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写了《若抗战结束后评衔,十大元帅的人选与排序如何?》,朋友们纷纷留言,希望能聊聊若抗战后授衔,有关十大将的话题,我们今天就来随便说说。
1955年十大将的名单与排位如下: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以前我们说过,1955年十大将的评选,相对于十大元帅来讲,严谨性略差一点,山头、资历甚至人情照顾的因素多了一些。
抗战结束后如果授衔,我们参照55年的评选标准和最终人选,倒推看看会有哪些方面的变动。
首先,1955年的开国第一大将粟裕,若抗战后评衔,他将会与大将失之交臂。
粟裕的革命资历不是很深,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时,只是一名警卫班长。
在井冈山与苏区时代,他独立带兵很少,他大多数从事的是一些参谋工作。粟裕曾做过红四军、红十一军、红七军团与红十军团的参谋长。在红军长征后,粟裕坚持了三年的南方游击战争。
抗战后,粟裕也并非新四军初创时的四个支队长之一,他的游击队被编为新四军二支队的一个营,本人只出任了二支队副司令员。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组时,粟裕出任了第一师师长。
抗战期间,粟裕虽有黄桥、车桥、南坎等辉煌战例,但从资历、代表性以及战功方面综合来看,尚不足以进入大将行列。
而真正让粟裕一鸣惊人,战功直逼帅位的是三年的解放战争,与林彪、罗荣桓情况一样,1955年评衔时,解放战争的加分居多,那么,相应地若在抗战后评衔,那就会劣势明显。
也可以这样说,如果承认解放战争在粟裕的军事生涯中的分量,那就得接受抗战后粟裕入不了大将的事实。
那么大将第一人会是谁呢?
我们上文说了,罗荣桓在抗战后尚不足以入选元帅,与邓公比略处于下风,那么,他必然就是十大将的第一人了。
罗荣桓以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15师政治委员、代师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入选,位列大将第一,代表秋收起义、红一军团、115师与山东根据地。
大将第二的人选,将会是在抗战中战功累累的陈赓。
其所在的129师成绩辉煌,列三大主力师之首,作为下辖386旅旅长的陈赓在一众将领中比较冒尖,参照55年粟裕凭解放战争战功位列第一大将的情况,陈赓当居罗荣桓之后,摘取大将的榜眼。
第三位,那就是徐海东喽。
徐海东从1941年起就长期休养,缺席了抗战与内战,但在1955年评衔时仍入选了大将,并位列第二,可见其在红军时代的贡献,已深入高层人心。
若抗战后评衔,此时比1955 年还早十年,徐海东没理由不当选,名次也必须只前不后。
大将的第四位人选,是老资格滕代远。
滕代远与彭德怀、黄公略一道领导了平江起义,创立了红五军,任党代表,是湘鄂赣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
其后,他又相继担任了红三军团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副政委(兼),他早期是妥妥的元帅资历。
滕代远在1934年后去了苏联学习,抗战后回国,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42年左权牺牲后,接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又与彭德怀并肩战斗在抗战第一线。
抗战结束后,以他的资历与职务,必是大将人选,代表八路军总部。
大将第五位当属另一位革命元老张云逸。
张云逸在十大将中年龄最大,生于1892年,比毛主席还大一岁,在所有开国将军中,比他大的也只有朱德。
他十七岁参加同盟会,革命资历比朱德都老,他先后参加过黄花岗起义、北伐与南昌起义,又与邓公一起组织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后担任了军委副参谋长,先后作为刘伯承与叶剑英的助手。
新四军改编时,他又四处斡旋,出了大力,新四军成立时,张云逸就任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组,张云逸出任副军长,成了陈毅的副手,在陈毅赴延安参加七大期间,他又代理陈毅的职务。
这样一份履历,若在抗战后评衔,能没一席之地吗?
即便在1955年评衔时,他由于广西剿匪不力,赋闲在家,也被授予了大将军衔,还享受了元帅的行政三级待遇。
有人说他完全靠资历,当然这都是相对的,在十大将中他不是最牛,也不是最差,你细数数,除了粟裕与陈赓,军事能力与军功有谁能比得上他吗?
大将的第六位该是萧克了。
众所周知,萧克在1955年仅被评为上将,几十年来,他屡被人们拿出来讨论,只要一讨论军衔,萧克错失大将的议题一般是少不了的。
萧克失去大将军衔的原因,主要是与许光达来比,不是贺龙二军团出身,二方面军的山头代表性不足,还有就是萧克后期军功也乏善可陈。
至于说站错队的理由,我们认为经不起推敲。如果说真有那么严重,那么抗战开始八路军改编,就不可能让其再担任120副师长的职务,这可不是一般的职务,是三大主力师之一的副职,几乎是帅级的职务。
那么,为什么在此时会将他纳入大将的范畴呢?
一是他的资历与军功摆那儿,红军时期的红六军团与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抗战时期的120师副师长的这段履历,谁与争锋?
二是,从山头代表性来说,此时有谁比他更合适代表二方面军、120师?
许光达吗?他在红军时期最高职务只是师长,而且从1932年起就去苏联疗伤多达五年之久。
抗战期间,许光达先是在抗大任教,后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卫戍司令,接着出任了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都不是主力部队。
许光达前期这些履历,就算是他纯正红二军团出身,也毕竟太平淡了,尚不足以代表红二方面军与120师。
只是到了1955年,许光达总算有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团司令员与建国后的装甲兵司令员的身份加持,才代替了萧克,那他也是一让再让,留下一段佳话。
那么,卢冬生呢?卢东生是红军时期的师长,而且是120师首任旅长,不过他实际并未到任。他从1939年起赴苏联学习,1945年才回国,显然也不够资格。
王震呢?
历史上王震与萧克长期搭档做政委,履历也不输萧克,但他前期属于政工干部,也不是抗战时期的首批旅长之一。
至于廖汉生与贺炳炎,到了1955年都比之许光达成色不足,此时更是没有代表性。
萧克在抗战期间确实表现平平,后期去了晋察冀,担任军区副司令员,从职务上尚且属于大战略区副职。
此时的他,也尚未经历表现更加平淡无奇的解放战争,若抗战后评衔,由他来代表二方面军、120师以及华北地区入选大将,也能说得过去。
那么,大将的第七位该是谁呢?应由老资格的萧劲光领授了 。
萧劲光在1955年的大将中名列第六,他在民间的名气恐怕要比其儿媳妇李谷一低得多,大概是因为他为人比较低调,性格与个人发展上都属于四平八稳的类型吧。
他五四运动后便留苏,作为东方民族代表参加过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有幸听取列宁报告,还为列宁守过灵。
萧劲光于1922年在苏联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这等资历,在十大元帅与十大将里面,也就朱德与陈赓能够与其比肩了。
北伐期间,萧劲光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六师的党代表,更是被授予了中将军衔,而当时的陈赓不过是个连长,林彪也不过是个排长。黄埔三杰中最厉害的蒋先云也是在牺牲之后才被追授的中将军衔。
大革命失败后,萧劲光再次前往苏联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发展,如果继续留下来参加三大起义,或创建根据地,那就是妥妥的元帅资历了。
以至于后来有人开玩笑说,萧劲光从军29年,军衔才升了两级。
红军时代,萧劲光先后担任了12军参谋长、红五军团政委、红11军参谋长、红七军团政委、红三军团参谋长、中共陕甘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29军军长、红军后方司令部参谋长等职。
抗战中,红军被改编为115,120,129三个师以及负责留守延安的八路军留守兵团,留守兵团的主任就是萧劲光。
期间,萧劲光指挥留守兵团对日寇作战七十余次,有效地保卫了陕甘宁边区。
而且留守兵团还参与了大生产运动,有力地解决了当时边区物资缺乏问题。红军垦荒不只有王震的359旅,萧劲光也同样劳苦功高。
1942年,留守兵团与陕甘联防军合并,萧劲光又短暂地与徐向前一起给贺龙当了副手。
从以上履历看出,若抗战结束授衔,十大将中必有萧劲光的位置。
大将的第八位,是黄克诚。
黄克诚是个多面手,军政双优,并具有不输帅级的战略眼光。
早年的黄克诚先是随湘南起义军上了井岗,担任团长,后返回家乡,一年又回了井冈山,被派往了彭德怀的红五军。
他在红军时期最高任职为师政治委员。此间,黄克诚因多次给上级提意见被降职,但令人叹服的是,每次被处分,事后都证明了他是正确的,说明他极富战略眼光。
抗战初期,黄克诚在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长的任上,他通过深入调研,力主恢复了我军的政委制度,后又改任344旅政委,与徐海东搭档。
在徐海东因故离开344旅后,黄克诚全面接手了344旅,后任第二纵队政委兼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而后,一件事又显现出了黄克诚的战略眼光,他建议把二纵队一分为二,自己带领部分主力南越陇海路,向华中发展,中央采纳了他的意见。
黄克诚率部南下,先与彭雪枫部汇合成立八路军四纵队并任政治委员,又接着转赴皖东北,将淮河以北、津浦路以东由中共领导的数支部队统一整编为八路军第5纵队,任司令员兼政委。
其后,在与新四军苏北部会师后,共同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并打通了华北、华中两大战略区的联系,为抗战与日后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皖南事变后,黄克诚所部改编为了新四军第三师,他本人就任师长兼政委。
黄克诚与彭雪枫是彭德怀元帅在三军团时的左膀右臂,也可以说是双子星座,在彭雪枫牺牲后,他成为了能代表红三军团入选大将的不二人选。
大将第九位,将会是王树声。
王树声出身四方面军,参加过黄麻起义,是鄂豫皖根据的老人,曾担任过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
西路军失败后,地位有所下滑,一开始没有军职,直到1938年初才出任了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后来又出任太行军区副司令,司令员则是“军神”刘伯承。
太行军区的司令部其实就是八路军129师的师部,刘伯承是司令员兼129师师长。
也就是说,王树声这个太行军区副司令,按级别上来讲,其实相当于八路军129师的副师长,虽然多从事一些后方任务,但名义地位也不低。
说到这儿,有人会提到李先念。李先念的早期资历没有王树声深厚,但在西路军后期,他的地位超过了王树声,抗战后,李先念独立经略中原一带,后成为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兵强马壮。
虽然李先念也具备了大将的资格,但我们还是设定四方面军的大将名额与1955年保持一致,仅有一个,从代表四方面军这一点来说,还是王树声比较合适。
大将的最后一位,我们认为该授予张鼎丞。
这可是个冷门人物,有人会有些不解,粟裕都被排除了,怎么会轮到他?
我们知道,新四军主要是由经历了三年游击战争的将士们改编而来,大将中应该有一位代表。
张云逸只是在抗战后被派往了新四军,他虽能代表新四军,但不足以代表三年游击战争的健儿们,那么粟裕不行么?
粟裕不是不行,但有比他更适合的人选存在,那就是张鼎丞。
张鼎丞与邓子恢、谭震林一起被称作“闽西三杰”,他们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根据地为红军长征提供了三万多的兵源,其中有两万人牺牲。
红军长征后,三人留守福建组建了闽西南游击队,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战后,闽西南游击队兵力多达1500多人,仅次于高敬亭的队伍,被编为新四军二支队。
三人中,谭震林不是福建人,属于中央派来的,而张鼎丞地位又比邓子恢略高,他又担任了新四军二支队首任支队长。
此时的粟裕仅是副支队长,实力强大的第四支队长高敬亭又被错杀,可以说,张鼎丞作为三年游击战争的代表入选大将,是最适合不过了。
在解放战争中,粟裕的一让司令,就是将华中军区司令员让给了资历更老的张鼎丞。
到了1955年,张鼎丞起初也是拟授大将的人选,只是因去了地方,与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等人错失了大将。
综上,我们得出了结论,假如抗战结束后评衔,十大将的名单与排序如下:罗荣桓、陈赓、徐海东、滕代远、张云逸、萧克、萧劲光、黄克诚、王树声、张鼎丞。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军迷心目中的其他几位热门人选,因何未能入选。
罗炳辉
罗炳辉无论从早期讨袁护国与北伐的资历,还是红军时代红九军团长、抗战期间新四军第五支队长以及抗战结束后新四军第二副军长的任职来看,完全够大将资格。
但是,他与张云逸都是外派到新四军的,从山头代表性来说,成色不足,而且张云逸已经入选,名额也有限,只能排除。
陈光
红军时代的猛将陈光,在抗战初期代理了受伤的林彪,出任了115师师长一职,功勋卓著,但去了山东不久便被边缘化,后期只分管了财经等工作,1943年便回延安学习,并且,115师与山东根据地已有了罗荣桓做大将代表。
程子华
程子华,黄埔毕业生,早年发动“大冶兵暴”建军有功,苏区的师长与25军的军长职务也不低,抗战任冀中军区政委贡献也不小,还曾一度代理聂荣臻任晋察冀一把手,大将资格完全具备,怎奈多次换岗换地,导致山头代表性不足。罗瑞卿
此时的罗瑞卿尚未有解放后公安军司令员这一兵种司令身份加持,所以,大将成色尚不足。
谭政
秋收起义与政工界的代表已有罗荣桓,他因此未能够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