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老年朋友问留言,晚上明明很困,却总是睡不踏实,半夜醒来多梦,怎么办?市面上的安眠药五花八门,比如佐匹克隆、盐酸罗通定片和艾司唑仑,到底该怎么挑选?

老年人之所以容易出现睡眠问题,原因很多。一方面年龄增长后,人体内分泌、神经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入睡难、夜间觉醒增多等现象;另一方面,肝肾等器官的代谢、排泄功能减弱,用药安全性和耐受性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老年人在用药助眠时,需要兼顾药效和安全性,不能盲目照搬年轻人的选择。
一、苯二氮䓬类药物——艾司唑仑艾司唑仑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因名字中带有“唑仑”二字,很多人会觉得它“治疗失眠效果好”。艾司唑仑的确可以帮助入睡、减少夜间觉醒,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相较于同类药物(如地西泮、阿普唑仑等),艾司唑仑的安全性稍高一些,副作用风险相对较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苯二氮䓬类最大的问题在于容易产生依赖性——一旦长期服用,停药时可能反而更难入睡,甚至出现焦虑、情绪波动等戒断反应。此外,这类药物具有一定的肌肉松弛作用,容易增加老年人夜间摔倒的风险,还可能影响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对于肝肾功能减退或有跌倒史的老年人,建议慎重使用,且建议遵循医嘱,短期、低剂量使用为宜。

佐匹克隆是非苯二氮䓬类助眠药物的代表,结构和作用机制与苯二氮䓬类类似,但选择性更高,对中枢神经的影响相对温和,成瘾性和依赖性都较低。佐匹克隆不仅可以帮助入睡,还能够延长深睡眠时间,对于老年人“觉少多梦”的情况改善效果较好。而且,佐匹克隆在体内代谢快,残留风险小,清晨起来不容易出现头昏、乏力等“宿醉”现象。总体来说,佐匹克隆的安全性在老年人中较为突出,不良反应也较轻微,是目前较常用的一线助眠药物。不过,服用时偶尔会出现口苦、口干、轻微头痛等副作用,依旧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已经长期使用其他安眠药,要慎重换药,避免叠加影响。

盐酸罗通定片(为药物名字,很多厂家生产,很多品牌,非广告)是近年来常被提及的镇静类药物。这种药物除了具备一定的镇静、助眠作用,还有缓解慢性疼痛的效果,适合同时有失眠和身体慢性疼痛的老年患者。和苯二氮䓬类及非苯二氮䓬类相比,盐酸罗通定片不良反应相对较轻,较少引起成瘾或认知功能障碍,安全性较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盐酸罗通定片的耐受性较高,更为适用。但要注意,盐酸罗通定片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口干、轻度头晕等副作用,并且帕金森患者需禁用,有相关疾病史的朋友应提前告知医生。此外,任何药物都不能长期依赖,要定期复诊,根据医生建议合理调整剂量和用药周期。

老年人失眠多梦,选药要综合考虑安全性和实际情况。苯二氮䓬类的艾司唑仑短期、小剂量可以用,但长期依赖、认知风险需注意;非苯二氮䓬类的佐匹克隆安全性较高,是比较推荐的选择;如果伴有慢性疼痛、基础疾病较多,盐酸罗通定片是可选方案,但帕金森患者禁用。具体选药一定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听取医生或药师的专业建议,切忌随意自行加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