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不少文章说,项英如果未牺牲,会代替陈毅在1955年领授元帅军衔,这个假设成立吗?我们下面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项英
项英出生于湖北武汉,他于1922年入党,1923年参与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6年发动武汉工人配合北伐军攻克武昌,是早期的工人领袖。
项英于1928年就当上了中央政治局常委,1929年便当选全国总工会委员长,比刘少奇都早。
项英的之所以上升之快,除了自身坚定的革命意志与出色的领导才能外,也正赶上因犯盲动主义的瞿秋白在六大下台,工人出身的向忠发被共产国际推上了一把手的位置上。
由于项英同属于“工人出身”,又是工人运动领袖,符合共产国际关于“领导干部工人化”的要求。
而陈毅是四川乐至人,19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在这里,他结识了很多革命人士,如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聂荣臻等等。
本来在1921年的建党元年,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就曾想发展陈毅为党员,不料,但陈毅婉拒了。
理由是他自己渴望自由,要准备读书、搞翻译或办报纸,因此错失了“十大元帅中党龄最长”这一光荣称号。
在法国组织爱国运动的陈毅被武装押送回国后,他才觉得把做文艺青年当成业余爱好比较合适,干革命才是自己的毕生追求。
于是,1922年,陈毅又主动找蔡和森先入了团,兜兜转转,次年才转为党员。好在也不算晚,在十大元帅中党龄排第三(前两位是朱德、聂荣臻)。
如果说陈毅在革命初期还是名不见经传、影响也甚微的话,那么1927年的南昌起义成为了他得以脱颖而出的人生转折大舞台。
南昌起义前夕,陈毅正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后被张发奎改编为军官教育团),他的公开身份是政治部文书,军衔是准尉,是个并不打眼的人物。
以他当时的地位与角色,也就是个近乎打酱油的,没人向他传达南昌起义的相关事项。
直到8月2日,陈毅随军官教导团以东征讨蒋的名义奉命坐船抵达九江后,恭候多时的张发奎严令教导团集体缴械上岸,陈毅才知道了发生了南昌起义这一惊天伟业。
等他赶到南昌,已经是8月6日了,起义军已经撤离了,他接着马不停歇,火速飞奔,顽强撵上了起义队伍。
周恩来给了他73团政治指导员的职务,对于陈毅来讲,一个文弱书生,一个政工干部,刚一出道便是团级干部,起点不可谓不高。
要知道,此时的陈赓才是营长,而林彪只是连长,粟裕也只是个班长。
后来经过三河坝分兵,军中大佬纷纷离队,军级干部只剩朱德一人,团级干部只剩他与团参谋长王尔琢了,一下子便成为了军中二把手。
凭借着顽强的革命意志,陈毅在这最困难的危急关头,咬牙坚持,与朱德、王尔琢一道,重拾了残部信心,带队伍上了井冈山,和伟人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珍贵的革命火种。
到了井冈山,陈毅被任命为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是妥妥的三号人物,与毛、朱一起被称为井冈山“三巨头”。后来他还担任过前委书记,一度还短暂领导过朱毛。
由上,可以说早期的项英主要从事工人运动,而陈毅比他早一步开展了军事斗争,特别是与朱德带队伍上井岗这一壮举居功至伟,在建军史上留下了很光彩的一页,这期间他是要比项英优秀的。
陈毅
但在江西苏区,项英的贡献随着地位的上升逐步也赶了上来。
1931年,项英受中央委派前往苏区,代理周恩来任苏区中央局书记,成为了苏区最高领导人。
当年的项英在苏区,使得主席两次丢掉了兵权。
先是在“赣南会议”上,项英撤销了红一方面军的番号,取消总司令、总政委的职务,成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自任主席,朱德、王稼祥为副主席,而领袖靠边站。
可以说在军事上,项英的地位一度比主席与朱德都要高。还是后来周恩来来到苏区后,才恢复了原红军编制和主席的军权。
第二次是在1932年10月召开的“宁都会议”上,项英追随国际派,先是表态支持共产国际的路线和临时中央的决定,然后批评主席不尊重领导、组织观念不强、对夺取中心城市的方针消极怠工等等。
最后,项英联合任弼时、顾作霖、邓发等人,以多数人意见促使周恩来又撤掉了主席的军权。
客观地讲,项英在苏区是作出了很多贡献的。
他纠正了江西红军和苏区的“肃反”扩大化的错误行为;他与主席、朱德一道创建了我军的政治部制度;在他任上,确定了每年的8月1日为我军的建军节等等,
项英工作作风的优缺点都比较明显。他严谨,严谨到刻板的程度;他勤奋,事无巨细,一概付出全部的热情;他忠诚,对共产国际的指示视若神圣;他坚定,用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去追求既定的目标……
他这种性格,在他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时,就充分表现出来了。项英对上级绝对的忠诚,深受脱离实际的“国际派”的赏识。
在红军准备长征前夕,高层最后决定项英留守,担任最高领导人,就是看中他不仅在苏区革命经验丰富,而且执行力坚决,忠诚度极高,这样的同志留下来,上级是足够的放心。
而这时的陈毅先后担任了第六军政治委员、赣西南特区委员会书记、第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地位有所下降,最后一个职位仅是地方部队领导。
在率领江西军区部队与敌人激战于兴国县老营盘时,陈毅不幸被敌弹击中右胯骨,造成了粉碎性骨折,手术后行动不便,被留在了苏区,担任中华苏维埃政府办事处主任。
而接下来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艰苦卓绝的,在项英的领导下,陈毅一道历经了磨难,九生一死。
项英与陈毅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开始又一次合作,双方同意将南方八省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由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兼政委。同时还成立了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项英担任书记。
在新四军整编中,项英四处奔走,积极组织,促成了南方八省游击队汇合一处,在新四军的成立与初步发展中,项英是出了大力的,可以说,在新四军前期,项英是名副其实的实际当家人。
但是在1940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项英被叛徒杀害。
造成项英与“皖南事变”的悲剧,首先是项英从大的路线方针上出了问题。
1937年,王明从苏联归来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手拿尚方宝剑,在武汉成立中共中央武汉长江局与延安中央分庭抗礼。
王明秉承苏联旨意,否认我党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他反对提国共两党谁吸引谁的问题,主张共同负责、共同领导。
身为王明领导下的长江局委员的项英,受到王明影响,思想上跟延安总唱反调,行动上磨磨蹭蹭,在大的路线执行问题上犯了错误,为皖南事变的悲剧埋下了思想上的祸根。
其次,也有项英自己个人的一点私心在作祟。
皖南事变发生前夕,我军成立了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统一领导陇海线以南、长江以北的武装力量,由叶挺与陈毅担任正副总指挥、刘少奇任政委。
可以看出,在高层已经没了项英的位置。
而去往下辖的队伍,一来项英不可能屈尊低就,二来下面也各有其主,其中:苏北指挥部负责人是陈毅,江北指挥部领导人是张云逸,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是李先念,八路军第四、第五纵队领导分别是彭雪枫与黄克诚。
彼时,延安方面已经决定项英回去学习,项英之所以犹豫不决,屡次推延北上,大概是担心部队渡江北上,会被解除权力,所以一直拖着。
因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关于皖南事变的详细过程,我们就不再赘述。
在被围剿期间,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秘书长李一氓4位新四军高层决策人物曾先后瞒着军长叶挺,丢弃部队不辞而别,率领身边少数人企图绕小道出走,以求保全自己。
叶挺和时任东南局副书记饶漱石获悉后,当即向中原局和党中央电报。后来他们几个因没有跑出包围圈,不得不分头返回。
然此时中央已来电撤销了项英的指挥权,明令军事上由叶挺负责,政治上由饶漱石负责。
假如没有牺牲,很显然项英已经不可能在新四军继续工作了,军事生涯也可能结束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回延安检讨、学习。
之后,项英很可能与邓发一样,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人运动工作或党务工作,建国后授衔是不可能了,代替陈毅更无可能。
而陈毅在新四军刚成立时,担任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第一支队司令员,后又担任江南指挥部指挥。在军内实际地位仅次于项英,高于不是党员的叶挺。
早在皖南事变前的1940年6月,陈毅与粟裕便响应中央北上号召,率部越过几道封锁线,在7月8日前到达苏北吴家桥地区,和挺进纵队、苏皖支队会合,避免了皖南事变的悲剧,为新四军保留了火种。
皖南事变后,陈毅与刘少奇迅速重建了新四军军部,他成为了新四军的代军长与新四军军分会代理书记。新四军在这一时期迅猛发展,在抗战后期真正成为了一支主力劲旅。
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来自总指挥部一纸电文正式去掉了军长前面的“代字”,正式成为了军长。
在解放战争期间,陈毅历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他与粟裕一道,领导“陈粟”大军取得了华东战场上包括“淮海战役”等重要战役的节节胜利,解放了东南大片土地,为全国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即便项英不牺牲,陈毅继续带领新四军,继续统率三野,这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项英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革命早期,陈毅的建军贡献大于项英;在苏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与新四军早期,项英要比陈毅要出色。
假如项英同志不牺牲,在新四军后期与解放战争中,项英也会离开军队,陈毅也还将是这支队伍领头人。1955年授衔,陈毅还是三年游击战争、新四军、三野的最合适的元帅代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