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的士大夫到了清朝却变乖了?

琅琊左史 2024-10-08 10:13:12

大棒加胡萝卜,再有骨气的士大夫也会膝盖发软。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奉行的政策是:大明朝与百姓共天下,非与士大夫共天下。

老朱出身底层,对当官的恨之入骨。

他建立明朝后,制订了低薪政策,明朝官吏一直过的苦哈哈。

老朱认为,你们拿这些俸禄已经胜过普通老百姓上百倍,别不知足。

老朱十分痛恨贪污腐败,他制订了严刑峻法遏止贪腐,贪污一百两银子就剥皮揎草,尸体还被放到县衙内供人展览。

除了低薪制度和防止贪腐,老朱还一直打压文官士大夫集团,动不动就当众打板子,开启了公开侮辱文官的先河。

先在经济方面掐住文官的脖子,再从精神层面捏住文官的软肋,真的有种设百官如家奴的感觉。

朱元璋限制文官士大夫最绝的操作就是废除了宰相。

宰相原本是文官士大夫的首领,是限制皇权的存在,老朱嫌弃这个职位碍手碍脚,直接废弃。

老朱奠定了打压文官士大夫的基调,明朝后世君王也奉行打压文官士大夫的政策。

但是老朱的子孙们都没有他的狠辣手段,在朱棣以后,文官就逐渐占了上风。

老朱的这些不肖子孙们只能把太监这个群体抬出来对抗文官集团,这也导致出现了几个大太监,比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

老朱的子孙,有的勉强能和文官打个平手,比如嘉靖和万历,有的就被文官拿捏,比如正统、弘治、崇祯等。

到了明朝末期,文官士大夫们日渐嚣张,到了崇祯时期已经完全失控。

文官士大夫们贪腐成风,几乎无官不贪。

他们挣脱了朱元璋制定的低薪卡脖政策,用贪腐来弥补低薪缺陷。

除了贪腐,他们还互相结党,用群体的力量对抗皇权。

崇祯上吊前说的那句“文官皆可杀”有一定道理。

可以说,经过两百七十多年的君臣相争,结果是两败俱伤,大明朝失去了凝聚力,在农民起义和建州女真的双重打击下灭亡。

君臣共治也好,君主独治也好,都成了明朝坟墓上的一抷黄土。

清朝入关后,面对明朝遗老遗少,自然是半拉拢半打压。

北方的文官士大夫先后遭到明朝的横征暴敛和李自成的打劫,他们迫切需要恢复秩序。

而清军入关就保证了秩序的恢复,有了秩序,北方士大夫们的土地和财富就能保住,他们很快就倒向了清军。

当然,投名状不能空着手递上去,总要出出血交点保护费。

相比于李自成的抢劫,这点保护费还是可以接受。

清军也乐得以和平的方式接管明末残局,所以对士大夫们尽量采取拉拢措施。

只要士大夫们剃发易服,跪地磕头,上缴保护费,清军就饶了他们的狗命。

但这招到了南方就不凑效了。

南方士大夫们一开始确实很头铁,他们居然对明朝极度忠诚,全力反抗清军的南下。

清军也亮出了他们的獠牙,举起屠刀大杀四方。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几场灭绝人性的屠杀后,南方士大夫们屈服了。

他们也觉得拼死抵抗对于保持他们的财富和地位没有丝毫帮助,还不如投降,在新主子的宽宏大量下,保持住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文官士大夫们突然觉得这南方的水也变得好凉,跳下去非但不能像陆秀夫留名青史,还容易感冒,还是呆在岸上好一些。

他们也突然觉得头皮好痒,这头发留着除了长虱子外,好无益处,还不如剃了爽快。

所以南方的士大夫也归顺了清朝,当然,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要上交保护费。

除了使用大棒让士大夫们屈服,清朝还要给他们一点甜头,好让这些读圣贤书的士大夫们更加忠诚。

清朝的官员薪俸一开始也模仿明朝的低薪政策,但时间一长就发现,这么个搞法就是变相的逼着官员去贪污。

清朝就发明了养廉银制度,变相给官吏们涨工资,这样一来,清朝的官员薪俸要远远高于明朝。

给了胡萝卜,悬在士大夫头顶上的大棒并没有撤走,清朝对士大夫进行严格管控,除了实行满汉之分的歧视政策外,还通过文字狱等多种措施限制士大夫。

此外,乾隆还发明了贰臣录,谁不老实就记在上面,几辈子翻不了身。

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这个政策太过完美,明朝倔强了两百七十多年的文官士大夫们到了清朝居然被治理的服服帖帖,老朱如果地下有知,是不是后悔没想到这个方法。

0 阅读:418
评论列表

琅琊左史

简介: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