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又给楼市送钱了,而且开年第二天就迫不及耐了,可以想象到今年的楼市还是会以宽松为主,市场上不会太缺钱了,而且叠加各个城市的松绑加速,今年的楼市依旧会是看点颇多的一年。
就在1月2日,根据观察者网的报道,央妈官网发布消息,在2023年12月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3500亿元,这也是自2023年2月净新增17亿元后的再次补充。
很多人可能之前听过麻辣粉MLF或者LPR比较多,但是PSL的话估计是第一次了解,其实这东西就是抵押补充贷款,也算一种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其实就是央妈把贷款给到政策性银行,然后央妈会规定这笔贷款的用途,具有类财政和宽货币的双重属性。
而PSL起源于2014年, 当时央妈主要是将这笔贷款服务于棚户区改造、地下管廊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等,发放的对象就是开发银行、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根据数据显示,当年央行提供PSL资金3831亿元,2015年-2018年提供PSL资金在4000-10000亿元之间,截至2019年11月PSL达到3.6万亿元的峰值。
所以大家也都大概明白了,咱们2014年后的货币棚改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有专门的渠道输送资金,而这也是之前楼市不断涨价去库存的重要原因,14年-19年的五年有力地拉动了房地产投资和销售,促进了经济回暖。而这次的PSL投放可以说是传统工具中新的尝试了。
所以咱们要知道,现在楼市是缺乏信心和预期的,而市场的修复,光靠鼓励性发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大的力度和更明确的信号,说的再多,不如直接把水放下来更直接一些,而且根据过往棚改经验来看,PSL对于项目投资的撬动效果大约为1:2.5,5000亿的PSL资金可以拉动1.25万亿的投资。
而且现在刚投放的3500亿可能只是一个开端,后续的继续投放大概率会达到5000亿的这个水平,当然这笔钱跟08年的4万亿、15年的棚改去库存相比,整体量不算最大的,操作也是比较保守,但是还是会对楼市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也可以看出来现在放PSL出了还是为了托住底,而不是希望反转市场,工具还是这个工具,但是力度和规模不同了,市场的心态也不同了,涨价去库存也不太灵了,之前累计投放了3万多亿,现在这几千亿也只能是做到修修补补了。
另外,这次PSL的用途也是已经公布的了,主要投向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这四个字眼在高层的会议中已经被多次提及了,既然提到了,那肯定就得有配套措施来落实,不然说的话都是虚的,那岂不是打脸了吗。像之前央行行长潘功胜就多次表示,要为"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因为PSL期限较长,且利率也较低,当前为2.4%。
而且其实在12月已经有一些城市城中村改造拿到了贷款资金,比如12月23日,长沙市望城区大泽湖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就获得国开行配套贷款1000万元,是全国发放的首笔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配套贷款,很明显,后续其他城市的进度会进一步加快,通过政策性专项贷款解决公司的资金缺口,用于土地开发,当然,能拿到这种资金的基本都是城投或者国央企。
而之后整体房价会大涨吗,其实很多人还是希望再来一轮货币超发棚改涨价去库存的狂欢,但是现在来说,是不太可能这样激进的去做了,一个是杠杆率撑不起来了,另一个就是房企自身也没有陪跑的资本了,杠杆率这个咱们之前已经说了,从2021年就不再提升了,差不多在61.9%左右,因为大家没有加杠杆的底气了,收入的下降和对保障体系的不安全感,让很多人不会再满打满算的去加杠杆买房,加上这几年买房,买到就是亏到的现实,也让很多人逐渐清醒了起来,原来房子并不是无限制涨价的,原来击鼓传花是可能最后传到自己手上的,这在以前都是大家认为错误的理论。
毕竟,楼市上涨了近20年时间,早就超过一万小时定律了,很多人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想要扭转,需要下一个一万小时定律才可能实现,甚至可能一辈子都实现不了,最终在执拗中继续固执己见,毕竟,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这个道理,想改一个人很难,还不如找到那个跟你一样想法的人就行了,不用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
而且大家可能忘了,在去年关于棚改的政策中,已经有了房票的说法了,后面即使是城中村改造,大概率也是给的房票,不会让大家轻易离场套现的,只是从一个旧房子换到一个新的房子而已,因为所有政策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收房地产税,大家要以始为终的去看待所有的操作,心里就会更加明镜一样了,如果涨价去库存,个人业主手上的房子都套现走了,那房地产税跟谁收,地方的新房就更加难以卖出了额,现在拍地都是国央企、城投为主在玩,民营房企是最先吞下苦果的,在大多数民营房企暴雷后才出来说要防暴雷,其实很明显,民企暴雷只是影响个人老板,城投如果暴雷才是动了地方最难以言表的痛,所以一定要防止城投和国央企的暴雷,这是底线。
所以,政策大家都可以详细了解,只是人家最终的目的和想法咱们清楚就行,当然,有钱流入到楼市这个行业肯定是好的,只是看这种节奏的话,挤牙膏式的救市还是要持续一段时间,咱们也只能继续看着了,底牌还在他们手上,咱们也不能轻易明牌了。
35万亿都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