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长城汽车发布声明称,4月11日,长城汽车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好巧不巧,长城汽车等不及国家权威机构裁决,偏偏赶在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新车上市的大喜日子掐点举报,颇有针尖对麦芒之意。25日中午12点多比亚迪回应,高举民族大义,怒斥长城违规“偷塔”。蛋哥不是汽车制造业内人士,不便给出意见,但资本市场闻风而动,迅速作出反应。到25日收盘,比亚迪(002594.SZ)股价下跌2.41%报收255.6元/股,长城汽车(601633.SH)股价下跌6.17%,报收24.8元/股。最惨不过中国股民,被迫吃个瓜还要被溅一身西瓜汁。
作为自主品牌的两大汽车“巨头”,比亚迪也曾被长城汽车叫“小甜甜”。2021年11月,比亚迪将申请注册的“魏”商标转让给长城汽车;2022年,长城汽车则将注册商标“登陆舰”转让给比亚迪。双方“暧昧互动”,时任长城汽车魏牌CEO李瑞峰评价“天下车企一家亲”,并称比亚迪转让“魏”商标是无偿的、永久的,同时长城汽车也注册了很多商标,如果其他自主品牌有需要,长城汽车也会选择支持。
“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
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销350万,2022年680万,连续翻倍增长,超美国,超德国。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汽车企业出口99.4万辆,同比增长70.6%,超过日本的95.4万辆,升至第一。4月份数据,出口37.6万辆,同比增长1.7倍,其中,电动、混动等新能源汽车出口10万辆,环比增长28.6%,同比增长8.4倍。一部手机才能赚几个钱,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将极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中国新能源车企都乐在其中。2018年,中国新能源车企数量超过487家。到了2023年,中国能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仅剩40多家。五年时间,中国新能源车企数量减少了九成。
恒大汽车、天际汽车均已宣布停工停产,雷丁汽车不久前刚刚宣布破产,爱驰汽车陷入“欠薪”传闻。截至2022年10月,国内共有27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破产或破产重整。
死掉的算是解脱,活着的继续煎熬。乘联会数据,2023年1-2月,汽车行业收入12847亿元,同比下降6%;利润414亿元,同比下降42%,汽车行业利润率3.2%,低于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4.6%的平均水平。
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根本原因会是什么呢?为了销量,为了利益,为了市场,为了钱!就这么简单。长城旗下五大汽车品牌,真正热销车型就两款,哈弗H6和坦克300。2022年哈弗H6就被比亚迪宋家族抢了蝉联11年的紧凑级SUV销冠的宝座,由原来巅峰时的销量7万跌落到现在1万多的销量。而比亚迪15.98万的2023款宋PRO冠军版上市,对13.98万的长城哈弗枭龙,以及11万的哈弗H6,又将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作家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感叹:“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蛋哥向来不以为然,但国人在利益面前,向来是没有章法,不够团结的。
BBC闻着味道就飞过来,原本只是油箱在某个时间段“可能的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到西方主流媒体嘴里就变成了“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未通过排放测试”,形成了一篇《BYD Denies Failing Emission Tests As Rival Great Wall Makes Public Accusations》言之凿凿的详细报道。
歪曲报道只是第一步,后面就是担心你们的人权被侵犯,消费者权益被践踏,以“环保”为切入点,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多么令世人担心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无论是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还是汽车芯片设计等一整条电力汽车制造链都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传统意义上在汽车生产领域能呼风唤雨的美国、韩国、德国、日本,哪个国家不着急中国后来居上的?他们巴不得毁掉中国车企在欧洲、东南亚与南美洲等地扩张计划,进而破坏掉中国刚刚起来不久的汽车口碑、破坏掉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吸引力……
比亚迪无法自证清白,烦请监督机构入场救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希望长城汽车在拆解同行零件时能多多学习,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营销上,别人家产品的质量缺陷还是由权威机构来发布!
国外就遵守当地的规则,国内就可以规避规则?发财立品了没有?
里应外合,整垮国产才是目标啊,人家国外回来的,要不西媒报道更的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