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赤脚医生”并不专业,为啥老百姓的评价反而很高?

史晓生追寻历史 2024-08-01 23:40:18

在上个世纪的六十七年代,曾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遍布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区域,农忙时与普通人无异,该务农务农,但到了农闲时,他们则背上药箱走街串巷、翻山越岭,每当看到这些人的身影,当时广大农村的无数老百姓都会倍感心安。

这些人,曾被誉为是“不穿白大褂的医生”,而他们也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称呼,叫做“赤脚医生”。

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让无数老百姓不再为看病发愁。

而“赤脚医生”之所以能出现,并帮助老百姓减轻病患的痛苦,则源自1965年时,毛主席的一个决定。

1965年,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在一次会议上向毛主席汇报,称当时全国一共有140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只不过,这140多万人,其中有超过70%的人都在大城市里工作,只而剩下的不到30%里,则有三分之二在县城。

这就意味着,广大的农村地区,只有10%左右的医护人员。

这个数量,显然是不足以满足广大农村里老百姓看病需求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当时的农村,大量存在着百姓看病困难的情况。

也正是因为看病困难,加上当时整体经济一般,所以就导致不少农村的老百姓遇上生病后,都抱着一种“小病硬扛,大病等死”的心态。

除此之外,由于农村地区医疗条件差,缺乏对于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传统的接生婆也基本不具备应有的接生技术,这就造成了当时农村地区新生儿的死亡率极高,所以当时农村普遍的思想就是“多生多养”。

没办法,实在是新生儿的死亡率太高,活不过成年的比比皆是,只能多生养几个了。

不仅如此,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曾流行一种血吸虫病,这种病传染力极强,但由于缺乏防治措施以及缺乏医护人员,因此造成了不少人因此病而致死的现象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地区实际上是极其需要能治病救人的医护人员的,但听到大量的医护人员反而集中在城市里,毛主席当场就极为生气。

当时毛主席就毫不客气的批评道,“卫生部干脆改为城市卫生部或者老爷卫生部”。

在作出批评之后,毛主席明确提出,要“培养一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毛主席的这句话,可谓是一针见血,一下子就抓到了问题的本质。

之所以会出现农村缺乏医生的情况,主要是培养一个合格的医生实在太难了,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要有相当的临床积累,而这些培养出来的医生,所面对和研究的都是那种高、深、难的疾病,而这些病,普通老百姓会得几个?

这就像是我们常说的“二八定律”,在大多数时候,人们得的病,80%的人或者是是在80%的情况下,都是诸如感冒、发烧、拉肚子之类的病。

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时,因为缺衣少穿,加上营养不良,这种病症更是在农村比比皆是。

可不要小看这种病症,放在医疗条件好的今天当然不算大事,但在当时,哪怕是普通的感冒,都有可能会让人落下病根。

甚至,一个小小的拉肚子,就会造成人离世。

所以,毛主席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也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在他看来,既然不是太复杂的病,那就不用太复杂的治疗手段,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些略通医术的村医,让他们在合适的时机用小药片、几根针乃至一把草药,把老百姓从病痛中解救出来。

而毛主席所想到的,恰恰也是老百姓最需要的,他们就是想在自己出现类似于头疼脑热、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时,有实惠的药品和能治愈他们的医生,这样的话,他们也不用再跑到城市里,更不用因为没钱看病导致病情恶化或者只能等死了。

所以,这就是问题的根源,而最好的解决办法,正是毛主席所指示的那样,培养出一批全科医生,他们不需要太精深的医术,能应付普通的病症就可以了,让这些人深入农村,为老百姓看病治病。

有了毛主席的指示,大量的医学速成班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许多农村的青年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后,纷纷走上医护工作岗位。

而之所以叫他们为“赤脚医生”,是因为当时农村土路比较多,而到了下雨天,这些医生们都会光着脚上门为病人看病,久而久之,“赤脚医生”就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这些“赤脚医生”,大部分都是农民出身,正如前文所说,他们白天该务农务农,而到了晚上或者农闲时,则背上药箱,来到一户户人家中。

当然,论医术,这些赤脚医生肯定比不上那些受过专业学习和培养的医生,但经过培训之后,他们对于普通的感冒发烧拉肚子,或者是摔伤扭伤生孩子,还是能应付的来的,而这些其实对于当时的老百姓,就已经足够了。

而在广大的赤脚医生中,走在最前列的,则是王桂珍,她曾被誉为“赤脚医生第一人”。

王桂珍是江镇公社第一批参加赤脚医生培训的人,与大同在培训班的人几乎一样,王桂珍文化程度并不高,因此在开班之后,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对她来说成了一个大难题。

但尽管困难重重,王桂珍却偏偏不认输,每天晚上打着手电筒翻来覆去的看教材,在学到针灸时,王桂珍也是大胆,居然在自己身上做实验。

终于,这群培训班的学生学成毕业,但当时很多人都不信任她们,认为这仅仅是培训了几天的她们,不可能会治病。

直到有一天,村里有人因为牙痛,又找不到医生,无奈之下,就找到了王桂珍。

一番针灸之后,牙痛之人病情得到了缓解,而王桂珍也因此开始有了名气,找她看病的人开始逐渐增加。

类似于王桂珍的例子还有不少,这些赤脚医生大多都是农民,她们没有高级的医疗设备,有的只是一个小药箱,而论起医术,她们自然没有大城市里的那些医生高,但偏偏她们却深受百姓喜爱和欢迎。

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她们贴近百姓,并能为百姓所想。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农村人看病时,最关心反而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会花多少钱。比如有的病人见到医生后第一句话就是小心翼翼的问看病要多少钱。

而在有了赤脚医生之后,什么挂号费、出诊费之类的统统没有,这么一来,自然就让病人

当时有句话这么形容赤脚医生。叫做“治疗靠银针,药物山里寻”,而从这两句话中就能看出,赤脚医生在治疗的费用上不高。

此外,赤脚医生大多与农民生活在一起,一旦哪里需要治疗,她们往往能在第一时间上门,哪怕是路程远的,赤脚医生也会跋山涉水前去,而这就大大减轻了病人舟车劳顿的辛苦。

如此贴近百姓,并且收费低廉的赤脚医生,自然是会受到百姓们的热烈欢迎。

而促使她们不辞辛苦这么做的动力,其实正是那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话,她们把救死扶伤当成了自己的责任,只要病人能痊愈,就是她们最高兴的事情。

除了王桂珍之外,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被誉为“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之父”的覃祥官。

1964年,只读过三年私塾的覃祥官,被当地公社推荐到县城参加中医培训班,而在经过四个月的培训之后,覃祥官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

但在行医的过程中,覃祥官发现,很多患者都存在因为家里没钱,导致小病拖成大病的情况,这个问题,让覃祥官陷入了思考。

他就在想,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而当他翻阅《赤脚医生手册》时,忽然看到了扉页上毛主席的一句话,让他有了答案。

“救死扶伤,发挥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什么叫人道主义精神?那就是免费帮助农民看病,让他们在看病抓药时不花钱,但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覃祥官冥思苦想,最终,从供销合作社的模式上,得到了灵感。

按照供销合作社的思路,覃祥官开始调研,在走访了不少社员之后,他发现大部分人都是愿意搞医疗合作社的,于是,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下来,并上报到公社大队。

覃祥官什么思路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农民每年每人只需要缴纳一元钱的医疗费,然后大队再拿出一部分钱,按照每人每年5角的标准进行补贴,这样的话,群众们在看病时只需要缴五分钱的挂号费,至于诊治以及拿药,则不用再花钱。

对于覃祥官的思路,当地的大队公社十分重视,最终批准可以先搞一个试点,于是,在覃祥官所在的杜家村,全国第一个农村医疗合作社就这样成立了。

杜家村的医疗合作社的成立,在当时意义相当重大,毫不夸张的说是开创了历史的先河,而在成功运行两年后,这个创举,也引起了中央的重视。

1968年,一份名为《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报告,更是把杜家村的创举引领到了全国,自此,农村合作医疗社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般,很快在广大的农村出现。

有了合作医疗社,加上赤脚医生的制度,为当时的农村带来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其中最明显的,当属三点。

第一,是新生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而第二,则是人口的病亡率降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人均寿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要知道,在建国时,我国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但到了六十年代末,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了60岁。

而在这其中,赤脚医生以及医疗合作社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能在当时经济水平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建立并解决5亿农村人口的医疗保健问题以及相应的医疗体系,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奇迹。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由毛主席主导建立起来的公共卫生体系,其意义丝毫不亚于“两弹一星”。

时至今日,当年那本内容详实的《赤脚医生手册》仍有发售。

所以,要问为什么六七十年代的赤脚医生水平不高,反而深受百姓欢迎,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忱,真心实意的去帮助广大病患解决病痛,做到了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所以受到欢迎也是必然的。

正如网上有句话说的一样,当年的赤脚医生,在面对各种肆虐而来的病魔时,手里拿的只不过是一把锈迹斑斑的钝刀,但饶是如此,他们依然挡在了病魔面前,并最终战胜了病魔,而他们所依仗的,正是背后无数百姓对他们的信任。

虽然如今赤脚医生已经淡出历史舞台,但再去回顾这段历史,还是不由得赞叹毛主席的眼光之超前。

在当时经济条件普遍薄弱的情况下,毛主席想到了用20%的成本(指低成本快速培养赤脚医生),解决了至少80%的问题(指大多数普通人会得的常见疾病),单是这种思维方式,就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

0 阅读:3

史晓生追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