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动,该行动了吗?

寻梅聊商业 2024-04-09 03:17:34

逆袭的“绊倒体”

进入8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A先是挨了一记闷棍,随后便走出“利空出尽”后的反弹,半导体板块可谓是其中的“反攻急先锋”。此情此景不禁又让鱼头回想起了几年前的毛衣战(此处bgm:“爱你不跪的摸样,爱你对峙过绝望……“)。

另外,这周睡王刚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希望可以把更多的芯片甚至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往米国迁徙,不仅刺激了境内外的半导体行情,也更直接佐证了米国对芯片产业的担忧。为何米国如此担忧?甚至出台该国"历史上最大产业保护法案"来引导芯片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未来又会有何影响?鱼头就从头来跟大家唠唠~

01

造芯难,难如登天

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半导体产品可细分为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子器件和传感器四大类。其中,集成电路(大家通常所说的芯片)占据半导体行业规模的八成以上,是半导体产业的核心。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半导体产业链涉及材料、设备等支撑性行业(上游),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封测行业(中游制造),半导体产品终端应用行业(下游)等。

小小的一枚芯片,涉及上千道加工工序,需要用到众多高端设备和技术。以光刻机为例,作为本星球科技含量最高的电子产品,它的零部件超过10万个,用到了众多西方国家的专利和技术,目前只有荷兰ASML一家公司能够制造,即使价格高达1.2亿美元一台,订单仍然源源不断。讲到这里你自然能想到,这样一家公司一定是被米国牢牢掌控着。当然,除了光刻机,还有芯片设计、生产工艺等众多拦路虎,“造芯难”也就不难理解了。

02

产业变迁六十年

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与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计算机与互联网革命相伴相生。1958 年,米国的德州仪器公司(TI)发明了第一款 IC。在其发展至今的60多年时间里,半导体产业经历了米国(1960s-1970s)→日本(1980s)→韩国(1990s)→中国TW(2000s)的转移。

可以看到,约每10年一次技术的升级都带了全球化的再分工和产业转移。日本、韩国经历的是“海外技术转移→自主研发→在新一轮技术升级中顺势崛起”的路线,而中国TW则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凭借专业晶圆代工承接了产业的新一轮国际转移。

若从当前的全球半导体格局来看,上游材料环节日本领先,上游设备欧美占据绝对主导。高技术壁垒的设计环节米国优势明显;生产制造环节韩国后来居上;劳动密集型的晶圆代工环节台积电是绝对龙头;同属劳动密集型的封测环节中国TW领先,大陆后来居上。

03

全球抢芯时代来临

在21世纪,芯片已经是驱动几乎所有工具的必备产品,而疫情以来因供应链混乱,造成的缺芯潮,对各国产业造成重大影响,加上近期的XX危机,都让全球更加的重视芯片及半导体产业的保护。米国近期的《芯片与科学法案》甚至主导chip4联盟的成立,也是希望能更多的将供应链掌握在自己控制的范围。不仅仅是米国,韩国《国家尖端战略产业法》已于近期实施,欧盟也正在考虑成立数100亿美元的半导体基金,这些举措都体现出全球对芯片半导体产业的重视度持续提升。

我们当然也在奋起直追,毛衣战以来,随着米国对华为、中芯企业的等不断封锁,我国在芯片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也在逐步加快,从芯片设计,到晶圆制造,再到设备材料……而这一次的地缘ZZ事件和近期米国对芯片设计软件EDA封锁只不过是再次强调了“放弃幻想”的重要性。国家大基金的成立、对基础研究重视程度的提升、华为“天才少年计划”也都为我们渐渐垒起“行则将至”的信心。

04

市场“芯”动,要买吗?

一系列政策向好的预期之下,芯片股近期已然成为了市场追逐的热点。资金躁动之际,行情是否值得参与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从基本面着手。从下图可以看到,半导体产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由供需驱动的短周期,和由创新驱动的中长周期。若从3年左右的短周期来看,这一轮周期基本在今年2月达到峰值,近半年已处于回落态势,从调整时间和幅度来看显然离见底还有相当距离。费城半导体指数估值与销售增速呈高度正相关,并且领先半年左右,前者已经经历了约1年的调整,目前处于底部区间位置。但要看到,估值见底并必然不意味着股价见底,估值见底回升早期,仍然主要体现的是盈利更快下滑带来估值被动提升。因此,鱼头判断从短周期角度而言,股价仍处于底部左侧的位置,这一波反弹也并非反转。

从中长周期角度来看,当前仍处AIoT时代早期,新能源车虽然火爆了一波,但真正颠覆性的下游应用和相应的需求爆发还未到来。对中国而言,长周期逻辑中不得不考量的还有国产替代的逻辑——空间广阔,但是一条漫长之路。

说到这里结论也很明确了,如果是一两年左右的投资,并且在意短期波动,那么并不建议在这里就杀进去,因为大概率还会有更好的介入位置(想短期炒作一把概念的除外);但如果是长期价值投资,这个位置介入拉长维度来看还是大概率能赚钱,毕竟“新一轮科技浪潮+国运”的信念还是要有的。当然,从成本角度来考量,定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点赞的你,股票都涨停~

0 阅读:0

寻梅聊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