模化的先进制造业高地,未来引入一批超级工厂、灯塔工厂集群。

荔湖新城片区有整个大湾区都稀缺的包括连片湖泊资源,未来等到穗莞惠合作进入更高层面的阶段后,有条件打造城水交融的科创湖区,类似松山湖一样承接湾区龙头企业入驻。

04

黄埔增城如何协作联动?

黄埔是链接广州中心城区和大东部地区的中间性地区,并且经济实力很强。

只有完全打通经过黄埔的关键性通道,通过“东进动能+东进通道”叠加形成的发展大动脉,支撑从天河到黄埔、再造增城的生产要素流动畅通无阻,东部这盘棋才能活起来。

另外,要用好黄埔产业基础和动力机制的带动作用:

一是通过重塑海丝城滨江岸线,打造新经济聚集的“科技长滩”,与东部更广域的产业腹地联系,从而扩大海丝城的产业服务范围,同时推动效能不足的制造业向东转移。

广州海丝城近期重点开发片区(双岗-庙头2.6平方公里)

二是跨界联动好科学城、知识城以及南香山片区,尤其用好科学城和知识城的一系列重大创新平台,链接增城开发区的生产制造型龙头企业,形成“知识策源—科研转化—生产智造”链条的黄金三角关系。

增城要发挥好东向门户的职能,加快形成面向湾区东岸的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对东江流域的控制力,实现“到了东部即到广州”。

有了东部中心的赋能后,增城将会吸引区域商务、科研、专业性服务甚至跨地市居住通勤的人群,因此更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对东莞、惠州的跨区域通道,打开穗莞惠合作新局面。

同时发挥增城空间广阔的优势,锚定打造连片成片的大型先进制造业集群目标,用好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这一重大战略资源,加大规模化产业空间的布局与供给。

0 阅读:0

黄埔圈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