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在剔除原罪

大飞楼市 2024-10-26 10:35:31

中国房地产最强的补丁来了,

最近房地产发生了三件事,串联起来看,这真的是房地产的一个里程碑。

不是房价要涨的里程碑,而是房地产开始落地转型的里程碑。

甚至可以说这是未来中国房地产风险最大的缓冲器。

第一件事央行给三大政策性银行发放了3500亿的PSL,

也称之为抵押补充贷款工具,同时他也是棚改货币化的资金来源,

第二件事,深圳拟出新规推进城中村改造,涉全市约40%建面。

第三件事,广州发放第一张城中村改造房票,打响一线城市房票安置“第一枪”。

这三件事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城市,

但逻辑上来看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央行给钱,然后城中村开始改造,

最后是居民安置,中间夹杂着房票安置。

这个循环和2015年的棚改货币化有点类似,

但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因为我看到现在已经有人在鼓吹央行放水进行棚改房价要涨。

这是对政策解读完全偏离,

2015年棚改货币化是为了涨价去库存。

相当于央行直接撒钱,让拆迁户买房,

同时当时的居民杠杆率只有35%左右,

居民储蓄也很容易被撬动起来。

而现在央行给钱不是让你棚改,而是让你改造,

主要用作三大工程,并且此次改造的主体是由地方政府承担。

地方政府成为征地、拆迁的主体,直接跟村民谈判,

然后达成协议启动。村民拿到现金补偿或者房票补偿,

而上一轮的棚改货币化是开发商和村民协商,

协商不成再协商,直到协商成功,然后由政府启动。

首先是主体不一样,然后是改造对象不一样,

上一轮就是大拆大建,现在就是三大工程,

而三大工程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中村改造。

这都是为房地产以后的发展铺路,

同时这也是新一轮大基建的核心内容,

但也不是无节制的基建,因为盲目搞基建只会增加地方财政压力。

所以国家明确:

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

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进行,

全国符合条件的城市也就20多个。

所以这就是和上一轮全国性棚改货币化搞大拆大建最本质的区别,

不盲目搞基建,增加地方财政压力。

同时建大量的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

为以后的楼市调控和楼市风险打下防疫针,

因为政府手中的保障性住房越多,楼市调控政策的可操作性也就越高,

房地产转型的新模式也就越容易实现。

这一轮救市政策加起来快2000条了,

房地产为什么没有企稳,房价为什么还在跌?

一方面确实是因为房价过高,居民杠杆率过高。

但还有一点是这么多救市政策确实没有做到减轻购房压力和购房成本,

说白了就是楼市调控的工具箱里面没什么可惠民的政策,

而现在不断的推进三大工程,长远来看,是要增加手里面的调控筹码,

从而对冲楼市的泡沫风险,加快转型。

而短期内来看,房地产依然是产业支柱,

不能任由房地产这个行业垮塌,

毕竟不管是想要经济企稳还是想要经济上升,都不可能离开房地产。

而2023年房地产行业产生的GDP占全部GDP的比重,将首次跌破6%,

确实在拖后腿。

但问题是大家不敢买房了,再卖更多的土地只会增加库存。

这个时候三大工程基建,就可以在短期内弥补房地产下行对经济增速所造成的影响。

所以趋势很明显,央行给钱,城中村改造等一系列措施。

就是要加快房地产的转型,而不是一味的让房价上涨,

千万不要被忽悠了。

甚至可以说保障性住房越多,对于普通人越有利。

0 阅读:115

大飞楼市

简介:咱就聊聊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