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楼市真的是神仙打架了,广州开了个劲爆的120平限购后,苏州立刻全程松绑限购,本来以为深圳会先跟上的,谁曾想,上海先行一步了,要圈住上海的单身狗们,释放他们的一波需求,但是单身狗会掏钱出来买郊区吗?今天咱们好好聊聊。
就在1月31号,根据财联社的报道,在上海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已满5年及以上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可在外环以外区域(崇明区除外)限购一套住房,用来更好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上海已经说的很委婉了,就是要拉单身狗们来买房,因为之前上海的购房不仅是要有5年社保的年限,还要求你已婚,就是希望你能安定的在上海发展,现在好了,给你们单身狗机会了,不结婚也有资格了,当然还只是放开了远郊的区域。而在今年1月2号,上海就下调了外围片区二套房的公积金首付比例。而在1月13号,上海又再度出手,将青浦、奉贤两个外围片区的限购门槛大大降低。加上这次的话,可以说新年还没到来,就出手三次连环组合拳了。
当然上海这次的松绑跟广州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的,人家广州是直接动了限购区的蛋糕,还是大户型的改善房子,因为广州早已经把近郊的限购解除了,需求涌进去了一波,但是不够持续,所以广州才继续发力到核心区了,而就这几天来看,效果还没有立竿见影,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月27-29日三天广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397套,日均成交132套,只比27日新政出台前一周日均成交的120套增加了12套,说明很多改善人群还是十分冷静的,不像以前一样了,新政以来,当天晚上就冲到售楼部去刷卡抢房。
现在不管是刚需还是改善的人群,大家经历多了,观望的情绪可以说非常浓厚,既然政策这么给力,后面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政策,包括利率、贷款、契税等等,有钱人的眼光是很长远的,他们现在还是以咨询为主,入手为辅,所以可能更大量的成交要在春节期间甚至节后了,毕竟房企要抓住春节不打烊的节奏持续去库存。
而上海这次的操作其实还是谨慎的挤牙膏式的救市,现在一线城市还有比较多底牌的就是北上深了,这三个大哥都不想一次性把利好出尽,先看看广州出尽利好后到底是啥情况,广州如果会吸引全国二线土豪们去买的话,那其他老大哥就不会太过于激进了,继续挤牙膏才是上策,如果广州的政策还是让有钱人无动于衷的话,那深圳的跟进和上海解除近郊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为现在不出政策肯定不行,市场确实差了,出的太猛了也不行,一口容易吃成胖子,到时候造成市场大起大落。
而根据上海链家研究院的监控数据显示,去年上海二手房累计成交18.01万套,累计成交金额6055亿元,同比增长16%。这个增幅看起来还是不错的,但是2022年大家都知道啥情况,能愿意买房的都是比较少数的,而2019年上海二手成交量比去年多了超4万多套,2020年的二手销量更是达到了29万套,相比之下去年的情况就只能说非常平淡了,这还是建立在去年持续出松绑政策的背景下达成的。
而且上海的土地在之前是完全不愁卖的,土拍金额常年都是全国领先的状态,2023年上海全年共有74宗涉宅地块成功出让,成交总金额约2214亿元,出让金额全国第一,前而2020年后的这几年土拍也基本都在2000多亿之上。如此疯狂的卖地,那必然造成后续的相对高的库存,如果后续上海卖房销量减少的话,那库存度的高企也会让地方吃不消。所以这也是上海持续挤牙膏的关键原因所在,只有上海房子依然畅销,上海的土地才能维持住高起拍价甚至高溢价,这是一场做局,局做好了,大家才能不断上桌玩起来。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上海后续的政策出台的频率和力度还会继续加大,而深圳现在不知道还在担心什么,上海都出台不少动作了,当然之前松绑限购外围郊区大家都是认为不能买入的,就像广州的郊区增城,前几年买入的基本都亏了大几十万,而且还很难出手,当如果后续核心区也解除限购的,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涌入进去了。当然现在还是在吃存量购买力的红利,毕竟人口是2022年才见顶的,现在还在缓慢减少中,而高考也要到2034年左右才会到达顶部,所以咱们还有好几年的红利够吃了。
而楼市的逻辑也完全颠覆了,以前是一线带二线,二线带三四线,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实现普涨。现在是一线吸二三四线,二线吸三四五线,三四五线互相伤害,原本一线也不想把核心区放入加入战斗,但是现在也没办法了,泥菩萨过江得先保住自己才行了,就像救民先救官,官都活不下去了,民还怎么吃饱呢。如果一线都没人买的时候,其他城市的土拍只能饿着肚子了。
所以现在要先打造一个标杆救市的城市,如果能做起来,就有更多核心城市还有期待和希望,如果确实还是不行的话,只能全局放开,然后再出手房地产税了,现在就到这一步还需要走多久了,这过程里,还是会不断出货,国资存量房、房企新房、炒房客的房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今年必然是政策最松的一年了,因为已经顾不了太多了,量不上去,土拍也会很难看,恒大已经准备清算了,其他房企如果步恒大后尘也是类似的结果,城投债还在化解,不能无限增加,土拍还能靠谁呢,单身狗们能发力吗,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