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木子直入主题,简单讲一个穴位。咱们手腕里头可藏着个天然的“蜜罐子”,以木子的经验来看,这处穴位可调节津液生成。轻轻揉按几分钟可促进口腔湿润感,而且有助于舒缓咽喉区域!
手腕上这个“蜜罐子”寻觅有方:手腕外侧这处凹陷叫“鼻咽窝”,就是《针灸大成》里说的阳溪穴所在,再往上三指宽摸到条索状结节,十有八九就是咱们要找的甜蜜泉眼,就是木子今天要讲的甜美穴。
据木子的经验,要找准穴位,教科书图示仅仅是个参考罢了。你得把手掌在桌上平摊开来,而且将大拇指稍稍翘起,接下来用手指摸索着,在皮肉之下那似有似无的筋结,接着用指腹轻轻地打圈按压。难道说不会有酸胀感窜到指尖呢?
现代解剖学显示,阳溪穴周围分布有桡神经浅支,适度按压可通过神经反射调节唾液分泌(根据《系统解剖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针灸甲乙经》:“手太阴之会,且有三寸之距,主咽干口燥”,对这里加以刺激,便犹如清晨荷叶承接那露水一般,能让唇舌间自然涌溢出甘美的津液。
为什么揉这里能生“甜水”?
《黄帝内经》讲“肺主宣发肃降”,这肺经就像是一条水道,那感觉就如同河道被淤泥给堵塞住了一样,结果上游就干枯得直冒热气;而下游自然也就变得口干舌燥,这个时候去揉揉那些堵住肺经的地方,其实就跟给开启闸门让水放下来差不多,那津液便能直接滋养十二重楼。
《黄帝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这穴位揉到位了不止生津,食欲也跟着打开,你试试揉着揉着是不是腮帮子发酸这就是脾胃气机被唤醒的迹象。
唾沫里的养生经
切莫小觑这甜津津的唾液,中医称之为“金津玉液”。明代龚居中的《红炉点雪》将津液比作:“吞咽那华池神水,可令五脏皆得润泽”。这唾液之中的奥秘,委实不小,平日木子常常讲,用舌尖抵住上颚以生津,此法子比营养液珍贵得多呢。
这么揉效果增加
操作时辰有讲究:晨间7-9点揉开胃经,上午9-11点强健脾土。
手法亦有讲究:用大鱼际,轻轻的搓热前臂,接着将食指弯成凤眼状,去抵穴位。先顺时针方向转九圈,而后逆时针方向转六圈,并且配合传统养生法中的舌部运动——那种吞津法。
木子提醒一点:阴虚火旺的配上雪梨百合羹,秋燥伤肺的搭个南瓜猴头粥。
操作注意:手上的力道,需柔中带刚,而且劲儿可别使大了,不然小心会出现体质敏感者的轻微反应,经络调理讲究细水长流。
记得下回,嗓子冒烟的时候别急着就去灌凉茶,接下来抬腕,在那“蜜罐子”上这么一按,自酿的那种甘甜的水不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