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横跨两大根据地,担任过三个军的军长,却因何落选军事家?

武哥谈历史 2024-03-25 03:45:55

在土地革命时期,曾有这样一位将领,他先后在湘鄂西与鄂豫皖两大根据地担任过三个军的军长,也一度是徐向前的上级。

与他一起战斗过的、同样级别、同样英年早逝的红军将领段德昌、许继慎、曾中生与蔡申熙,在上世纪末都入选了36位军事家,而他却遗憾落选,引无数人纷纷不解,这是因何?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事儿。

旷继勋早年在旧军队服役,1916年在他十九岁时便参加了川军,先后担任过川军第七混成旅团长、旅长。

1923年,旷继勋的部队曾归时任东路讨贼军第1路指挥官的刘伯承指挥。在刘伯承与朱德等人于1926年发动泸顺起义后,他是川军中第一个发去电报声援的人, 他也在同年入党。

1929年6月,旷继勋率川军全旅4000多人在四川蓬溪起义,竖起了“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的大旗,担任总指挥,并在蓬溪县建立了四川首个苏维埃政府。

不过这次起义已过了红军初创期,最终也失败了,也没在军中留有余脉,因此影响力不是很大。

起义失败后,旷继勋到了上海中央机关从事了“特科”工作,加入了陈赓领导的“红队”(锄奸队)。

旷继勋机智勇敢,武艺超群,加上又有一手好枪法,他和“打狗队”的同志一道,打死了叛徒、铲共委员会主任白鑫,还打伤了青帮头子黄金荣。

特科工作虽然也很重要,但作为军事将领来讲是一种大材小用,也会影响个人的军事成就,陈赓就是个例子。

当陈赓在特科工作时,那些日后的元帅们正在全国各根据地的建军大业中干得如火如荼,飞速进步。

当两三年之后,上海中央遭受破坏不得撤离,此时的陈赓也被迫离开特科去往鄂豫皖重拾军事时,已经有点晚了,别人都已进步了,坑也都填满了,而且别人还干得很出色。

所幸旷继勋在特科没待多久,三四个月后,他被派往了湖北从事兵运工作,带领策反的三个连加入了洪湖地区的红军。

1930年春,旷继勋出任了红六军军长,这是他的首个军长任职。

红六军的前身是周逸群去鄂西后创建的游击大队。它先是发展为段德昌与段玉林、彭之玉的两支游击队,后经周逸群集结合并为鄂西游击总队,周任总队长,段德昌任参谋长。

不久游击总队升编为中央红军独立师,周逸群任政委,段德昌任师长,下辖两纵队。

1930年2月,独立师正式升编为红六军,孙德清任军长,政委是周逸群,段德昌任副军长。孙德清也是中央派来的,不久便因病离职,由邝继勋接任。半年后,旷继勋离开回上海,段德昌接任。

旷继勋在任六军军长半年期间,率部攻克了岳口、仙桃、天门,监利县等城镇,为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过,他毕竟是外派干部,而且待的时间很短,红六军最大的功臣是周逸群,其次是段德昌。

段德昌,1925年入党,黄埔四期毕业,参加过北伐与南昌起义,是彭德怀的入党介绍人。他与贺龙、周逸群是湘鄂西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

红六军从无到有,后来也经过多次番号改变,不论是前期初创游击队,还是后来任副军长,还是接替旷继勋军长以后,段德昌始终是军魂,他也是后来红二军团的主要战将。

段德昌军事理论也非常了得,他与周逸群一道,提出“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则跑、敌少则搞”的游击战术,与1930年12月毛泽东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原则有同曲异工之妙,在湘鄂西地区有“常胜将军”之美名。

所以说旷继勋的角色相当于红二十五军的程子华,虽是中央派来的,位高但威望与实际作用并没有徐海东高,而且,从时间上来说,程子华在二十五军还待过两三年之多。

因此,在湘鄂西与红六军的代表性方面,旷继勋无法与段德昌、周逸群相比相比。而段德昌与周逸群相比,军事成色更足一些,周更偏向政工方面。

旷继勋又回到了上海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科科长,此时刘伯承正担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短暂停留一段后,1930年底,旷继勋又被派往了鄂豫皖根据地,1931年2月出任新成立的红四军军长。

1931年7月中旬,旷继勋因受到老张打压,被降职为13师师长,徐向前取而代之,不久他又到了新组建的25军任军长,这是他的第三个军长任职。

这个红二十五军是老的红二十五军,不是徐海东后来的那支新二十五军​。它是由地方赤卫队与游击队等地方部队升格而来。

它最初只有一个73师,是主力师,享誉“二十五军军魂”的吴焕先任师政委,后来才扩编为三个师,但73师一直随总部行动,这个二十五军架子很大,但实力不是​很强。

来年也就是1932年的7月,因霍邱之战失利,旷继勋被撤职,由蔡申熙接任。两个月后,旷继勋接替受伤的陈赓担任红12师师长一职,不久又因为枣阳新集战斗贻误战机被撤职。

旷继勋的最后一个职务是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

1933年6月,旷继勋因写信鼓动川军旧友支持红军,而被老张以“通敌”名义秘密处死于通江县洪口场。

纵观旷继勋在鄂豫皖期间的贡献,他历经多次战斗。在四军,他领导了一、二次反围剿,指挥了麻城、新集、双桥镇、磨角楼等经典战役;任二十五军军长期间,在徐向前的领导下,参与指挥了商潢战役与苏家埠战役等。

后来在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任上,他积极筹备成立工农民主政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不少工作。

可以说旷继勋为鄂豫皖、川陕根据地以及红四方面军的发展壮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不过,他与同样英年早逝的许继慎、曾中生与蔡申熙比起来,方方面面还是稍逊了一筹。

旷继勋来红四军担任军长的时间是1931年2月,而此前的1929与1930年两年,是鄂豫皖根据地正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他遗憾错过了。

我们知道,鄂豫皖的源头是1927年发生在鄂东的黄麻起义,起义后诞生了第一支武装~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后先后整编为第七军、第十一军31师,徐向前就在这个部队,他是1929年接替了师长吴光浩。

后来豫东南与皖西先后发动了商南与六霍起义,又诞生了红十一军的32师与33师。

这三个师起初各自为战,缺乏有效联系。1930年3月,许继慎与郭述声、曹大骏来到了鄂豫皖苏区,比旷继勋早来了半年。

他们来之后成立了鄂豫皖特委,将三个师统一整编,成立了红一军,许继慎任军长,徐向前任副军长,自此实现了鄂豫皖红军的统一指挥。

不久,三个师又进行了人员混编,部队有了向心力与凝聚力,鄂豫皖根据地飞速发展。

许继慎率领红一军从6月到8月,先后攻克皖西和京汉铁路南段许多城镇,毙伤俘国民党军7000多人。

红一军由组建时的2300多人很快发展到5000多人,相继取得英山、四姑墩、光山、金家寨、香火岭等战斗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鄂豫皖苏区。

许继慎的早期经历也很出色。他1924年入党,是黄埔一期生。在校期间革命活动很是活跃,当时在军校是颇有影响的进步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受其影响,旷继勋当年在川军时也曾追随这个组织,成立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四川分会。

黄埔毕业后,许继慎参加过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与北伐。北伐时任叶挺独立团营长,后任叶挺麾下的团参谋长、团长。

后来红一军与蔡申熙的红十五军合并,成立了红四军,下辖两个师,旷继勋出任军长,接替了许继慎的军事指挥员角色,许继慎与蔡申熙分任两师师长,徐向前任参谋长。

第二次反围剿期间,许继慎率第11师一个团与第10师一个团全歼独山守国民党一个团,歼国民党2千余人,恢复皖西根据地,对巩固、发展鄂豫皖根据地和壮大红军队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遗憾的是,1931年11月被肃反杀掉。

由上可以看出,许继慎比旷继勋来鄂豫皖根据地时间要早,贡献也大。

我们再来将旷继勋与蔡申熙比一比。

蔡申熙1924年入黄埔第一期,同年入党,北伐中先后任国民革命军4军的营长、团长。

他参加过南昌起义与广州起义两大起义,分任11军24师参谋长与广州公安局局长,起义失败后到上海中央军事部工作。

可以说蔡申熙早期的资历也是相当耀眼的,不输旷继勋。

接着,他先后任江西与长江军委书记,又赶赴鄂东南,指挥阳新、大冶和蕲(春)、黄(梅)、广(济)地区的武装斗争。

在这里,蔡申熙创建了红十五军。这支军队是由阳新县沿江游击大队与红8军的第4、5纵队组成,下辖两团2000人。后接到命令,开赴鄂豫皖与许继慎的红一军合并,成立红四军,担任10师师长。

蔡申熙经历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四次反围剿,率部参加过磨角楼、新集、双桥镇等战斗。他指挥机智、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致残,曾短暂离开过一线,任彭杨军事政治学校校长。

后来,旷继勋领导25军在霍邱失利后被撤职,由蔡申熙顶替出任军长。他率部在英山、麻埠地区与各路进犯敌军展开激战,予敌以重大杀伤。

1932年10月9日,蔡申熙在湖北黄安河口镇战斗中壮烈牺牲。

可以看出,蔡申熙早期资历很深,有创军之功,来鄂豫皖是带15军来的,用一句不恰当的话来讲,是“带资入股”,这是后来空降的旷继勋所不能比的。

我们最后再来看看曾中生。

曾中生,1925年入党,黄埔四期毕业,参加过北伐,也曾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回国后先后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常委,中共南京市委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武装工农部部长。

可以看出,他的军事生涯开始得特别早,在三十六位军事家中也能排到前列。

他也比旷继勋来鄂豫皖要早,1930年9月份就来了。在老张来鄂豫皖前,曾中生是根据地一把手,他成功指挥了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把红军队伍发展到2万多人,根据地拥有180万人口,为根据地与军队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军事理论家,其撰写的《与川军作战要点》《游击战争要诀》《与“剿赤军”作战要诀》等多篇军事著作,是四方面军部队的学习教材,​影响深远。

曾中生在老张来后,降任红四军政委,后又降为独立师师长,后在川陕革命根据地任西北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因多次反对老张,1935年在长征途中被老张秘密杀害。

从上可以看出,曾中生更不是旷继勋所能比过的。

旷继勋不仅资历与贡献与段德昌、许继慎、蔡申熙、曾中生相比稍逊以外,他的军事指挥​艺术也欠缺一点。

比如磨角楼之战,本来徐向前他们建议少部围点,重点打援 ,但旷继勋却反了过来,重点围点,打援力量却不够,最后成了强攻战与击溃战,战绩不甚理想​。

再如,第四反围剿时,旷继勋接替受伤的陈赓出任12师师长,在枣阳新集战斗中,总部命令旷继勋明晨三点控制高点乌头观,结果旷继勋率兵四点才出发,贻误了战机,痛失乌头观​,使得方面军彻底失去了重返鄂豫皖的机会,旷继勋被当场免职。

综上所述,旷继勋在他短暂的军事生涯中,为湘鄂西与鄂豫皖根据地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与段德昌、许继慎、蔡申熙以及曾中生四人比起来,他来根据地比较晚,时间待的也比较短,任职地与职务变动过于频繁,很难在一方扎根并树立起威信,导致贡献有限,军事指挥艺术也未能充分施展,从而在36军事家评选中落选。

(完)

0 阅读:12

武哥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