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葬事概略(下)
慈禧奉安入陵的势派怕是清末最大的了。一般臣民死后“发引”用的引路大幡不过高1.5丈,或18丈,最多以32人抬舁而行。而慈禧用的引路大幡却高3.2丈,由64人抬起来就有4丈多高。所以,殡列所经过的地段,许多民房、厂房、电线杆都奉旨拆除。临时还有所谓“金锹”、“玉镐”在殡列前边开道,可以随时拆除障碍,“如有阻拦,处以杖刑,打死勿论。”
丹旐(大幡)之后,是五光十色的“万民旗”、“万民伞”的旗群伞海,遮天蔽日,以象征着她的“德政”。接着便是上千人的“法驾卤簿”宫廷仪仗队,以及凤撵舆轿,连同僧、道、番、尼,王公大臣恭送的行列,浩浩荡荡蜿蜒十几华里之长。
关于慈禧奉安用扛的说法还不太一致。有说是用了128人的皇杠,因为她已经被尊为“太皇太后”,故与帝葬用杠相同。还有人说,根据清制帝后有别的制度应为96人杠。但无论用杠用罩是“落地满黄”(即黄漆杠、黄罩片、黄绳、黄垫、杠夫的荷叶帽上插黄雉翎)是肯定无疑的。
杠后是十路纵队的武装兵弁,他们佩刀肩枪,跟随护卫。最后面是文武官员、皇亲国戚、后妃嫔嫱的车队,大约不会少于2000辆。
从北京到东陵,步行送葬需要5天。慈禧奉安时,由北京到马兰峪共分4站。每站都各搭停灵用的大路祭棚一处。所以,每天必须按计划赶到站口,以便将梓宫停入棚内过夜,送殡人马一并驻扎安歇,待次日起程。据承办慈禧奉安路祭棚的六合棚铺后人陈家骥先生说,这种棚是有一定规格的,其南北进深不得少于14米,宽下不得少于10米。这样,它的高矮大小的尺码才与皇杠(连同大罩)相适应,使杠罩出入自如无碍。大棚两旁还搭上一丈通连的棚,以供各司员暂住。棚外以木隔扇作为临时围墙,晚间门上加锁,垂下席帘,下面掩上土口袋,暂禁出入,棚外正中,搭着三座大席牌楼,与宫内停灵时的祭棚的装点完全一样。
大祭棚后面为中军帐棚。内设虎座,为王公大臣们办公的地方。另备床帐,兼作大臣们的休息之所。
此外,另设“人”字形帐棚,作为王府六部值班人员住地,界以绳索,不准值班人员越界以确保灵櫬驻地的秩序。
慈禧被葬入了普陀峪定陵。其陵墓建筑豪华惊人,是个穈费的典型。但由于受清代帝、后有别典制的限制,所以她的地宫不能像乾隆皇帝地宫那样富丽堂皇,陵寝也不能像帝陵那样大,因而她极力把隆恩殿等地上建筑搞到豪华惊人的地步。
在慈禧的地宫里,除了放置她的金册、金宝、玉册、玉宝外,还有镶满珍珠、宝石的“三凤顶”(即朝冠,乃皇后专用)等数百件极为珍贵的殉葬品,适成为一座珍宝馆。但经过民国17年军阀的大洗劫,如今只剩一具残破的棺材,其它殉葬珍宝已荡然无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