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JAMA Network Open刊登了一份来自台北医大的新研究成果,分析了48万台湾居民的职场坐姿与健康状况的关联,结果显示主要坐着工作的人比几乎不坐下工作的人,全因死亡风险高出16%,心血管疾病致死风险高出34%。然而,频繁更换座位并没有导致这两种风险升高。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需要长时间坐立的工作性质,但适当安排休闲时间进行运动,如每天进行15到30分钟的活动,或许有助于降低风险。
过去已有研究指出,长期久坐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癌症 、糖尿病等各种问题。2020年,世卫组织在指南中建议人们减少久坐,此前美国和英国也发布了类似的运动指导方针。
尽管如此,人们仍然难以避免长时间静坐,尤其在工作不得不久坐。有时实在忙碌,甚至有些工作场所会监控员工离开座位的次数,以防员工浪费时间频繁去洗手间。
那么,这种一天到晚坐在办公室的工作到底给身体带来什么危害呢?研究人员借助了台湾健康监测计划的数据库来进行分析。
总共481,688名参与者,平均年龄39.3岁,其中53.2%为女士。将近六成的参与者上班时大部分时间都坐着,10.7%则不是,剩余参与者上班站着坐着切换驾轻就熟。
问卷也询问了他们休闲时间的运动情况。工作日大部分时间坐着的人群中有47.5%表示自己运动不足,灵活坐姿和几乎不坐的参与者中这一比例分别是51.7和57.2%。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久坐工作的群体在「天生条件」上都颇有优势。然而在随访时间长达12.85年,共记录26257起死亡案例中,居然57.4%都发生在久坐工作的人群之中,其中心血管病相关逝世人数高达5371个,占比超过六成。
经过调整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抽烟喝酒和体型等风险因素后,研究结果显示,与不常静坐的人相比,久座工作的人全因死亡风险上升了16%,心血管疾病致死风险上升了34%!
额外运动是否能有效降低这些风险呢?
研究人员也观察测量了参与者的运动量,并根据每周3.75至25.49MET小时或者每天15至90分钟,划分出五个层次的运动量等级:完全不动,低运动量,中等运动量,高运动量以及非常高运动量。包括跑步、打球、锻炼身体以及步行、快走、爬楼梯等各种形式。
总的来说,对于那些运动习惯较差,平时又久坐不动的人来说,面临的健康风险较高。
对于那些爱好运动,能够坚持不懈地运动的人来说,工作时是站着还是坐着似乎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