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研究报告,该文章基于对5951位年过半百的女性长达7.5年的追踪调查。
发现使用加速计测量的体力活动(包括中重度、轻度运动、每日步数等)与总体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发生率的降低关联紧密,而长期久坐则有更高的风险。
该研究还指出,63岁以上的女性每天以普通速度步行3600步可将患心力衰竭的风险降低26%。
然而,这尚属研究人员首次彻查实验室速测活动程度和久坐时间与年长女性心力衰竭及其细分类型的发病率间的关系。
事实上,已有大量研究证实每周参加至少150分钟中等至高强度运动与心力衰竭风险降低呈正相关,但研究对象过于年轻化、缺乏对心衰HFrEF和HFpEF两种亚型的详细分析,以及运动量或强度过低能否降低心衰风险的探究等等。
研究过程中,共有5951位从未患心力衰竭的63-99岁女性参与,平均年龄为78.6岁,经过平均7.5年内的定期跟踪监测后,共有407例被诊断出心力衰竭。
结果显示,总计为339.4分钟的平均每天运动量大半部分(85%)来源于轻度运动(平均288.3分钟);而每日久坐时间达到10.3小时;每天行走步数的中位数为3133步。
实证显示,总体运动量与总心力衰竭和HFpEF发生风险呈现明显的反比关系。经全盘考虑后,总体运动量如增加90分钟,便能使总心力衰竭发生风险降低15%,HFpEF的发生风险降低22%。
此外,活动步数的增幅每达到3,600步,就能使总体心力衰竭发生风险降低26%,HFpEF发生风险降低29%。
相反,久坐的时间每多102分钟,总心力衰竭发生风险会增加17%,HFpEF发生风险增加29 percent。
总的来说,这篇前瞻性研究报告有力地指出,对于老年女性而言,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减少久坐时间,或许可以成为预防心力衰竭和HFpEF疾病的重要手段。
而且,更令人欣慰的是,运动的强度并非关键所在,这无疑将大大提高老年人采纳这种预防措施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