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人士也能秒懂的“马云事件”

武哥谈历史 2024-03-20 05:49:11

马云的事,相信大家也都有所耳闻,都知道他最近“栽了”,他的公司受到了国家的严厉监管,这是为什么哩?

个中缘由复杂吗?一点都不,那些个分析文章故意弯弯绕,弄得很多吃瓜群众,尤其是非金融专业人士云里雾里,不明就里。

其实,这个事与美国2007年的次贷危机,如出一辙,你明白了这个事,对于马云的事,你就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哦!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用美国的迈克为例,你立马就能秒懂。

身在美国的迈克很有钱,他相中了一套100万的房子,他于是向开发商付了100万全款,这样呢,不仅开发商、包工头、设计院、都赚到了钱,而且下游卖钢材、水泥、玻璃的以及最源头的铁矿等等,整条产业链都赚到了钱。

然而,在米国像迈克那么富有的人也不多,大多数人还是穷屌丝一个,付全款?那是做梦。那么,怎么样才能把经济搞活,让经济转腾起来呢?于是,美国人开始了一个新的玩法。

假设上面那个迈克暂时手头没啥钱,于是他只交了开发商10万首付,向银行申请贷款90万元。

银行考核了迈克的征信条件后,确认了迈克工作好,收入稳定,于是贷给了迈克90万元,迈克把钱给了开发商。

迈克欠银行的90万元加50万元利息用二十年还清,这50万元的利息,那就是银行实现的利润。

于是,虽然迈克没有钱,但银行一样贷款给了迈克付给了开发商,整个房地产产业链也能如上面所说,也都一样运转了起来。

迈克欠银行的这140万元,是个远期资金,银行得用二十年时间才能慢慢收回来,而银行的钱也是有限的,假设银行本金是一个亿,做上100个迈克这样的生意就没钱了,还得慢慢等这些迈克们还回钱来,才能继续贷款。

这时,社会上那些金融公司于是找到了银行,商量着要用95万元,把迈克那个140万欠条收购了。

银行一听,这划算啊,虽然我少赚了45万元,但是不用等二十年啊,期间我也不用承担收不回来的风险。瞬间回了本,还赚了5万,这效率也太快了啊。

于是银行用这回来的95万元现金,又可以找另一个迈克,然后再瞬间赚5万元。

金融公司95万元买了个140万的欠条,等上20年赚45万元,这显然不是他们的目标,他们才不愿意等20年,而且还有收不回的风险。

金融公司会将这140万的债权包装成理财产品,假设叫做“稳赚宝”,定价100万元卖给各种投资人,投资人买了这个“稳赚宝”,20年内投资人可以赚40万。

这年月,有钱没处花四处找投资的人很多很多,根本不愁卖,想投资的公司或个人很快就过来把“稳赚宝”买走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皆大欢喜:迈克用10万元住上了100万元的房子,银行瞬间赚了5万元的现金,利用即刻回来的本金与利息接着做下一单生意。

开发商与相关产业链也都赚到了钱,都能正常运转。金融公司本金回笼并赚了5万元,投资人花了100万元买回了“稳赚宝”,用20年时间赚40万元。

大家齐唱快乐歌,都得到了想得到的。整个经济不繁荣都不行。

而这个游戏能一直玩下去的基本前提是迈克能还起钱,即使还不起了,也有他房子作抵押,到时拍卖了就可以了。

这个运作模式看似以下博大,天衣无缝,迈克一人消费,一群人获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杠杆”效应,现在几乎可以无限放大倍数的不停贷款,原来5年才可以贷款10次,现在1年可以贷款500次,甚至1000次!

这个模式如能一直玩下去该多好?但是,世事难料,2001年开始,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了,经济开始疲软,拉登“911”事件后,经济更加地萧条了,大量的热钱撤离美国。

时任总统小布什慌了,整个华尔街也急了,好的投资项目难找啊。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房地产是刺激经济的最好方法,于是,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一波助攻终于为以后埋下了祸根。

从那时开始,美国全面放开了贷款买房的门槛要求,甚至可以零首付买房,大不了还不起了把房子卖了,总不会亏。

于是开始前文所说的那个游戏,穷屌丝们0首付贷款买了房,银行到手的欠条低价卖给了金融公司,继续给下一个穷屌丝房贷。

金融公司转手把欠条包装成了“稳赚宝”,折价卖给了投资者,投资者准备在将来坐收利息。

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

有人会说,那投资公司甘心情愿做接盘侠是不是很傻?

那是因为金融公司首先不傻,他们首先找了评估机构,把“稳赚宝”往高了评级,而且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是打包的,根本不可能分开哪个是哪个。

金融公司一波唾沫星子横飞,说的天花乱坠,美国的大妈大爷们也不少,也会纷纷中招相信。

于是乎,美国的经济逆势飞扬,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

遗憾的是,很多穷屌丝们有了房子,也没有变成了高富帅,果然就很多还不起钱了。有人说没关系啊,把房子卖了就没事了嘛!

可是,一群人都还不起房贷要卖房,一堆的房子让谁买?让谁接盘?

于是,穷屌丝们还不起钱,银行手里一堆房子也卖不掉,银行、金融公司’、投资公司、投资人纷纷倒下去了。死的最惨的当然是那些买“稳赚宝”的最终用户!

这就是在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次贷危机”,大批的公司破产,市场一片萧条。

而在此之前,对这种金融方式的运作,在美国被称为:伟大的创新。

杠杆的破坏效应在于:银行本金是一个亿,本来只能贷款出去100套房子,最后最多是100套房子的破坏风险。结果是1个亿的本金在金融公司和投资公司的助攻下,一个亿的本金至少放大了50—100倍,多么惊人的破坏力?!

这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

所谓次贷,就是买房人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我们接下来再看看马云,他们的“花呗”、“借呗”所谓的小额贷款,一直就是在做上面的这个游戏。

他们投入的资本金不多,然后从银行贷了一些款,然后开始放贷。放贷后,委托上述类似的那些金融公司把放出去的贷款打包,做成理财产品再卖出去,用收回来的钱继续放贷,然后继续把债权卖出去。

周而复始,马云手里可用于贷款的规模是越滚越大,但里面自己的资本金没多少,大都是银行与投资者的钱!

其杠杆的倍率已经超过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杠杆!怕不怕?“花呗、借呗”的主力军为大量的年轻人,包括很多在校学生,学校给他们发薪水吗?他们比美国那些穷屌丝又能强多少?一旦经济疲软,找不上工作,他们拿什么还?后果就是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所以,国家近期出手了,开始对他整顿监管了。

0 阅读:0

武哥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