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版减肥指南发布,减重外科医生教你科学减重

文姝健见 2025-03-12 15:22:44

最近,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再次将肥胖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作为一名减重外科医生,我想借此机会和大家聊聊:什么样的胖才是真的超重肥胖?以及如何科学减重。

图源:网络

首先,肥胖不仅仅是外观问题,它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癌症密切相关。根据指南,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可能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可能达到31.8%。这个数据令人震惊,但也提醒我们:体重管理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超重或肥胖呢?这里要提到一个关键指标——BMI(体质指数)。BMI的计算公式是:体重(kg)/身高(m)²。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24至28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BMI只是一个参考指标,结合腰围、体脂率等更能全面评估肥胖风险。

图源:网络

腰围的重要性:腰围过大(男性≥90cm,女性≥85cm)通常意味着内脏脂肪过多,这种脂肪比皮下脂肪更危险,更容易引发代谢性疾病。因此,即使BMI在正常范围内,腰围过大也需要引起重视。

减重的核心原则:

1.能量负平衡:消耗的能量大于摄入的能量。

2.营养均衡: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比例。

3.循序渐进:每月减重2~4公斤为宜,避免快速减重带来的健康风险。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0 阅读:199
文姝健见

文姝健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