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已然转身,而你仍然抗拒

悠悠地产观 2024-02-28 14:04:06

都在等待北京上海的调控最新动向,但从市场的角度看,深圳的触觉往往是最敏锐。

深圳“玺悦台事件”,就具有某种市场符号意义。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

深圳坪山玺悦台业主在社交媒体公开致信政府监管部门,“由华润置地和招商蛇口合资开发的坪山玺悦台项目售卖价从开盘时约4万元/平方米,骤降至2.38万元/平方米。”造成业主“资不抵债”,因此要求政府干预,否则将断供。

项目开发商随后发布声明函称,“我司就该项目商品房网签价格均未低于该项目不动产销售备案价的85折,且我司未做过该项目降价的宣传和推广。关于该项目降价的海报和小视频等宣传和推广内容均属于渠道中介的个人行为。”

两相对比,基本情况已经清楚。坪山玺悦台2020年开盘时,备案均价为3.97万元/平方米;3年半以后,渠道中介对外销售推广报价已跌至2.38万元/平方米,相当于打了6折。

所谓断崖式下跌,就是指这种情形吧。

前面写信的那位(或多位)业主,如果是首套房、首付三成(贷款七成),房子的价值现在只有当年的六成,那么,这套房就构成了“负资产”,也就是信里所说的“资不抵债”。

有朋友说,开发商的声明是在甩锅,我们对此不作评价;根据公开信息,该项目最新一次预售备案是在2021年6月,均价约3.96万元/平方米,最低价为3.57万元/平方米,按最低价,打85折,政府指导价下限约为3万元/平方米。

另据第一财经2月26日晚间报道,玺悦台将于下周新推房源,开发商销售员的报价为2.7万元/平方米,也低于政府原指导价下限。

从走势看,这几年该楼盘的售价是在逐级下跌。我们在房天下和链家网分别搜了一下房源信息,链家深圳挂了两套二手房,报价分别是每平方米3.2万元和3.7万元,房天下的几套二手房,最便宜的只有2.86万元——众所周知,报价是报价,成交价是成交价。

而2023年深圳二手房成交价,从2021年的8万元/平方米跌至6.5万元平方米,接近2019年6.2万元/平方米的水平,跌幅已接近两成。根据最近两个月的走势,大概跌到了两成。

在热点城市,远郊区的房价跌幅普遍高于核心区。从坪山的区位来看,其跌幅大概率要高于全市平均房价,也就是说,其实际跌幅要超过两成。

2024年2月底,真实价格是多少?市场给出了回答。

前面说了,楼盘现场销售员的最新房源报价是2.7万元/平方米(未知是精装修还是毛坯),如果这是该项目最新的备案价,那么,中介对外推广报价2.38万元/平方米,就没有突破政府指导价的下限(2.7万元打85折,是2.3万元)。

去年底,很多人都看到过,有张列举深圳多个楼盘(包括市中心老破小和远郊盘)房价腰斩的图片在网络流传。坪山玺悦台虽未到腰斩的地步,但跌幅之深,亦属惨烈。

深圳“玺悦台事件”,我们有以下几个看法:

其一,房价仍未止跌,市场还在下探。2021年以来,房价下跌程度,超乎绝大多数人的想象。各级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想了很多办法,出了很多政策,但从2024年这两个月情况看,楼市还没有见底。

到今天可以说,房地产的深度调整绝不仅仅是行业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是至少包括经济下行、消费降维、投资不振以及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因此,只是从房地产着手来救房地产,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

但无论从哪个方面说,3月份急需一个楼市小阳春。房地产对金融风险的放大效应,对经济和消费的支撑效应,已越来越为更多人知晓。

其二,业主的遭遇,我们非常同情。但你必须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

去年10月,杭州临安青山湖科技城一位业主发帖,愿意免费送出自己的房子(有贷款),包括家具。原因就是,这套2021年5月买的房子,跌幅已经超过三成,也成为了“负资产”。

从法律上说,深圳坪山玺悦台的业主有权选择断供,但放贷的银行有权收回该房子;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一批跌入负资产的家庭是不得不选择了断供,银行收回房子。

我们绝不希望这样的悲伤事件发生。市场剧烈调整所携带的巨大杀伤力,中国内地家庭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认知,更没有心理准备。

其三,时代不同了,切莫怀恋过去,更不要总是用过去来比较现在,以及未来。

必须表明我们的观点:坪山玺悦台的业主呼吁政府干预开发商降价的做法,要不得。这与那些开发商打折就砸售楼处的行为,如出一辙。

有一位朋友评论说:过去房价大涨的时候,也没有哪个业主分给开发商一部分上涨的收益,降价的时候就想政府干预,不准降价,这是典型的“双标”。

市场经济,有涨就有跌。假如,如你所愿,政府出手不准降价,房子卖不出去,甚至烂尾,所有业主的利益都受损。而市场只会给你的房子更低的报价。

很多人仍然习惯于用繁荣时期的思维来看待经济和房地产,无法接受我们多个重要指标、多种要素都处于下行平台的事实。

前些天看到一条视频推送,解释未来要“习惯过紧日子”。过去10多年,决策层每年都提“过紧日子”,但对2024年,是“习惯过紧日子”。简单翻译,“过紧日子”将是常态。

时代已经转身,你要习惯,我们都要习惯。

房价上涨了,就认为是自己的英明决策;房价下跌了,就哭着找政府,围攻开发商,这样的悖反心态和扭曲行为,是“非常态”。

0 阅读:2

悠悠地产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