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在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里,夸人的最高级形容词竟然是“仁义”二字。
的确,在几乎全员恶人的《金瓶梅》里,能够被人用“仁义”二字来进行褒奖实属不易。我细数了一下,全书能够当得起作者用“仁义”二字来夸赞的,不过孟玉楼、李瓶儿和小玉这区区三人而已。

孟玉楼的前夫是个贩布的商人,老公在外经商去世后,孟玉楼守寡也有一年有余。这时卖翠花的兼职媒婆薛嫂热心地张罗西门庆和孟玉楼联姻,但遭到孟玉楼前夫的舅舅张四舅的阻挠。
西门庆听取了薛嫂的建议,用钱物搞定了在前夫家更有话语权的杨姑娘。所以,当张四舅出来反对这门婚事的时候,杨姑娘及时出场镇住了场面。
毕竟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杨姑娘自然极力在众邻里面前替孟玉楼说好话:“我这侄儿媳妇平日有仁义,老身舍不得他,好温克性儿。不然,老身也不管着她。”
有杨姑娘的这番话垫底,孟玉楼的“仁义”算是立起来了,围观的吃瓜群众也就纷纷散去。不过,孟玉楼的“仁义”人设,毕竟是杨姑娘帮她立起来的,其可信度还值得商榷。

真正在《金瓶梅》中被众口一词夸赞为“仁义”的却是李瓶儿。还在小说的第四十六回“元夜游行遇雪雨,妻妾笑卜龟儿卦”,作者就借算龟儿卦的老婆子之口,称赞李瓶儿的仁义:
这位奶奶,庚午辛未路傍土,一生荣华富贵,吃也有,穿也有。所招的夫主都是贵人。为人心地有仁义,金银财帛不计较。人吃了赚了她的,她喜欢;不吃她不赚她,倒恼。只是吃了比肩不和的亏,凡事恩将仇报。正是:比肩刑害乱扰扰,转眼无情就放刁。宁逢虎生三张嘴,休遇人前两面刀。奶奶你休怪我说,你尽好疋红罗,只可惜尺头短了些,气恼上要忍耐些,就是子上也难为。
李瓶儿后来生病去世,西门庆闻讯第一时间赶来,不顾断气不久的李瓶儿身下还有污血,两只手抱着她的香腮亲着,口口声声只叫:“我的没救星的姐姐,有仁义好性儿的姐姐!你怎的闪了我去了,宁可叫我西门庆死了吧。我也不久活于世了,平白活着做什么!”

西门庆哭罢赶紧安排处理李瓶儿的后事,让人把李瓶儿用门板抬到正寝,大概是取“寿终正寝”之意。西门庆在前厅,看着寿终正寝的李瓶儿,禁不住又悲从中来,手拍着胸膛,由不得抚尸大恸,哭了又哭,把声都呼哑了,口口声声只叫“我的好性儿有仁义的姐姐”不住。
西门庆的得力帮闲应伯爵和谢希大闻讯,也赶来吊丧。进门就扑通跪到李瓶儿的灵前,哭了半日,边哭边喊:“我的有仁义的嫂子!”
惹得一旁的西门庆的其他妻妾,如潘金莲和孟玉楼等,都暂时把悲悼李瓶儿的感受抛到一边,忍不住开口骂道:“贼油嘴的囚根子,俺们都是没仁义的!”

李瓶儿的“仁义”在她死后,还不时被人提起。在小说的第七十八回“西门庆两战林太太,吴月娘玩灯请蓝氏”,作者再一次借潘金莲的妈妈潘姥姥之口,在李瓶儿的丫鬟养娘面前,极口称赞这位死去多时的李瓶儿“有仁义”,还不忘吐槽一下自己的亲生女儿潘金莲:
你娘好人,有仁义的姐姐,热心肠儿。我但来这里,没曾把我老娘当外人看承。到就是热茶热水与我吃,还只恨我不吃。夜间和我坐着说话儿。我临家去,好歹包些甚么儿与我拿了去,再没曾空了我。不瞒姐姐你们说,我身上穿的这披袄儿,还是你娘与我的!正经我那寃家,半个折针儿也迸不出来与我。
小玉是吴月娘房里的丫鬟,和潘金莲房里的丫鬟春梅的关系不错。西门庆纵欲身亡之后,春梅被潘金莲来下水,和潘金莲二女共事一夫,和陈经济有了奸情,吴月娘发现后决定将春梅扫地出门。

因为当初是通过薛嫂买进西门庆家的,所以一客不烦二主,吴月娘叫来薛嫂把春梅领出去,照当初买来的价格十六两银子将她卖掉。并且特别交代必须要让春梅净身出户,不许带走哪怕一件衣服出去,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丫鬟小玉去监督执行。
没想到,小玉对吴月娘这种无情绝情的行为不以为然,反而对潘金莲说:“五娘,你信我奶奶倒三颠四的!小大姐(指春梅)扶持你老人家一场,瞒上不瞒下,你老人家拿出她箱子来,拣上色的包与她两套,叫薛嫂儿替她拿了去,做个一念儿,也是她翻身一场。”

惹得一向尖酸刻薄的潘金莲,由衷地夸了吴月娘身边的这个丫鬟小玉一句:“好姐姐,你倒有点仁义!”
丫鬟小玉和她的主子吴月娘在为人处世这件事上,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简直有天壤之别。能让全书中的大恶人潘金莲发自肺腑地说出这句话,足可见小玉的这番举动,让潘金莲有多么的受感动!
的确,人性一刹那的闪光,也足以照亮《金瓶梅》里那个黑暗污浊的世界。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