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头肉预处理与卤制工艺流程分享

食品研发与生产 2025-03-07 15:12:31

图源:创客贴

01、食材的预处理方法

①浸泡

新鲜猪头肉买回家之后,先用清水浸泡3-4小时,在浸泡过程中可以加点盐在水里,这样血水出得更干净。血水浸泡得越干净,猪头肉的腥味越小,颜色也越好看。

②清洗

猪头肉浸泡好以后,用小刀将猪头肉表面的细毛刮洗干净。这个环节尤为重要,猪头肉去毛也可以用火烧,只不过烧过的猪头肉皮色不太好看,有点影响卖相。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去除猪毛,而且不影响皮色。在猪头肉浸泡好以后,挂起来晾干表面水分备用。

再取高度白清倒碗里点燃,用筷子夹一小块碎布,蘸上点燃的白酒涂抹到肉皮表面,让白酒在肉皮表面燃烧,这样也可以烧掉肉皮表面的猪毛。这个方法不但可以去除表皮的猪毛,而且还有很好的去腥效果。

③腌制

腌制是为了让猪头肉更好地入味。在腌制的时候,按照每10斤猪头肉用盐125克,香料粉10克,花椒10克,生姜片,葱,料酒适量。

具体做法是:先将盐炒至微黄色,稍微晾凉一下,放入香料粉和花椒,用盐的余温烫出香料粉和花椒的香味即可。

在腌制猪头肉时,先将料酒均匀的抹匀猪头肉,然后将炒好的盐均匀地抹在猪头肉表面井码放在盆里,放入姜片,葱,冬天腌制24小时,夏天腌制12小时。

④焯水

腌制好的猪头肉取出后用温水洗干净备用。取不锈钢锅加入清水,放入生姜,料酒,葱,下入猪头肉,大火烧开转中火焯水10-15分钟,期间边焯水边用勺子撒去水面的血沫。

⑤焯水出锅后处理

焯水后的猪头肉捞出锅,放入清水中再次清洗干净,用镊子拔尽残留的猪毛,再用小刀刮掉嘴角白色的一层皮,然后冷冻保存,随卤随取。也有的卤友在腌制后不焯水直接下锅卤制的,只是这样的话,卤水中的血沫会很多,如果对卤水的清理不到位,容易引起卤水变质,尤其是夏天。

02、香料包的配制方法

首先考虑香味浓,异味小的香料,如八角、桂皮、小茴香等,将这类香料作为料包的主香料来使用,同时用量也较大;其次加入一些山奈、白芷、草果、草寇、白寇、香砂等,这类香料自身异味也较重,用量不宜太多。然后再加入香味比较特殊的香料,如丁香、香茅草等,使用量一定要少。

最后,为了减少猪头肉的油腻感,可以加入一些陈皮。利用陈皮的果酸来解除猪肉的油腻。

这种简单方法配制下来,基本就构成了家庭制作卤肉料包的基础骨架。对于家庭制作卤肉,10多种香料足够了。

03、五香卤水的制作方法

以新起一锅20斤卤水计算(做得少,香料按比例缩减):

香料配方:八角20克,桂皮15克,草果10克,山奈10克,丁香2克,小茴香20克,白芷10克,白豆蔻15克,草寇15克,陈皮15克,甘草10克,香果20克,香砂10克,香叶10克,良姜10克,另加干香菇20克,花椒20克。

①老汤制作

新鲜猪腿骨5斤,母鸡半只,老鸭半只,鸡爪1斤。所有的原材料焯水后清洗干净放入卤锅内,加水30斤(熬好后大约20斤老汤),生姜100克,料酒50克,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后转小火熬制4小时,熬好之后,用滤网过滤一遍,即得到约20斤老汤。

②糖色制作

冰糖500克,开水500克,菜油30克。炒锅烧热倒入菜油,接着倒入冰糖,开中火,用锅铲不停翻动冰糖直至将冰糖炒化,这时接着用锅铲不停搅动糖色,当锅里的糖色泛起黄色的大泡时立刻转小火,等锅里糖色大泡散去,变成均匀的小泡且糖色呈棕红色时快速倒入准备好的开水,小火熬制3分钟即可。炒好的糖色微苦微甜,呈酒红色。

③卤油制作

用猪板油5斤,切成小块下入开水中滚一下水立即捞出锅备用。另取炒锅,倒入焯水后的猪板油,加水300克,八角20克,桂皮10克,生姜20克,大葱20克,料酒10克,小火炼制到猪板油的油出尽,关火后捞出油渣和其他料渣即可。

④卤水制作

将香料装入纱布袋,用温水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清洗两遍备用。老汤烧开,放入香料包,加盐300克,糖色300克,冰糖20克,鸡精30克,花椒10克,干辣椒5-6个,倒入之前做好的卤油,小火熬制30分钟即成卤水。

熬好的卤水静置不动,中途切勿随意搅动。需要卤菜时烧开放入需要卤制的食材即可。卤肉用的料包,配一次可以卤制三次食材,三次以后更换新料包。卤水保存得当,可以用很久,每次卤肉时,卤水需要没过食材5厘米以上,如果卤水不够,需要添加新的老汤或者清水。

04、卤水的保存方法

1.每次卤完菜需要将卤水里的杂质用滤网打捞干净,防止肉渣一类在卤水中酸败,引起卤水变质;

2.每次卤菜之后,将卤水表面的卤油撇出来,然后撇掉那层黑色的血末,撇掉血沫后,再将卤油倒进卤水,烧开后静置不动;

3.卤水在夏天需早晚烧开一次,冬天一天烧开一次,烧开之后,静置不动,切勿随意撞动,也不能溅入生水:

4.存放卤水的环境要通风透气,夏天勿将烧开的卤水锅直接放在地面,因为锅底和地面直接接触,不利于散热,这样容易引起卤水发嗖、发酸。如果非要将卤锅放地面,在锅底垫上一个铁架或者砖头:

5.每隔三天用纱布对卤水进行一次过滤,每周对卤水进行一次清洗。具体做法:将卤水烧开,倒入少量冷水,卤水中的血沫会逐渐冒出来,这时用勺子贴着卤水表面快速撇去冒出来的血沫,这一步要眼疾手快,等卤水烧开,血沫也就散掉了;如此反复清洗2-3次,卤水会变得干净、清亮;

6.如果卤水过于粘稠,可以用新鲜鸡血倒入烧开的卤水中,小火煮2-3分钟,再过滤于净雪块即可:

7.如果较长时间不使用卤水,可以将卤水冷冻保存。也可以在卤水中加入比较多的盐分,以此来让卤水保质,后期需要卤菜时,兑水冲淡盐分即可,这种的方法保存卤水7、8天没问题。

05、猪头肉卤制技巧

首先,将制作好的卤水烧开进行调味。调制好盐味以后,再加入少量的冰糖调味。加冰糖有两个好处,一是增加卤肉的回味,二是降低盐对舌头的刺激感,使卤肉吃起来味道柔和,没有明显的咸度刺激。

再就是加入一些生姜、料酒,生姜不但有去腥的效果同时兼具开胃的效果,料酒主要是去除肉的腥味。

最后就是再加入一味香料--一陈皮,50斤卤水加入30克陈皮较为合适,生姜用量控制在100克以内,料酒50克左右。还有最不能忘的就是香料包要记得放进卤水中。另外还可以加少量花椒、辣椒调味,以吃不出麻味和辣味为原则。

卤制猪头肉一类的肥肉,一般采用中火卤制,通常情况下,猪头肉在焯水后,卤制时间在1小时15分钟左右。确定猪头肉是否软烂,还是要靠经验。一般是用手指按猪头肉带皮的一面,如果手指按下去软软的切有明显的弹性,证明猪头肉卤熟了,且卤制火候刚好。如果按着是硬邦邦的,则需要再卤制一段时间。

猪头肉卤制好以后,起锅之前记得加入鸡精调味,一般来说,50斤卤水能卤制30斤左右猪头肉,加鸡精100-150克,加入鸡精后3分钟即可捞出猪头肉。

猪头肉因为卤制时间较长,所以猪头肉调色用的糖色不能一次性加得太足。一般情况下,猪头肉下锅的时候,不用调色,在卤制过程中,视猪头肉的上色情况,分批次酌情加入糖色。如果一开始糖色加得太足,很容易造成最后卤制的成品颜色太深。

猪头肉最容易上色得时间是在卤制到7分熟以后,也就是猪头肉下锅卤制45分钟以后,这时猪皮已经熟透,也是最容易上色得时候。这时候,可以根据猪头肉表皮颜色的深浅,分批次少量的添加糖色。这样可以避免猪头肉上色太深的尴尬情况。

猪头肉在出锅时,颜色淡点没关系,因为在放置过程中,颜色还会氧化变深,这也是给卤肉的颜色氧化变深预留了空间。

06、卤肉的上色技巧

卤肉的上色,最常见的是使用糖色,而香料里面最常见的可用于上色的有栀子、姜黄:其他还有红曲米、红曲粉等。

糖色的炒制方法:

冰糖 500克,开水500克,菜油30克。炒锅烧热倒入菜油,接着倒入冰糖,开中火,用锅铲不停翻动冰糖直至将冰糖炒化,这时接着用锅铲不停搅动糖色,当锅里的糖色泛起黄色的大泡时立刻转小火,等锅里糖色大泡散去,变成均匀的小泡且糖色呈棕红色时快速倒入准备好的开水,小火熬制3分钟即可。炒好的糖色微苦微甜,呈清红色。

卤肉中的上色对于糖色的使用有一定的技巧,卤肉过程中糖色不要一次性加得太足,而要视卤肉过程中颜色的深浅分批次少量加入。否则一旦发现颜色太深,除了兑水。没有别的办法,而一旦另外加水,卤水中香料、盐的使用量也会重新添加,这样操作起来就太麻烦了,所以每一次添加糖色宜少不宜多。

至于红曲米和红曲粉,不建议直接添加在卤水中。如果直接加在卤水中,最后成品的颜色会呈现淡红色或者血红色,这对于成品的颜色影响非常大,不但影响美观,还影响销售,顾客会误认为是加色素。不仅如此,红曲米如果加在卤水中,还会造成卤水粘稠、发酸。所以需要正确掌握红曲米和红曲粉的使用方法。

一般情况下,红曲米和红曲粉可以在食材焯水的时候来使用,在卤制之前给食材打个底色,这样在卤制的时候,上色就容易多了,而且成品也不容易变色。

栀子和姜黄,这个一般是在卤制黄色菜品的时候使用。如鸡爪,鸭爪,鸡翅一类的食材,但尽管是需要黄色,卤水中也不是单单的使用栀子或者姜黄,同样需要以糖色来给卤水调制基础颜色。这样,最后成品的颜色才不会显得太生硬。

当然,根据每个地方对于卤菜颜色的不同需要,也可以利用糖色和栀子、姜黄、红曲粉等混合使用来调色。比如金黄色,用糖色和栀子混合使用:金红色用糖色和红曲粉混合使用:如果不是做酱卤肉,但又需要酱红色,可以把糖色加重一点,这样可以将卤肉的颜色做成酱红色。卤肉上色切勿使用酱油、老抽一类的调味品,否则很容易造成成品发黑的现象。

07、如何做好卤肉的口感

火候分类:

简单的可以分为四种,大火、中火、小火,文火。

大火:水烧沸后,水面有大面积(80-90%)水泡持续翻滚,这个水沸状态,我们称之为大火。

中火:水烧沸后,水面有小面积(30-40%)水泡持续翻滚,这个水沸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中火。

小火:水烧沸后,水面有小面积(5-10%)水泡持续翻滚,这个水沸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小火。

文火;水烧沸后,将火力控制到最小,以水面少量冒鱼眼泡的程度,我们称之为文火。

在实际的卤肉操作过程中,用得最多的是中火,小火,文火。大火一般是用于焯水的时候或者食材刚下锅时需要大火烧开。其他时间一般都在中火、小火、文火之间选择。通常情况下,卤制脆嫩口感的食材需要大火,如鸭肠、鹅肠等,卤制这类食材,火要大,时间要短。鸭肠、鹅肠下锅10来秒钟即可出锅,这样能最大限度保持食材的脆嫩

卤制油脂含量高的肉类食材需要中火卤制,目的是让食材尽量多的出油,这样吃起来口感才不会感到油腻,如猪头肉、五花肉等;而卤制不含油脂类的食材则需要小火卤制。如鸡爪、鸭脚、鸡翅、鸭翅、鸭胗、鸭头等;卤制瘦肉类的食材一般是前半段时间小火卤制,后半段时间文火卤制。如排骨、鸡肉、牛肉、兔肉等。卤制这类食材时,先用小火将其卤熟,然后用文火卤制到软烂,并且能让食材更好的入味。瘦肉类的食材如果使用大火或者中火卤制,会让食材加速脱水,导致卤熟的成品发干、发柴。所以,在卤肉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火候这个细节,避免因火候的原因导致卤制的成品口感出现偏差。

08、如何正确使用香料

卤肉时如何正确使用香料:

①筛选

在购买香料时要认真仔细的筛选。绝对不能购买发霉、有黑斑、颜色明星不正常、香味很淡或者无香味的香料。对于那种颜色艳丽、闻起来有刺鼻的味道且带轻微酸味的香料要慎买,很可能是硫磺熏过的。

②粉碎

在卤肉时,香料究竟是整块使用还是粉碎使用,这个问题从来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我们倾向于粉碎使用。首先所有的香料体积大小不一,质地软硬不同。如果同时下锅的话,会造成出香速度不同。如八角,桂皮,肉蔻,草果等,一般下锅20分钟后才会开始出香味,而小茴香,香茅草一类,下锅3分钟即可出香味,如果卤制的食材是时间较短的一类,如鸡爪,鸡翅尖,鸭脚等,可能还没等大块香料出香味,食材都该出锅了。这样就会造成偏味的现象。而如果将大块的香料粉碎来使用,则会很好的避免这个问题。因为粉碎过后,所有香料体积大小几乎相同了,那么相应的,它们的出香速度也就趋于同步了。当然,究竟怎么用,这个看各人的做法,这里只是一个建议。如果要整块使用,建议大块香料先下锅煮20分钟,再下其他小块香料,然后再下食材卤制,如果是卤制用时较长的食材,如猪头肉,猪踏,牛肉一类,则可以不这样区分。

③浸泡

香料在入卤锅前需要用热水浸泡半小时以上,以去除香料的药味,香料属于药食同源的食材,所以大多数的香料除了有香味同时还兼具有药味。而且根据香料产地不同,质量不同,其味道也有所差别。为了减少香料的这种药味,在使用前就需要先用热水将香料做浸泡处理,以此来避免卤出的成品卤菜药味重。同时香料在运输,储存,售卖等过程中都会有杂质和灰尘混杂其中,通过浸泡也能将这些杂质和灰尘洗掉,保持卤水的干净。最重要的是浸泡后能够去掉香料自身携带的部分黑色素,香料大多数都是带色的,甚至有些香料黑色素还偏重,如草果、排草、草寇、丁香等。这类香料所含黑色素较重,直接加在卤水中会导致卤水慢慢变黑,从而导致卤肉成品颜色无光泽,发黑、发暗,可以看看浸泡香料后的水,不但是黑色的,而且底都还沉淀了很多的灰尘和沙粒。所以,香料的浸泡是卤肉环节中非常关键的步骤,一定不能省略。

09、影响卤肉香味的因素有哪些

①食材质量

好食材才能做出好味道,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卤肉的香味最重要的来源就是食材的本味。一款卤肉,如果吃不出肉香味还能叫卤肉吗?所以,在购买食材的时候,一定不能贪图便宜而购买劣质食材,能买新鲜的就绝不买冷冻的。

②香料质量

一般挑选八角,要选香味浓郁,自然阴干,颜色呈红褐色,无刺鼻气味,颗粒饱满的较好。而那些颜色看起来很鲜艳的,一般都是硫磺熏过的。而还有一些看起来干瘪瘪的八角,多是次品或者受潮霉变了,又用水洗洗晒干再次出售,这样的八角由于香味已经非常淡甚至没有香味了,用来卤肉也就没有香味可言了,更不可能再有增香效果了。所以,挑选香料时一定要注意识别香料的质量,别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毁了一锅卤肉。

③卤水质量

卤水是给卤肉传导盐味、香味的主要媒介,卤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卤肉味道的好坏。卤水一旦变质坏了,所有的香味也就荡然无存了。所以平时对于卤水的保养和清理一定做到严格细致。

④盐味

盐度的把控,在整个卤肉过程中是最重要的环节,它的作用甚至超过了香料配方。但是,做卤肉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在拿不准盐味的时候,宁愿让它稍微成一点,也不能太淡了。总之一句话:适中的盐味才最能突出卤肉本身的肉香味。

⑤火候

火候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卤肉口感,而卤肉嚼进嘴里的口感如何,又决定了卤肉香味的浓淡程度。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个细节。比如卤猪蹄,就需要软糯的口感,这样吃起来才浓香四溢,满口留香:而鸭肠则需要服嫩的口感,吃起来不韧不绵,香脆爽口,前者需要小火慢卤,一般需要几个小时:而后者需要大火快措,20种钟就可以搞定。在整个卤肉系列中,90%的肉类食材都需要小火慢卤。

来源:食品伙伴网食品研发创新服务中心

4 阅读: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