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新房市场,面临的挑战还是很大的!

合肥班长来了 2023-12-04 20:23:29

今天看到深圳住建局发布的数据,11月份深圳全市新房成交2773套,环比上涨4.5%,同比上涨7%,二手房成交3133套,环比上涨12.9%,同比上涨44.5%,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均创5个月、7个月新高。

我们一直说合肥的楼市在全国各个城市中表现很优异,具体到城市对比上看着就更加直观了,再看看隔壁南京的表现,根据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南京11月新房成交3792套,二手房成交8608套。

合肥没有官方的公开数据,有统计机构数据显示,11月市区(不含四县一市)新房成交1805套,二手房从贝壳每日指数公布的数据看,共有2058套(含少量商业、车位)成交,整个合肥大概有五六千套的样子(贝系占合肥二手房市场30-40%左右),最近几个月销量也相对比较稳定,作为新兴城市,表现上佳。

不过接下来的合肥楼市,尤其是新房市场,面临的挑战还是比较大的,但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也许要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买新房?

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也许是为了地段、也许是为了学区、也许是为了品质、也许是为了价格,也许为了风俗习惯或者个人喜好,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当下合肥的新房核心竞争力在于什么?

首先看价格,除了个别限价盘,肯定是不具备优势了。合肥近两年的新房备案价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在今年取消毛坯限价、土拍限价,以及调整备案价格政策后,涨幅明显,尤其热门区域更是如此,但在新房价格上涨的同时,二手房价格不断下滑,一二手房“顺挂”空间越拉越大。

而在地段上,去年还有不少核心位置的新房供应,但今年上市的新房和前期剩余的楼盘,在位置上大多并不具备吸引力。前期新房宣传法宝之一的“学区”,随着教育集团化的普及、学区房的遇冷,也逐渐失去了作用。

所以,一方面随着市场改善需求爆发,一方面住宅产品更新迭代,品质和大面积就成了最好的制胜法宝,但目前作用也再逐渐消退。

原因可以从几方面考虑,首先还是价格,在房价的构成体系里,产品只是其中一部分,地段、学区、环境和配套等都是重要组成部分,愿意为品质付出什么样的溢价是值得深究的。

其次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合肥住宅产品的更新已经从四五年前就已经开始,这一轮“品质潮”开始前,这些楼盘还没有批量交付,所以新房与二手房是隔代产品,想改善的买房人在二手房上并没有太多选择。

但随着近年新房的陆续交付,楼盘品质上已经并不能拉开很大差距,还因为价格的优势,对新房更是形成了不小的冲击,一是分流客户,二是影响预期。

另外,新房市场还面临一个问题,就像班长前几天文章里写的,随着新房价格的提升,改善总价的门槛在不断上升,房价越高,改善对于户型面积的要求越低。

而购买力是一个金字塔形,越高端的购买力,数量越稀少,在二手房-新房的置换链条没有打通、缺乏增量客户的市场下,大户型的客户量和热情正在迅速的减少和消退,一味求大,很难再行得通。

但“高价”小户型也频频遇冷,如果说地段和户型是刚需,那品质就是改善,在二手房市场有大量“低价”房源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并不奇怪,所以后期如何平衡地段、户型、价格和产品,是房企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所以现在对比二手房市场,新房核心优势逐渐式微,甚至早期的一些楼盘在品质上也没有多少优势的情况下,新房如果想获得销量,只有和二手房一样的选择:以价换量,以激发买房人的购房需求。

近日滨湖某盘85折后,案场立刻爆满,就是典型案例,当然不同区域所需要的优惠幅度并不相同,也侧面反映了市场上是存在购房需求的,只不过项目/价格吸引力不足。

但这仅仅是饮鸩止渴,大幅、大范围降价也会加重观望情绪,释放的购买力也还是会集中在少量楼盘上。就像现在的市场,我们不难发现,市场上很多区域、楼盘已经“销声匿迹”,一个月也卖不出去几套,能够真摇号、称得上热销盘的项目已经寥寥无几,分化非常明显。

而且还有个特点是不仅在不同区域之间分化明显,在同一个区域内,各个楼盘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分化,有限的客户集中在少量的楼盘上,其他楼盘无人问津,如果市场持续没有好转,可以预见会出现大量准现房、现房销售的楼盘。

整体上,楼市在经历一系列调控后依然没有拉动,二手房持续下滑,新房频发降价促销的现实没有明显改观,春节前的市场依旧不容乐观,新房市场估计也很难有好转,随着房企年底的业绩、资金压力,打折恐成为常态,也是短期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了。

0 阅读:240

合肥班长来了

简介:专注于合肥楼市,给买房人真实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