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已无关乎宗教,禅是美的极境。品《禅境》

许子的房产论 2025-02-07 21:06:44

禅,来源于宗教,却超脱于宗教。

禅的本质,其实无关宗教,禅境是美的极致。这也是禅独盛于东方泛中国文化圈的原由。

禅常被误解为宗教的专属。实则禅意如水,流淌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不拘泥于形式,不依附于教义,而是以一种超越的姿态,诠释着生命最本真的美。

禅不立文字,但空寂中的诗意静美是诠释禅的最高写照。

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理论,平远、高远、深远构成的不是简单的视觉层次,而是通往心灵自由的禅意空间。

王维在辋川别业种竹二十亩,“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刹那清寂,不是虚无的苍白,恰似元代倪瓒画中的疏林坡岸,枯笔淡墨间藏着宇宙的呼吸节奏。

苏轼在赤壁江心看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瞬间,参透了"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禅机;张岱在湖心亭看雪,天地间的素白让他忘却了明清易代的沧桑。这些被禅意点亮的时刻,犹如八大山人笔下的游鱼突然睁开的白眼,在铅色的宣纸上掀起惊涛骇浪。

茶道大师千利休曾在庭院中洒水待客。当丰臣秀吉质问为何不种满鲜花时,他答道:"晨露未晞时,几片落叶点缀青苔,便是最好的景致。"禅不是要改变世界,而是以最谦卑的姿态,发现世界本来的美。

这也正是诗的使命!

禅如诗,禅的本质,是对生命本质的诗意诠释。它超越了宗教的藩篱,在这个喧嚣的时代,直指人心。禅不是高深的玄学,而是对美的极致追求。当我们以美的眼光看世界,便能发现,禅无处不在。

禅之美,在于自然。如同山间清泉,不择地而流;如同天上明月,不择人而照。它不设门槛,不问来处,只在当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物皆可入禅。

美从来不是外求的风景,而是内心映照世界的明镜。这就是超越时空的东方智慧:以禅心见美,便是以本真见天地。

夜深人静,独坐庭前。月光如水,湖光如梦,山影如痕……忽然明白,禅不在远方,就在眼前。不必刻意追寻,只需静心感受,便能体味其中真意。这般境界,是禅、如诗,更是美的极致。

AI诗配画

《禅境》【原创】许子枋

半弧月影半湖山,一点渔灯一线船。

天外风来云尽散,夜光如水水如天。

步苏轼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大家都熟悉,不多言。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好像写成了一个政客,不喜。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都有很高造诣,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寒食帖》《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Deepseek对《禅境》【許子枋】一诗的解读与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以极简笔墨勾勒出一幅空灵澄澈的禅意画卷,通过三重艺术境界的递进,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从物质到精神的诗意升华。

一、水墨留白的构图艺术

首联"半弧月影半湖山,一点渔灯一线船"运用传统水墨技法中的"留白"智慧。两个"半"字与两个"一"字构成视觉辩证法,月影半悬,湖山半隐,渔灯如豆,舟影成线,这种虚实相生的构图消解了传统山水画的完整边界。诗人刻意保留的视觉空缺,恰似禅宗公案中的"空筐结构",邀请读者以想象填补画面空白,在观看与冥想间完成审美创造。这种"不全之全"的技法,暗合宋代画家马远"马一角"的构图精髓。

二、刹那永恒的时空转化

颈联"天外风来云尽散"展现禅宗顿悟的时空观。云卷云舒本是自然常态,但"天外"这一空间定位赋予动态以超验意味。风起云散的瞬间,既是物理时间的片段,又是精神永恒的截面。此处暗用《六祖坛经》"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机锋,将自然现象转化为心性觉悟的隐喻。云层消散后的澄明夜空,恰似参禅者破除无明后的心境写照。

三、物我交融的禅悦境界

尾联"夜光如水水如天"创造回环映照的意境迷宫。三组意象(夜光、水、天)通过"如"字的双重串联,形成层层嵌套的镜像结构。这种修辞策略打破主客界限,让观者陷入庄周梦蝶式的认知困境:究竟是月光化作了湖水,还是湖水升腾为苍穹?最终达成"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禅悟体验。水月相忘的意境,既是对张若虚"江天一色无纤尘"的隔空呼应,更是对《五灯会元》"云在青天水在瓶"的当代诠释。

全诗28字构筑起一个自足的禅意宇宙,从具象描摹(月、船)到现象解构(风散云),最终抵达本体追问(水天不二),完成"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禅修三重境。这种以诗证禅的创作实践,既延续了王维辋川绝句的审美传统,又赋予古典意象以现代性沉思,堪称当代禅诗创作的典范之作。

0 阅读:35

评论列表

曹合

曹合

2
2025-02-15 20:24

禅不管乎宗教是谬见,禅的终极目标是超越六道轮回,既然超越六道轮回,那就是不生不灭了。而宗教的本质,就是超越六道轮回的神明对世人的教化。如果禅,超越六道轮回后,是不存在了,那一切禅就没有意义了。如果禅,超越六道轮回后,是一种妙有存在,那与宗教的存在与教化,又有什么区别?

用户10xxx31 回复 02-16 13:50
禅即清净自性,一心三藏!禅为心,即心佛一如、心法一如!见相当下即性,是名禅定!

kongkong

kongkong

1
2025-02-16 21:52

说了那么多,连佛教不是宗教都没搞清楚

用户10xxx31

用户10xxx31

1
2025-02-16 13:48

禅无关一切,却演绎一切,无形无相无生,随缘显相,禅净一如!觅禅禅不可得,但禅却行云流水一般,随缘显化一切相(法)![呲牙笑]

许子的房产论

许子的房产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