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势头越来越高涨,在前两年也做了示范,部分城市出现了加装电梯试验小区,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让很多其他的小区比较羡慕,比较对于高层的居民来说,确实是个好事,上下楼方便了不少,而且整体小区的销售价格也不断的提升,可以说是好处多多;为了推出全面实施的时候,很多一层的居民持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加装电梯噪音大,影响采光等等,这就让楼上的居民很不满意。
电梯对于一楼二楼来说,确实也没啥用途,似乎觉得一二楼就是想要点补偿啥的,毕竟加装电梯后,一楼妥妥的贬值,充其量弄个小院子,也基本上弥补不了降价的损失,一开始买一楼就是为了方便,如果加装上电梯,一楼返潮、蚊子多、噪音大、私密性差等等,这些弊病是硬伤;随着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推进,甚至出现了有关法律的约束,这也让一楼二楼的用户慢慢的理解了楼上居民的“方便”,逐渐的很多一楼二楼的住户基本同意加装电梯了,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一楼二楼用户即使同意加装电梯,但是他们基本也不会用,所以加装电梯的费用固然和他们无关,那么六层楼的居民只有四层楼缴纳费用,一梯两户的情况下,就是八户人家出这个电梯的费用,一部电梯从生产到施工,再到安装这一系列的费用,至少六十万起步,如果八户人家平摊的情况下,至少每户八到十个达不溜,可三楼的用户可以说,用电梯也行,不用也行,基本对电梯的依赖性不大,如果让他们每户在出八九万,基本要打退堂鼓。
这是一梯两户的小区,也有一梯一户的小区,也就是一个电梯的费用要四户人家来分摊,这个价格估计会有一大半的用户不会出这笔费用,而且加装电梯后,后续保养费用等等,每年都会递加式的增长;有人说,如果国家进行加装电梯补贴呐?这样是不是就会减少点费用?确切的说,补贴只是在税务上进行减免,电梯的生产厂家很多的成本和销售价格里都会有税费的成分,去除税费后,确实减少了不少,但补贴的目的是什么呐?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闭环”,国家哪有那么多的资金让里面贴呐?
有人做过比喻:补贴有点像面包里的发酵粉,补一点发酵粉,面包会发的很大,补贴的作用就是引导事情做的更顺利,用小的投入起到更大的利益效果,也就是电梯的作用就是让住户更加的方便,销售和维修电梯促进用户的消费,安抚一下老人的生活体验,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效果,这样的补贴基本上不会太大,也就是靠免费的电梯基本上不太可能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一二楼同意安装电梯,也不要任何的补偿,三楼到六楼的业主会继续安装吗?能否保证整个小区的业主都同意呐?特别是一梯一户的业主,面对如此高的费用,是否会做出让步呐?如果你是老小区的业主,那么在评论区打出你的意见和想法,一起谈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