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群体成为艾滋病“高发人群”,身体有艾滋,几个信号很明确

雨广评健康 2024-10-19 03:48:50

艾滋病(AIDS)曾被视为一种“讳莫如深”的疾病,其传播途径在早期以毒品血液传播为主,但进入21世纪后,性传播逐渐成为主导且占比持续飙升。

近几年,已有超过十分之九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源于此。那么,究竟哪些人群是它的高发群体? 病毒携带者又有哪些初期症状呢?

一、3大群体成为艾滋病“高发人群”

高发群体一:男男性行为者(MSM)

男男性行为者(MSM)是全球HIV感染率较高的群体之一,我国也不例外。

在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当天,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了该地区艾滋疫情情况。其中提到,在目前的全部感染者及病人中,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的约占93%,在这中间通过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途径感染的约为68%,而通过异性性行为传播途径感染的约为25.%,所以男男性行为者依然是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提到男男性行为,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同性恋群体,但这里所说的MSM并非单指这一特殊群体,它与性取向无关,只要存在男性与男性的性行为,都具有更高的HIV感染风险。

这主要还是和此类人群性交方式有很大关系。通常他们会在发生性行为的时候采用肛交的行为方式,相比于男女性行为中常用的阴交行为方式,肛周皮肤及直肠粘膜都比阴道要脆弱很多,在剧烈活动过程中,往往更容易出现粘膜受损或是肛内撕裂。

而且,由于大众对于避孕套认知不够全面,多数认为其主要是用来避孕的,通常男男之间并不存在怀孕一说。自然,在此类群体性交过程中,很大比例都存在不用安全套的无保护性行为。

假如一旦有一方感染了HIV,那这些病毒便会随着精液直接进入到对方体内,特别是在接触到受损的粘膜后,会以最快的速度与对方血液进行融合。

再有,就是一些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此类人群相较于传统的男女关系而言毕竟属于小众,他们的圈子也更加的相对集中,社交圈内一旦出现HIV感染者,更容易以较快速度蔓延至整个圈层。

而且有相关研究显示,与两性关系相比该类群体更换伴侣的频率更高,多数存在“约炮”行为(偶发性、随机性)及群体性行为(三人及以上),对于与自己发生性行为的人健康情况了解甚少,这就使病毒在此类群体中更容易扩散。

同时由于害怕歧视,或是对病毒知识了解不多等原因,有些人纵使知道自己是病毒携带者,依然会尝试进行危险性行为,这也是加剧病毒感染的原因之一。

高发群体二:老年(年龄≥50岁)群体

根据中疾控艾防中心的数据,从2010年至2022年的12年间,HIV/AIDS新报告病例数量在中青年群体(15岁至49岁)中从5.14万增加到了约5.54万,而在老年群体(50岁及以上)中则则从1.18万激增到了约5.19万,增长幅度高达341%,远超于中青年群体,其中异性传播占比在90%以上。

这个群体感染HIV的原因其实十分多样。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不单是老年人,可以说全年龄段群体都羞于谈“性”,其实性欲望是人之本能,多数人的欲望会持续到八十岁以上。

又有多少人甚至认为老人有性需求就是“为老不尊”呢?

正是这不被家里理解或是羞于开口的欲望,让那些由于丧偶、独身,或是婚内生活得不到性满足的孤寡老人,开始选择一些危险的性行为来得到自我的性满足。

就比如“公园社交”、“一夜情”、“嫖娼”……,这就大大增加了病毒感染的风险。区别于中青年的可选择面广,老年群体更倾向于去找一些“物美价廉”可解决一时之需的低端性工作者,她们多为同年龄段的中老年女性。

随着年龄增加,大部分人的性功能也是逐渐降低的,虽然有性欲,但老年群体基本存在不同程度的性紧张导致的“不举”或是阳痿早泄问题,所以他们基本不会去使用让敏感度降低的避孕套。

再者,性工作者受年龄影响也会认为并不存在怀孕等问题,同样不会建议对方使用安全措施,这就大大增加了病毒感染的风险。

而且,本身在子女心中并不认为自己的父母会存在不洁性行为,也很少想到会为他们做相关检查,而老年人自己关于疾病相关知识又知之甚少,一旦被感染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高发群体三:青少年(年龄≤24岁)群体

CDC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HIV感染高发群体除了五十岁以上,就是二十四岁以下群体,特别是在校高中生及大学生群体。

仅2022年一年,15到24岁年龄段新增HIV感染病例就超过了一万多名,其中20岁至24岁人群约占79%。

通过调查发现,在这个群体中约99%是通过性传播途径被感染,而其中又有约82%的患者是通过同性性接触途径被感染,90%以上的患者存在高危性行为。这还仅是检验数据,真实数据更加让人触目惊心。

在我们刻板的印象中这个年龄段人群还多为懵懂少年,但随着西式文化的入侵,现在的青少年对于性的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刚巧在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又处于性活跃期,对性这个上一代人颇为禁忌的东西充满了无限的探索欲望。

但在性教育方面,多数家庭不会去正面讨论关于成长中人体生理变化及性生活之类话题,致使他们可以从长辈(老师或是父母等)身上学习到知识少之又少。

而这个年龄段对于异性的恋慕心态、猎奇心态或是对他人的模仿等心态都可能促使他们尝试去进行性行为,一些不安全的性行为也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而这个年龄段的人群虽然生理成熟但心理多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人群等多方面的引诱,发生高危性行为,进一步使病毒感染风险提高。

同时又会由于内心的恐惧、羞涩等原因即使怀疑被感染也选择缄默,对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极大创伤。

其实,HIV在感染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最长可达10年)可能是无症状的,也可能只是轻微症状,但在此期间病毒携带者却具有传染性,这也正是此类疾病难以控制的可怕之处。

所以,在进行性行为的时候安全措施一定要做好,无论是男男性交还是大龄性交,避孕套的存在除了可以避孕之外,最关键的它还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假如没有做安全措施,又怀疑自己“中招”,那可以先看下有没有下面这些早期症状。

二、身体有艾滋,几个信号很明确 !

信号①:流感症状

在病毒感染的初期,多数患者会经历一系列特别容易和普通感冒混在一起的症状,比如发烧、头疼、咽痛、关节痛等。这主要是因为,刚开始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对免疫系统进行攻击,当人体免疫功能受损,各类病毒、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机体不同部位的炎症,此时通常身体的体温也会随着炎症的发生而升高。

随着病毒在体内高速复制,炎症逐渐加剧。

比如从一开始的咽疼可能会发展成吞咽困难,头疼则可能会扩散到全身发展成疲惫、全身酸痛等情况。由于这些前期表现都不具备特异性,与甲流、乙流等病毒性感冒所引起的症状十分相似,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但是,如果近期有过不洁性生活,出现了持续性以上症状,在服用感冒药后症状并没有好转,那就一定要警惕这可能就是艾滋向你发出的信号。

信号②:皮肤病

研究发现,临床上约十分之九的感染患者会出现各类皮肤病,如感染性或是炎症性的皮炎、皮疹,皮肤囊肿等。

外观上虽与普通皮肤病无异,但仔细观察还是具体一定的特异性。通常该类病毒引起的皮疹,在感染早期主要集中在患者的颈部,颜色多变(如红褐色、紫色或是深红色等),呈小斑块状凸起于皮肤表面,有轻微瘙感。

随着感染时间增长,开始蔓延到胸部、头部、背部、腿部等全身皮肤上,出现明显的瘙痒感和痛感,皮肤表面干燥脱皮,甚至出现疱疹、溃疡等严重皮肤问题,且不易愈合。

不过如果患者处于病毒急性感染期,这些症状通常会在一个月左右好转;但如果是进展期,那反而病情会越来越严重,这与药物治疗一周就差不多可以消退的普通皮疹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且在感染早期,特别是有肛交史的患者出现肛周带状疱疹、皮疹、溃疡性肛周皮肤病损以及肛周尖锐湿疣等疣的概率非常高。

所以,如果在发生不洁性生活后出现了皮疹等皮肤疾病,在用相关药物一周后还没有症状减轻;或是出现了肛周溃疡、疱疹等肛周疾病那就要及时就医了。

信号③:淋巴结肿大

临床上,约十分之七的患者被感染后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特别是在早期。

当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先会找一些可以迅速复制的细胞壮大自己的队伍,接着就是侵袭附近的淋巴结,并在里面高速复制以应对免疫淋巴细胞的攻击。当免疫细胞沦陷时,淋巴结的免疫功能就会直线下降,出现炎症反应,淋巴结也就自然出现肿大。

它们主要集中在脖子、胳肢窝、腹股沟等前表层部位,还有一些是存在深处(如纵隔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等),一般为不痛不痒的,不超过1cm,无粘连且活动度较好,有弹性的硬结。随着感染时间变长可能出现全身性的淋巴结肿大,而且它们还具有持续时间长(>3个月)、难治愈的特性。

所以在有不洁性生活后,身体如果出现超过三个月还没有消失的淋巴结,那就要警惕了。

信号④:持续性口炎

在感染初期,多数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口腔炎症,其中鹅口疮是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口腔病变之一。

该类病毒专供人体免疫系统,当免疫力降低的时候口腔内正常的菌落平衡就会被打乱,一些有害菌就会过度繁殖,白色念珠菌就是其中最为活跃之一。

患者口腔上腭、舌头等粘膜位置,都可能会出现伴有痛感的白色斑片,还可能出现口角炎,奇痛难忍,经常性的张口受限。

除了细菌,口腔内环境还可能受病毒感染(如EB等)出现病变,如出现在双侧舌头边缘,向舌头根部蔓延的口腔毛状白斑。

关键这些口腔病变还具有持续存在、反复发作的特点,一旦患病苦不堪言。所以在有不洁性生活后,一旦口腔出现白斑等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

总而言之,艾滋病可以说是威胁全人类健康的疾病,尤其在我国24岁以下的青少年、5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男男性行为者中高发。

生活中一旦出现发热、皮炎、淋巴结肿大、鹅口疮等相关疾病,刚巧近期又有过高危性行为,那一定要警惕是艾滋病释放的病毒携带信号。建议及时到相关机构进行HIV检测。即便是结果为阳性,也不要怕!

依照目前的治疗手段,它已经变成了更像是慢性病的疾病,一些长期科学服药的患者生存率与正常健康群体基本无异,所以,一定不要羞于表达,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对自己、对家人以及对社会最好的负责。

参考文献:

[1]徐文婕,白承续,陈东妮,等.北京市青少年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 35(3):258-261.

[2]饶兵.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J].科学养生 2020年23卷2期, 63-64页, 2020.

[3]陆春燕,蒙柳仁,莫园园,等.艾滋病高发区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者的高危行为特征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 2019, 25(1):4.DOI:10.3969/j.issn.1673-758X.2019.01.001.

[4]陈小明,胡智平.中老年人成为 HIV 感染高发人群调查分析[J].中医学报, 2014, 29(6):2.DOI:CNKI:SUN:HNZK.0.2014-06-002.

0 阅读:12

雨广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