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埃利奥.贝特曼曾有过这样的表述,纵观整个西方伟大的领袖,既是军事家又是政治家的寥寥无几,但在中国却有这样一位领袖,他就是毛泽东。
其实关于毛主席“用兵如神”这件事,早在红军时期就已经被大家熟知了,上井冈山时,蒋介石还扬言,毛泽东“一介农民”拿什么跟我斗?结果连续4次围剿都被毛主席打得落花流水,一度被打出了心理阴影,时不时地就问:“毛泽东在做什么?”
要知道蒋介石可是在中原大战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面对冯玉祥、阎锡山、张发奎这样的军阀时都游刃有余,可又为何如此惧怕毛主席呢?
或者说,蒋介石是何时发现他口中的“农民”是一个军事大家呢?
话说回来,若不是蒋介石连续4次重兵围剿红军败北,他无论如何都不相信,他的对手是一个既没有军校背景,也无留学经历的“白面书生”。
不光蒋介石对此不解,就连很多战士。老百姓都深受困扰,毛主席的军事才能究竟从何而来?
我翻阅了史书,查阅了相关资料,毛主席之所以能够成为举世无双的军事家,有以下4点原因。
和毛主席酷爱读书有关靠着书本就能指挥千军万马,打败日本人、蒋介石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吗?率先对此提出质疑的是凯丰同志,遵义会议期间,作为博古的坚定支持者,凯丰一直对毛主席制定的战略、方针政策颇具微词,并讽刺毛主席打仗的手法不怎么高明,是对着《三国演义》、《孙子兵法》照猫画虎。
这一时期的毛主席或许真的没有仔细研读过《孙子兵法》,但毛主席抓住这一点,他反问凯丰,《孙子兵法》一共有几篇?第一篇的题目是什么?凯丰支支吾吾,被怼的哑口无言。
那么毛主席打仗是不是对着书本照本宣科呢? 很明显不可能,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也不止一次对众人提起此事,打仗怎么能全靠书本呢。
不过凯丰的表述并没有错,书本里知识的确给毛主席的带兵打仗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毛主席从小就酷爱读书,但他对四书五经这一类古噪乏味的经书并不感冒,而是更热衷于那些引人入胜的闲书,喜欢看中国的旧小说,喜欢看造反的故事。
“小时候,我也能熟读四书五经,可我对此并不感兴趣。我更爱看的是中国的旧小说,尽管老师对此严加防范,我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演义》和《西游记》”,里面的故事我几乎能脱口而出......我还常常在学校读这些书,老师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来遮挡。”
之后的日子里,毛主席熟读了《三十六计》以及《孙子兵法》,并将里面的内容学以致用。
在第1次到第4次反围剿期间,毛主席就运用书本里的金蝉脱壳、声东击西等战术把国民党军打得落花流水,而在四渡赤水期间,毛主席多次的神级预判和对敌人的调动,更是让敌军疲于拼命而无所适从,一度让蒋介石陷入自我怀疑中。
父亲、母亲的影响一位致力于研究毛主席的学者曾这样讲过:“读毛泽东的诗词,你会发觉他想象力丰富,思维跳跃,是一个浪漫的诗人,但当你研究他指挥过的战役时,又发现他精于算计,非常谨慎、极为冷静,不报一丝侥幸,他又是一位超理性的军事家”。令人惊奇的是,这反差极大的两面性格,却在毛主席身上,实现了完美的兼容。”
而这极具反差的性格则源于父亲毛顺生、母亲文七妹的影响。
毛主席出生在一个富足之家,不为衣食犯愁,有书可读,按照常理,这样的生活应该是无忧的、快乐的。然而,在他对斯诺的讲述中,你会发现,他的童年时代,过得并不愉快,甚至有些压抑,而这一切与父亲的残酷暴戾,存在着很大的关系。提起儿时对父亲的感受,在这位外国记者面前,毛主席毫不避讳地说,“我开始学会了恨他”。那么,父亲究竟怎样的伤害,让他多年之后,仍对此耿耿于怀呢?
斯诺
首先是毛顺生对于毛泽东的管教过于严苛、粗暴,这让毛主席极为不满,在毛主席眼里,毛顺生就是一个监工。
“他看不得我清闲,如果没有账要记,就叫我去农田干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两个弟弟。也不给我们一文钱,给我们吃的是最差的。他每月十五对雇工们特别开恩,给他们鸡蛋下饭,可从来没有肉,对于我们,他既不给蛋,也不给肉。”
父亲的这冷酷,给儿时的毛主席,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以至多年之后,提及这些往事时,仍旧愤愤不平。
此外,在对待穷人的态度上,毛主席和父亲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毛顺生认为,有的人受穷,完全是因为懒惰和时运不济,并不值得可怜。而在这方面,毛主席却随母亲,对受苦百姓,与生俱来富有同情心。
我的母亲生性善良,每当遇到穷苦人出来讨生活时,最会给他们一些钱财、食物。但是如果我父亲在家,她就不会送了,因为父亲并不赞成这样做。
一次,一个农户答应卖猪给毛顺生,并收了押金,画了押。然而,没过几天,猪价大涨,这个农户有些后悔了,觉得这样太亏了,当父亲派毛泽东前去收猪时,农户就和他诉苦:少几块钱对你来说不要紧,可对我们穷人,那就是几个月的生活费,听了他的抱怨,毛主席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就否决了这桩买卖。没想到,回家跟父亲一讲,毛顺生大发雷霆,骂他是败家子,专挑亏本的买卖做,毛主席也和父亲争论,说他是冷酷的守财奴。
此外,毛主席和父亲,在人生的规划上存在着天壤之别。最令他讨厌的是,父亲总想按照自己的模板,来打造儿子的未来。有时几杯老酒下肚,毛顺生就不由自主向两个儿子说起了他的规划,“润之这两年,先把田里的担子挑起来,这样爹就能把全部精力用在生意上。再过几年,润之再学做生意,润莲接替你哥,去管田里的事。想当初,你爷爷留下的摊子一塌糊涂,爹爹我硬是凭着勤劳、努力,为毛家打下了这份基业。往后,只要我们父子三人齐心协力,勤俭持家,用不了20年,毛家就可置田百亩,成为人人羡慕的富户。到那时,我儿孙满堂,享天伦之乐,也就死而无憾了。”
可是父亲的描绘的美好蓝图并未打动毛主席,甚至还令他产生了一丝丝的不懈,对做一个富甲一方的土财主,更是极度憎恶。那时的他,向往的时能像梁山好汉一样,去过有血有肉的生活,渴望能像三国豪杰那样,拥有叱咤风云的一生。
尽管毛主席与父亲,在各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究其根本致使他们父子对立,还是性格上的冲突。
毛顺生性格暴烈、独断专行,刚愎自用,喜欢别人顺从,在他的观念里,既然我是家里的主人,是当老子的,我说的话,交代的事情,做儿女的就该服从,就要执行。而毛主席性格倔强、叛逆,他认准的事情,别人无论怎么反对、阻拦,都于事无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再打再骂他也绝不妥协,更不屈服。
虽然毛主席更喜欢他的母亲,但就军事上的成就、以及带兵打仗的本领,父亲对其的影响的确更多。比如,毛顺生的勤奋执着、刚毅果敢。,坚强不屈、永不服输、理性务实,沉着冷静这些个特点,都在儿子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书本上的知识和父母的影响确让毛主席受益匪浅,但若说毛主席凭借这两方面就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显然是说不通的。
退一步来说,如果真的靠基本兵书就能达到“料事如神”,“连战连捷”的话,那旅法归来的周恩来、朱德、旅苏归来的博古、李德等人那个不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佼佼者呢,紧靠这些又怎么能将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一众有志之士团结在身边呢?
显然,靠这两方面,并不是毛主席懂带兵、会打仗的最终因素
宏达的志向、顶级的思维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其实这是一种表象。学生时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常立志,最终多数人变成了无志之人,人们为此给出最多的解释的不能够持之以恒,其实这样的解释是是浅显的。关键是坚持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全凭自己的意志因素,而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坚持的先决条件是方向对、路线对、不断有正向反馈才能恒心坚持。
若是外在条件不不合适,当事人无论怎么坚持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举例来讲,一颗种子要发芽需要土壤和水分,而不是在石堆里坚持,青年人要求学,大家都喜欢谈志向,诸如将来要成为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等。
而毛主席则认为,离开真理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模仿而已,真正的立志,首先是寻找真理,然后付出行动,而不是两嘴空。在没有找到任何真理的情况下,为了一个自我设定的高尚目标去努力学习,大约是最正常的最积极的做法。虽然积极努力的学习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可以找到正确的路径,但先干起来肯定是不会错的。你想与高人过招吗?先让自己本事大起来。你想看得更远吗?先往高处爬。天山不会掉馅饼,知识可没有飞毛腿,是不会跑到你的脑袋里的,大家都是学生,凭什么老天要先眷顾你?
由此可见,心中设立长远的目标,并且找到实现目标的正确路径,光有志不成,还得有向,志向志向,二者得相辅相成。那么青年毛泽东的志向是什么呢?
是他在1918年创建新民会时提出的“改变中国与世界”的志向,这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放弃了法国留学,放弃了成为北大学生的机会。而是心甘情愿的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图书管理员,在这里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阅读了大量与马克思相关的书籍,在这里他与胡适、陈独秀近距离接触,聆听他们的指导,在这里他在李大钊手下当差,有这样的名师言传身教,谆谆教诲,这对毛主席的成长、以及为他领导革命走向成功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随后,他回到湖南长沙,深入农村搞研究、调查,最后发动了秋收起义。
毛主席此前做过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和统一战线工作,拿笔做武器,宣传部长的工作让他颇具成为文家大儒的感觉,他从来没有真正做过军事工作,是敌人的枪杆子逼着他拿起了枪杆子,因为在枪杆子面前,笔杆子代表的真理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当然从“不会打仗甚至此前从未想过要打仗”,到学会打仗,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关键的一步已然迈出。
他在8月12号秘密回到长沙,秋收起义明明是9月9号,在这里,很多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农民起义要等到秋收的时候?军队起义则没那么多条条框框,说干就干起来了,而毛主席的起义则要等到秋收呢?这就是革命条件的约束,如果条件不成熟,那就要创造条件,没有这些细微的工作,革命就无法成功。
换言之,秋收后有饭吃的人就不会革命,但没有饭吃的人就会造反,这就是革命的本质。
毛主席在秋收起义前特意做了调查,得出影响至深的结论,一是农民有强烈的革命欲望,另一个结论是,国民党的旗帜真不能打了。国民党的旗子已经沦为军阀的旗子,只有打出共产党的旗子才是真理。
第一个结论至关重要,它表明给予和机会的作用,要造反得有人拥护,也就是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第二个结论则利弊参半,公然造反意味着风险与机会共存,会直接面对强敌,同样也会得到自己人的支持。
南昌起义时,打出的旗帜是“国民党左派”的旗帜,“八七会议”做出了同样的决定。
此时此刻,毛主席顶尖思维开始展现。他要领头了,湖南的秋收起义必须要打出党的旗帜,这显然是重大线路问题,毛主席此时已经站了出来,为自己的党指明方向了。
旗帜问题固然重要,但策略更重要。毛主席清清楚楚地知道和拥有全副武装的国民党部队拼命注定是要失败的,拿着梭镖和敌人的钢枪硬拼是怎能取得胜利?毛主席一边宣传鼓励人民奋起反抗,要有压倒一切敌人的勇气,要有以一当十的气魄,另一方面又提醒大家不要以卵击石,而是要以石击卵。能清楚这一原理的人少之又少,但在毛主席心中,这两者是完全统一的。
毛主席的做法与中央的决定背道而驰,这表明他已经完全地独立了,他有了较完整的自己的套路,党内的有志之士被逼着拿起武器拼命,可是怎么拼谁也无从下手,而实干家毛泽东显然要比其他书生强百倍。
毛主席开干了,来看看他制定的5条暴动纲领吧
1.同国民党决裂
2.建军
3.没收土地财产.
4.高举党的旗帜
5.组织政权。
莫与书生空议论,书生只是毛主席的表象,真正要干起来才恍然大悟,毛泽东可不是只会写文章的人,看看他的纲领吧,南昌起义可没有他搞的这么多内容,他一出手就是全方位的。就是从这时起,毛主席的顶级思维让他走在了众人的前头。
上井冈山,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重要方针电影《建军大业》里有这样一组镜头,青年才俊周恩来,面对蒋介石、国民党军的全副武装一筹莫展。
但毛主席却说:“我们有百万大军”,周恩来不解地问:“哪里?”
毛主席淡定地说:农民。
当周恩来听到毛主席的回答时,眉头拧成一股绳,农民怎么会打仗呢?莫不是在开玩笑。
毛主席又道:“我们国家什么最多?农民呀,那就是遍地地的干柴烈火,他们饱受地主和军阀的压迫,只要有一点火种,便可激发漫山遍野的大火。”
秋收起义失败,对于毛主席率队上井冈山的决定,周恩来并不赞成,直至众人在井冈山扎根,毛主席先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了第一、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后,周恩来才幡然醒悟,毛主席远比那些喝过洋墨水,只晓得纸上谈兵的人有能力的多。
毛泽东选择上井冈山,确实是很冒险的选择,其一这与共产国际的路线截然相反,其二,他的这一做法,众人并不理解。
这就充分说明,毛主席在思维上,已经早就找到了陈独秀那群人并未找寻到的出路!然而,真理只掌握在他一人手中,他的苦口婆心并不能得到众人的认可。
在这里我们要重点强调一下周恩来所发挥的作用。
1931年周恩来到达苏区后,他在短暂的与毛主席接触后,尤其是亲眼目睹了毛主席的用兵风采后,就已经意识到唯有毛主席能带来大家走向胜利。
但此时他一个人并没有太大的话语权,直至湘江战役的惨败,周恩来才抓住机会,将毛主席推倒最高领导的位置,才有了最后革命的胜利。
在中央高层工作的周恩来,心甘情愿的让贤,来辅佐毛主席。这足以说明周恩来是一位顾大局。识大体,让人敬仰的伟人。
那么毛主席为何固执的认为,中国革命的出路在农村呢?
毛主席虽然家境富裕,但他出生在农村,由于父亲的严格管教,毛主席从担负起下地除草,喂猪,收拾家务等重担,他熟悉农村、体恤民情。并且熟读马列主义,二者巧妙的结合,探索出一条伟大的路。
因此,当“农村包围城市”提出时,那些带着共产国际重任而来的人,完全处于空洞的状态,喝了这么多年洋墨水的他们,哪懂得这些啊?
举个例子,在苏区瑞金时期,也就是博古当政之时,曾力主和敌人打阵地战,也就是挖战壕,和敌人拼硬实力。这无疑是白白牺牲,这样的道理连战士都明白,但博古等人却固执己见,认为这是他们留学学到的“高级”战法,实在愚蠢至极。
我们在这里不否定国外的战术、战法,但他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懂得随机应变、见招拆招才是战争的真谛。
但这反而给毛主席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从第一次反“围剿”的大获全胜,到四渡赤水把几十万国民党大军耍得团团转,毛主席从未怀疑过自己的战略,并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军的、合理的战略战法。
民心、实事求是才是毛主席夺取胜利的法宝民心所向,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古人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在三大战略决战发动时,国民党军队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装备上都处于优势,为什么会在短短的4个月零19天时间内便干净利索的取得胜利。
归根结底这是由战争的性质决定的,这是一场人民战争。我们党坚决站在最大多数受压迫的大众一边,为他们的利益而战,得到他们的鼎力支持,双方士气的悬殊,也由此而来。许多事情在同样条件下,解放军能做到,国民党军却显得束手无策,许多国民党士兵参加解放军后完全判若两人,原因就在这里。这正是毛主席政治、军事、文化、经济政策的全方位体现。
回顾毛主席在三大战略决战中队全局的作战指导,最直观的、最令人深刻的一个道理,那就是实事求是。读毛主席为中共中央起草的那些电报和其他言论,都是实实在在地分析战场的实际情况,既要知己,又要知彼,既要看到有利因素,也要看到不利因素,既要看清局部,也要放眼全局,既要看到下一步,又要看到后三步,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得失后作出判断,紧紧抓住作战时机和能够用来打开新局面的主要环节,确定行动决心。
这种决心绝不轻易动摇和改变,但如果情况发生原来没有预判到的新的变化,或者听到来自一线将领提出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议,又不固执己见,能够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总之一句话,就是努力使主观适应并符合客观实际。这就是毛主席战无不胜的存在。
蒋介石在作战指导中则暴露出诸多的缺点,而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主观同客观脱离:不全盘而细心地研究实际情况,不认真听取第一线将领的意见,一味地凭借自己主观的意愿和主观愿望办事。由于对战场的具体情况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心中无数,往往说许多空话,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
平时事物缠身,一旦遇到出乎意料的情况时又只是被动应付,或者轻率地一再改变主意,使第一线将领无所适从或虽有不同意见也不敢提出,只能硬着头皮照办。这样的仗怎么能打赢呢?
历史事实还表明:作为全局的统帅必须具有正确的战略视野和思维能力,能够从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的高度着眼,深思熟虑,多谋善断,使行动有着明确而坚定的方向感,并能妥善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在这方面,毛主席和蒋介石的优劣高下立见。他们的胜败实则不是偶然的。
这便是毛主席能够战无不胜,能打仗的具体原因。他出生农村,但饱读诗书,父亲的严苛、母亲的善良使得他有着坚毅、果敢、沉着、不屈不挠、不服输的性格,他不惧挑战,在同日本日、国民党、美国人的对局中丝毫不落下风。
他有着远大的志向,发誓“改变中国与世界”,并最终实现这一目标,他坚持人民为本,一生奉行“为人民服务”的准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战场实际,听取一线指挥员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这些便是他能打胜仗、令敌人畏惧的根本原因!!
千年一遇毛主席,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无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