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神头岭伏击战大获全胜,日军官问刘伯承:仗还能这么打?

成成聊点过去的战争 2024-08-04 14:05:09

前言

古代军事家认为,优秀的将领可以分为两个流派,一派是勇战派,一派为谋战派。如果用此标准来划分开国将帅的话。那彭德怀无疑是勇战派的代表,而林帅、粟裕、刘伯承则属于谋战派。

身为谋战派的将领,刘伯承一生都主张以智取胜,在“神奇”上下功夫,如何才能做到“出奇”?就是要戒骄戒躁,平时多研究、多总结、多思考。你会发现,凡是刘伯承指挥战斗战役,从开始到结束,每一步都部署的周密细致,扎实稳妥,期间极少出现大的失误和疏漏。

如果要推选出最能代表刘伯承用兵谋略,出奇制胜的一场战役,非神头岭战役役莫属,此战刘伯承反常规用兵,打得日军心有余悸,胆战心惊,期间的过程实在精彩。

刘伯承元帅

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析这场战役,一睹中国谋帅的用兵风采。

1938年2月,阎锡山提出了反攻太原的计划。根据计划,经过几个月休整已逐渐恢复战斗力的国民党军负责向太原进攻,八路军则负责切断敌人的后方交通,侧击由邯郸东阳关向潞城、长治进犯的日军第108师团,并破坏东阳至长治的公路。

接到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后,刘伯承立即率领129师主力进至邯长大道以北的襄垣、武乡地区,准备趁机打击邯长大道上的日军。

阎锡山

邯长大道东起平汉线的河北邯郸、西至山西长治,途径武安、涉县、黎城、潞城等地,横贯太行山脉,与临屯公路相连,是晋南日军从平汉线获取补给的重要交通路线。沿途来往的日军车辆络绎不绝,为了确保邯长大道,日军在沿线各据点都屯集了重兵,其中涉县驻有400余人,黎城驻有1400余人,潞城最多,足有200余人。

刘伯承打算采用和长生口伏击战一样的战术歼敌,他称之为“吸敌打援”,通俗点讲,就是以一股部队佯攻敌军的碉堡、要塞,另外用主力埋伏在敌军增援的必经之路,待机予以重创。

选取主伏击点是“吸敌打援”的重要前提,黎城东阳关内外的一段公路是日军的运输线,但兵力薄弱,而且这一带山势陡峭,地形复杂,又有漳河与黎城相隔,是打伏击的理想场所。

刘伯承手持放大镜,盯着地图反复观察该区域,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了潞城东北25里外的神头岭。

从地图上来看,神头岭被一条深沟贯穿,公路正好从沟底通过,两边山峰林立,既利于部队隐蔽,又利于冲锋。这样的伏击地形可谓百年难遇,纵观整个邯长大道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刘伯承指挥作战有一习惯,那就是每逢大战,他都要亲赴一线勘察地形,这次也是如此,他带着几名参谋,沿着军用地图上所标注的公路前进,对神头岭进行现场勘察。

当众人到达神头岭时,全都立在原地。他们吃惊的发现,地图上标注的与实际情况截然相反,神头岭并非是从山沟里经过,而是蜿蜒着从山梁上爬过。

“也不知这段地图是如何标注的”,刘伯承拍了拍地图,打趣道:“画图的人可能根本就没来过此地”,来了个“想当然”。

刘伯承做事严谨的性格使其避免了一次失误,假如他也来个“想当然”,不提前勘察,而是按图就搬,纸上用兵,让部队于神头岭设伏,后果恐不堪设想。

神头岭不适合设伏?刘帅反其道而行之,偏要在此设伏

实际勘察地形,神头岭作为伏击点不禁让人大失所望,山梁光秃秃的,公路两旁稍微高出,但没有任何掩体。

若是不在神头岭设伏,在这方圆40里的地段上,就没有什么理想的伏击点了,刘伯承并未立即发表意见,他围着山梁绕了一圈,察看了四周的山峰、沟壑和道路。

古代兵法有云:“兵者诡道,去留不定,见机而作,不得遵常。”它的大致意思是,打仗一定要出乎敌人的意料,而不能墨守成规。的确,从地形上而言,在山梁打伏击确实不是理想之地,但也正因为地形不险要,才能让敌麻痹,也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刘伯承观察到,离公路不远处,还有之前国军修筑的工事。这些工事距离公路最远不过百米,最近的只有20多米,敌人频繁从此经过,早就习以为常。若是将部队隐蔽到工事里,藏在鬼子眼皮子底下,并切实做好伪装,敌军是难以发觉的。刘伯承认为这一点就足以代替山梁不利藏身的缺点。

神头岭山梁还有一缺陷是较为狭窄的山区,整个宽度不足200米,众参谋各抒己见,有人认为这里不利于展开,有的认为适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着。

根据刘伯承的想法,衡量战场地形的好坏,与是否险要一样,不能单方面进行评估,而应该结合敌我双方是因素来考虑,换言之,若是我军便于展开,那敌军同样如此,而且日军装备精良,有技术兵种和骑兵,作战时更利于敌军。

放在神头岭山梁,日军的武器、技术兵种更难以展开,即使是骑兵也难以左右机动,相较而言,八路军的伏击队伍只要做到迅猛、出其不意便可迅速解决战斗。

定好伏击地点,接下来就是选择佯攻目标,刘伯承认为,“吸敌打援”战术的胜败与否,很大概率取决于佯攻目标的选择。标准有二,首先必须是敌人最要紧,举重若轻的地方;再有就是它本身不具备独立坚守能力,非得靠援兵支援不可,这便是“攻其所必救”。

根据侦察员送来的情报,日军正在组织一次对八路军的9路围攻,而黎城108师团准备进行9路围攻的重要兵站基地,同时守备兵力也比平常要少很多,只有700余人。

第一个标准合格,可对于第二个标准,刘伯承觉得700人有些不符合,他本想动身前往黎城附近侦察一番,将情况摸清,但总部临时通知他到友军曾万钟去谈一下,以便战役打响时曾万钟部予以配合。

这样李达便带上几名参谋前去侦察敌情。到达黎城附近后,他们便和我党的地下人员取得联系。从情报人员这里得知,几天前约有500名日军由黎城开往潞城,估计现在黎城守军只有300人。

李达等人又潜伏在一处,对公路上的来往车辆进行了观察,随后才向刘伯承发去电报。

第二个标准也符合了。刘伯承才下定决心袭击黎城,以吸引敌军增援。他估计到时涉城、潞城之敌都会派出援兵,因此除将潞城方向的神头岭设为主伏击点外,还确定了涉城方向的东西黄须为次伏击点。

“吸敌打援”,袭击是手段,伏击才是目的,刘伯承之所以起这个名字,就是要使人一看就明白关键点是打援。按照计划,129师参战部队分为左右两翼,其中左翼部队769团一营负责袭击黎城,主力则用来伏击涉城可能来援之敌。

3月16日凌晨3点半,769团一营一举突出黎城城内。这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原来头一天有1200余名日军步骑兵正好入驻城内,两股敌人兵合一处,有1500人之众,这霎时让一营陷入了险境。

幸亏当时天还没亮,日军也不敢轻举妄动,认为八路军既然敢攻入城内,一定是有大批人马在外等候,所以他们一边据房以固守,一边向相邻据点紧急求援。

一营借此机会且战且退,激战至上午9点,终于得以抽身撤到城外。

接到求援信号,涉城、潞城日军果然从东西两个方向向黎城而来。设伏在东西黄须的769团主力被敌人提前发觉,涉城日军眼见有中伏危险,双方刚一交火,便紧急撤往涉城。

涉城可用的增援兵力本来就不足,缩回去也很正常。潞城是3个据点日军数量最多的,特别是在黎城调兵后,已达到3000人。386旅旅长陈赓为此抽了一个连到潞城背后打游击,潞城守敌害怕八路军乘虚而入,不敢全部出动,只集中了1500驰援黎城。

因为觉得自己是大部队行动,八路军不敢贸然出击,日军便大摇大摆的前进,1500人里除去一首一尾的步骑兵外,主要还包括两支辎重部队,即180师团笹尾部队,第16师团林清部队。

设伏神头岭右翼的是386旅的3个团,即771团、772团、补充团。上午5点,在看到日军通过漳河之后,771团特务连炸毁木桥,切断了敌人的退路。日军误以为这又是八路军惯用的游击伎俩,并没有过度警觉,仍然大摇大摆的前行。

9点30分,日军全部进入伏击圈,根本没有发现隐蔽在旧工事里的八路军伏击部队。在772团指挥所的攻击信号弹升空后,3个团齐刷刷的从三面杀向日军。

在之前的长生口伏击战中刘伯承运用和今天一样的战术,但刘伯承认为并未打出理想的战果,他对此一直铭心镂骨。面对送上门的日军,刘伯承决心用快和狠的手段来“狠狠的赚一笔”。

所谓快,就是古代兵家所说的“势险急短”,即进攻敌人时呈险峻态势,发起冲锋时力争用最短的距离接敌。刘伯承认为,伏击是遭遇形势的进攻作战,唯有采用横宽的围攻队形,才能做到速战速决。八路军在神头岭所摆的就是这种横宽的迂回式阵型,战士们从工事、草丛一跃而起,瞬间便能冲到日军跟前。

刘伯承还讲到,他心目中最佳的袭击效果是,“敌人炮兵还未放列,骑兵还未上马,机枪还未开火,霎时间就把他们解决了”。神头岭伏击战的突袭效果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震耳欲聋的手榴弹、迫击炮声,怒吼的机枪声,都以最快的时间压制住了日军惊恐声。

日军既没有喘息之机,又找不到任何掩体,就只能眼巴巴的瞅着八路军从三面向他们飞奔而来。笹尾部队指挥官笹尾二郎中卫还没来得及发号施令,刚喊了一句“大家散开,准备战斗”就被一发迫击炮送上了天。

紧接着,接替笹尾指挥的小山正美少尉、成田利秋少尉也先后报销,失去指挥官的笹尾部队顿时乱做一团。

狠,通过对此前伏击战的总结,刘伯承归纳了打仗分三部分动作:“枪要向敌人的头上招呼,刺刀要插向敌人的肚子,手榴弹抛在敌人的屁股上。” 这三部分动作全都运用在了神头岭伏击战中,特等射手和投弹能手们各显神通。

从阳明堡夜袭战开始,129师在和日军的肉搏战中总是被碾压,除了自身枪支没有上刺刀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战士们拼刺刀的技术还不过关。早期的侵华日军,即便的辎重部队都受过严格的格斗训练,刀法娴熟,力量大,攻速快,若一对一单挑,八路军战士一般都不是人家的对手。

日本兵在拼刺刀前都会将枪的保险关掉或者卸掉子弹,八路军原先是打光子弹再冲锋,有了这个发现后,便会有意留一两颗子弹在枪膛里,拼刺刀拼不赢就扣扳机搞他一枪,俗称“救命弹”。

日本人对此颇有微词,觉得这是在“作弊”。其实不能怪八路军如此,也是迫于无奈。为了弥补刺刀不足的缺点,129师开始大量的配备土地革命时期赤卫队使用的红缨枪。一般新战士用的都是红缨枪,补充团除两个装备较好的连外,其余连队用的也全是清一色的红缨枪。

冷兵器里有一句行话,叫作“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红缨枪的长度让它发挥了特有的威力,狭长的公路上,随处可见的红缨翻飞。慌乱不堪的日本兵看不起清八路军手里拿的到底是何武器,以为是“长剑”,他们有的吓的当场缩成一团,有的浑身都被“长剑”戳成了筛子,大部分人则被刺得在公路上抱头鼠窜。战斗结束后,一个被俘虏的日本兵说道:“我什么武器都不怕,唯独怕你们的长剑”。

下午1点,黎城、潞城两地日军开始向神头岭增援,每次二三百人不等,但都被伏击部队歼灭或击退。

下午4点,刘伯承下令撤出战斗。至黄昏时分,八路军伏击部队全部撤离战场。

此役,129师一共打死打伤日军1400余人,击毙俘虏骡马600多匹,缴获长短枪300余支以及大量的军需物品,另外还俘敌80余人。

战前,凡是扛着红缨枪的八路军,每个人都发誓要用红缨枪换鬼子的三八式,等他们从神头岭下来时,果然很多人都换上了日本兵乌亮的三八式步枪。甚至于陈赓在以后抗战中经常视若珍宝的相机,也是在此次伏击战缴获的。

战后没几天,日军一名汽车兵伍长在日记中写道:“第180师团这样的损失是此前从未有过的,潞安到黎城道上的鲜血这边那边的流着,我们的部队通过其间,真的很伤心,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另一名在伏击战中幸运逃脱的随军记者写了一篇名为“脱险记”的通讯报道,感叹八路军战术灵活,令人捉摸不透。日军华北方面军认为伏击战体现了“八路军第一流的游击战术”、“八路军的典型战术”,他们还以此战为特例,仔细分析研究如何对付八路军的游击战术。

由于伏击地点选择和兵力部署得当,神头岭伏击战不仅打的漂亮利索,而且自身损失也不大。129师报称的伤亡人数是240余人,虽然比长生口战役多了一倍,但相较于战果而言,还是一笔非常划算的“生意”。

刘伯承视神头岭伏击战为自己军事生涯的得意之作。在做129师抗战两周年的战术报告上,他首先对“吸敌打援”战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然后说:“引用一个战例来结束我对于吸敌打援的报告。”他提及的好的战例就是神头岭伏击战。

神头岭伏击战为什么能大获全胜?

神头岭伏击战为什么能够大获全胜,我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

1.刘伯承细致入微,多年的好习惯有关:众所周知,刘帅戎马半生有一个好的习惯,那就是每逢大的战役战斗,都会实地勘察地形,做到成竹在胸。但这次的伏击地点和地图上却存子着很大的出入,从实力勘察的效果来看,这里并不适合打伏击,要是一般的军事主官,大多会选择放弃而重新挑选伏击地点。

2.反其道而行之,就将伏击地点选在神头岭:而刘帅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地形而言这里没有可用于隐蔽的掩体,也不利于八路军快速展开,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既然不利于我部展开,那就更不利于鬼子的奇兵和机动部队展开,而且鬼子每天都从这里大摇大摆的经过,根本就不会想到会有人在这里设伏,而刘帅就抓住了这点,打出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这便是神头岭伏击战大获全胜的原因。

1 阅读:790

成成聊点过去的战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