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都在高歌政策底到了,楼市又轮回了,进场吧!
房叔理解为基本都是来自利益相关方的话术,普通人难免会混淆。我站在宏观和微观立场考虑,东莞现在还不是抄底的时候。
宏观层面
市场的底是滞后于政策底的,不管是央行吹风,还是高调宣传高盛买入地产债,更多的是兜底,避免市场“插针式”下跌,而不是螺旋式博弈。你需要明白的救市和刺激楼市的本质区别,才刚开始调整,就想着回暖了?
那么什么时候是东莞的市场底呢?限购、限贷、利率和税费的门槛拉低,让潜在购房者受益,特别是公积金政策松动是最明显信号。现在央行是稳住企业,让地产产业链条不断裂,同时制造盘活空间。
最关键的刺激是让利购房者,例如利率降低,限贷放松等。那么什么时候可以抄底呢?
关注央行政策的朋友会注意到定向一则类似定向降息的消息,11月8日,人民银行创设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将暂定为被发放对象。
一万亿的绿色贷款将陆续落地和央行续作一万亿MLF,同时适度满足部分房地产贷款或融资需求,一份房企融资的白名单更是给市场一种明确的信号。这些消息传递的信号是产业部分替换的加速阶段,通过压缩民营地产的杠杆份额,让这部分资金进入新能源产业,实现产业补位的需要。即使未来几个月在LPR层面的降息更多的应该是下调一年期的LPR,该部分LPR主要是企业类的贷款利率;而针对5年期的LPR主要是房贷类贷款,大概率不会变动,除非楼市进一步冷却,进而适度救市(加点基数先大幅降了再说);但这并不是抄底的信号。
对于资产价格来说,主要是货币增量的现象;现在货币政策可能会切换为稳货币+宽信用,金融机构内部钱管够,但是金融机构之前是限制放贷额度和对象,现在会陆续适度放松。
政策变化侧重于稳,现在的稳是防止过度下跌,需要的是“阴跌”;更是一种政策的适度纠偏。
若没有明显增量货币助推,现在的政策环境是不会使得房价明显波动的。
我们除了盯紧政策变动外,还需要注意市场情绪的变化,什么时候楼市话题的关注度进入无所谓的状态时,可能就是房价筑底完成之时。兔子和老鹰阶段性“握手”其实是利空房地产,现在兔子需要维护的房地产,而老鹰需要维护的美股,各取所需,战略平衡。微观层面盯紧上海和深圳楼市变化,先有成交量才会有价格向上波动。
对于东莞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微观层面主要是涉及房企、购房者购买力释放、地方等行为举措,例如购房者低迷的情绪恢复,供应量和成交量回到常态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新平衡。最为关键的是个体收入和负债的变化,这才是房子C端需求的终点。东莞房价的市场底,可能整体会是20%回调线,板块和楼盘之间有差异;但是回调的末尾阶段是幅度小和周期长的特质。例如,某个盘三个月时间就下跌了15%,剩下5%的下跌可能需要一年完成。最后宏观和微观需要结合,方能产生市场的共振的效果。
Hugo Lin
抄底?有降?降多少?
叔三无 回复 11-28 22:03
没有降,就是感觉环松山湖的房子多了很多,但是,住的不多[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Hugo Lin 回复 11-24 10:51
指导价[呲牙笑]
181
东莞千万人口水分太大了,还没之前800万人口时热闹
无限o 回复 11-29 08:44
嫖客千万[捂嘴巴]
用户15xxx05 回复 11-30 00:36
你说的很对。我们来东莞20年了,亲眼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在这边买房安家,两个孩子也在这里上学了。现在东莞的高质量人口越来越多了,节假日各商业综合体和公园都是人,哪里像网上天天谣传的空城。
别问我为什么
可以,大胆的入
Fairy
刚需自住可以考虑,投资需谨慎,本人东莞已有房,理性讨论
心安
赶紧抄,晚了又要多打10年工[大笑]
用户57xxx75
小编,赶紧去抄底,马上可以做首富![大笑]
云亦云
炒房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柒柒啾啾霸霸
东莞的几个热门地区的房子只要有资格,钱够,就尽管买,不要老想着抄底,真正的底来了也只是一瞬间,当你反应过来的时候房价又上去了,搞不好你又白干了一两年
用户14xxx24
新房无降
知足常乐
东莞不可能降!深圳有可能!
用户16xxx02
本地工作买来住还是可以的
皓月
可以,大胆进入
我心依然
抄在山顶上杂移!
在路上的忻
是不是对东莞房价有什么误解,依然是几万往上走,还抄底?你以为你家是开银行的?
haiihaii
大胆的高位接盘吧!菜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