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以白为美,是根深蒂固的观念,早在夏朝时期就已产生了“美白”技术。“三代(夏商周时期)以铅为粉”,一般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使用时就能涂成个大白脸,欧洲也有类似的情况。在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收载了很多种具有美白作用的中药,其中还提到了美容药品的独特剂型——面脂。到了唐代,经济繁荣,盛行使用口脂、面脂和手膏等药物化妆品。到了宋代,药物美容方剂继续发展,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里面就有近百首美容方剂。在这些美容方剂中,有一位“常客”,那就是白芷。
白芷的来源及功效
白芷来自伞形科,是一种芳香类的中药。《中国药典》记载其为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白芷气味芳香,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感冒头痛、鼻渊、牙痛等疾病;白芷还能开毛窍,使气血上达头面,气血通了,也就有了滋润皮肤的作用。
白芷的美白作用
白芷美白源远流长,其美白作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中,将白芷列为上品,言其“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五代的《日华子本草》曰:“白芷能止痛生肌,去面疵肤瘢。”
含有白芷的美容方中,最有名的要属清朝慈禧太后的美容秘方“玉容散”。
据载,“玉容散”是光绪六年时,清廷御医李德立、庄守和等参考和借鉴了史上金代宫廷女子洗面用的“八白散”配方,为慈禧特制的化妆品。由白芷、白牵牛、白丁香、白僵蚕、白细辛、白附子、白莲蕊、鹰条白、鸽条白、防风、甘松、三奈、白敛、檀香组成。
白芷可致光敏反应
2007年颁发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提出白芷因具有光敏性而禁用于化妆品。2015年颁布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化妆品中禁止使用白芷。2022年《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里同样规定化妆品中禁用白芷。光过敏反应是指服用或局部使用某些药物后,暴露于日光(主要为紫外线) 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可见,慈禧终究是“错付”了。
随着科研的进展,研究人员发现,白芷中的呋喃香豆素成分中,线型呋喃香豆素具有光敏性;另外,白芷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别欧前胡素、珊瑚菜内酯、氧化前胡内酯、异氧化前胡内酯、花椒毒酚被发现也具有光敏性,其中以欧前胡素的光敏活性较强。当这些成分进入机体后,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线照射,会使受照射处皮肤发生日光性皮炎,出现红肿、色素增加、表皮增厚等症状,甚至引起抽搐、高血压、孕妇流产。
药师提示
白芷中含有光敏性物质,使用含白芷的中药时需小心,若是外用制剂,初次使用时,应取少量涂抹,观察是否过敏;使用含白芷的中药期间应做好防晒措施,避免日光暴晒。勿自行制作、涂抹白芷用品,用药时应取得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本文作者:
潘会君 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药剂科主管中药师
朱全刚 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药剂科主任、主任药师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