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卖掉市中心的200㎡住宅,该去买一套什么样的房子?
按照惯性思维,总该换一套更大、更新、更好的房子。但《层楼》粉丝老郑夫妻俩,却打算反其道行之。
60后老郑在武林某次新房小区,有一套200㎡+的大四房,原本居住着三代五口人。
独生子小郑出国读研后,选择了留在国外工作、结婚、生子,如今一年到头也难得回杭州一趟。
随着这几年老郑父母辈的先后离世,这套大房子对老郑夫妻俩来说,着实有些浪费。
“每天打扫卫生都很累。”这两年,老郑夫妻俩陆续都要退休了,于是便打起了以大换小的主意,“换个140㎡绰绰有余,100㎡的三房也够住了。”
卖掉手里的房子,还完所剩不多的贷款之后,老郑打算用七八百万的预算,买一套小一点的房子居住。
02
无独有偶,我的一位朋友小徐,也有着类似的想法。
在未来科技城工作的小徐,是一位程序员,2020年摇号购买了某红盘。
考虑到收入尚可,再加上当时的楼市政策,小徐咬咬牙直接冲了156方的大户型住宅,总价接近600万。
“那时候觉得买得越大,赚得越多。”
最开始小徐的月供就要2万3,即使LPR一降再降,目前每个月也还需要还将近2万的房贷。
这两年互联网行业遇冷,小徐虽然幸运没有被优化,但收入却大受影响。
“我现在一个人住,每个月物业费、水电费,算算都划不来。”还完房贷,月收入几乎都没有结余,“日常开支全靠爸妈每个月补贴我。”
小徐算了一笔账,如果现在在未科置换一套89㎡的次新房,预算400万即可搞定。扣掉卖房款和手里的现金,月供估计6千足矣,压力能瞬间小很多。
03
在杭州楼市,已经刮起了一股反向置换、降级买房的风潮。
在我们的直播间里,有人咨询要不要卖掉180㎡江景大户型,去换滨江区一个普通改善盘108㎡三房。
也有人手握千万预算,不追申花刚交付的次新房,而是选择交付5-8年的高性价比房源。
还有一位粉丝,最初想花1500万买一套钱二豪宅,去年下半年改成800万预算摇城东新房,今年已经开始咨询500万接盘城东小户型二手房了。
在新房市场上,购房者也不再无脑跟风追捧大户型。
回看近期的选房历程,在很多刚需、首改盘,先选完的往往是小户型。即使是在一些4万+楼盘中,140㎡左右的四房如今在选房时会更抢手。
打开社交媒体,你甚至能够刷到个别卖掉名下唯一自住房、跑去租房的例子。这也算是反向置换最极端的案例了。
04
说到置换,过去大家总是想到以小换大,以旧换新,以郊区换核心。居住需求不断向上跃迁,房子也就越换也贵了。
很多人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既然要置换,多少都得有些提升,否则不如不换。
这套逻辑形成的原因,是过去有很多人尝到了“房价上涨”的甜头。靠着房子的升值,前些年不少人都实现了财富的跨越式增长。
所以,在换房时,大家才有信心去进一步加杠杆,换越来越贵的房子。
这两年,大部分人的预期都发生了变化。降负债,去杠杆,持有更多的现金,反而会让大家更有安全感。
再加上,全国性房价的波动,已经让一部分理性的购房者,开始重新审视房产投资的收益率、安全性,以及自身财务状况。
如果把房子当成一个单纯的消费品,接下来或许会有越来越多人做出“反向置换”的决定。
你会怎么选呢?
我决定置换,回农村住[鼓掌]
我自己9套深圳湾一号,花了差不多20多亿买的,我身边人怎么没觉得降级
通透,不为蜗牛壳负担,轻装而活[点赞]
留足现金,够住适合自己就好!房子已逐渐去金融属性!
他们是消费降级吗?看完了全文他们不是准备理性消费了吗?
房子都便宜了,为啥还要反向置换呢,不是都可以住大房子了吗
这么大物业是个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