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第一外交家张仪有多厉害?连横之父,凭口舌掀翻南方强楚

小瑀说史吧 2024-08-01 23:39:05
张仪——连横之父

张仪,魏国人,生辰年月不详,对于他的家世,史书也没有过多记载,他年轻的时候曾拜纵横家鼻祖鬼谷子为师,学习游说之术。

张仪生活的年代处于战国中期,曾经上百个诸侯互相吞并征伐的岁月已经过去,很多国家在竞争中消亡。

取而代之的是七雄并立争霸,各个国家之间时而联盟,时而战争,国家关系错综复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鬼谷子创立的纵横家流派逐渐兴盛。

纵横家鼻祖,千古第一谋圣鬼谷子

他的弟子在诸侯国之间奔走游说,其弟子张仪颇具外交天赋,是鬼谷子颇为器重的对象。

经过多年的学习,张仪完成学业准备游说诸侯,早几年他的师兄苏秦已下山,成为赵国相国,他提出合纵之策,即游说六国诸侯联合组成联盟抵抗秦国。

张仪下山后前往投奔苏秦,苏秦担心秦国趁机攻打各诸侯国,使盟约还没结缔就遭到破坏,为了找到一个能派往秦国为他工作的合适人选,他就资助张仪前往秦国,还帮助他见到秦惠文王。

此时的苏秦不知道这位年纪比他小近一辈的师弟会成为自己外交策略的克星。

由于张仪思维敏捷,能说会道,秦惠文王赏识他,让他为客卿,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

张仪的对策与苏秦相反,他主张连横,即与六国中部分国家分别结盟,各个击破,打击不服秦者,以破坏合纵。

简单来说,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是事一强以攻众弱。

在连横理论体系支配下,他开始积极投身于秦国的外交实践,踏上了漫漫外交之路,为秦统一六国扫除关系障碍。

前328年,秦惠文王派遣公子华和张仪围攻并占领魏国的蒲阳,张仪劝说秦惠文王把蒲阳归还魏国,同时成功游说魏惠王割让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给秦国。

张仪初到秦国小试牛刀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秦惠文王十分高兴,任命张仪为相,参与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

前322年,张仪入魏,劝说魏国首先臣服秦国,而让其它诸侯国效仿它。这样明目张胆的威胁和要求,魏惠王自然不信。

鉴于外交成功与国家实力挂钩,在得到张仪暗示后,秦军出击占领魏国的曲沃,在此后的五年里,张仪多次游说魏王退出合纵盟约,臣事秦国。

在此期间,魏国纠集韩国、赵国、燕国、齐国及匈奴人一起进攻秦国,但被秦军大败,折损八万二千人,魏国在秦国的武力威慑下只能宣布退出南北合纵,请张仪担任中间人与秦国和解。

张仪剧照

张仪首次出仕便成功拆解六国合纵,这让秦国上下刮目相看。不过张仪的高光时刻还是通过欺骗加忽悠,把秦国的老对手楚国送上末路。

张仪戏楚,一张嘴击垮一个国

战国中期,以秦、齐、楚最为强大,前313年,齐、楚两国缔结合纵联盟,从东、南两个方向对秦国进行战略包抄。

面对不利局面,秦惠文王十分忧虑,这时张仪主动站出来,自告奋勇去找楚怀王破坏齐楚联盟。

张仪的目的不仅仅是在秦国建功立业,也希望通过连横外交战略,战胜自己的师兄苏秦,争做战国第一纵横家。

出使楚国前,张仪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从秦惠文王得到大量财物,到达楚国后,张仪做了两件事。

首先他以重金收买楚国最为受宠的大夫靳尚,以及楚怀王的儿子子兰、楚怀王的宠妃郑袖等人。

接下来,张仪面见楚怀王,没有急于说出反对合纵的目的,而是套近乎,说现在秦惠文王的妃嫔芈氏(后来的宣太后)就是楚国人。

秦楚作为姻亲关系十分亲密,秦国十分想与楚合作,通过一同拉关系,楚怀王被忽悠的放下戒备,愿意与张仪继续商谈,但对是否与齐国放弃联盟一事依然警惕。

之后张仪继续煽风点火,对楚怀王一顿彩虹屁,说秦国最尊敬的国家就是楚国,最想合作的人便是楚怀王,同时还不忘贬低齐王。

另一边靳尚、郑袖等人又不断帮张仪吹耳边风,楚怀王为人本就心高气傲,志大才疏,经过这么一捧马上飘了。

虽然张仪的忽悠初见成效,但若想彻底打破合纵,光靠吹捧远远不够,于是他祭出了终极忽悠,向楚怀王亮明态度。

希望楚国与齐国断绝往来、解除盟约,作为交换条件,秦王将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给楚国,还让秦国的女子作为服侍大王的侍妾,永远结为兄弟国家。

楚怀王为人贪婪,此前被张仪忽悠的已失去判断力,如今被这么大利益砸懵了头,当即答应张仪的请求。

当时楚国朝堂暮气沉沉,大臣庸庸碌碌,对张仪的欺诈毫无戒备,还纷纷表示祝贺,唯独大夫陈轸劝谏楚怀王不要轻信张仪,这人整天就是满嘴跑火车。

他还直接指出商於一带的土地非但不能得到,反而会换来秦国和齐国联合起来,届时楚国必定祸患临头。

只可惜楚怀王根本听不进去,他一心垂涎秦国的土地。不久楚怀王和齐国断绝关系,兴冲冲的派使者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

结果张仪回到秦国,称病一连三个月没上朝,楚怀王不仅没有意识到危险,反而天真的以为与齐国断交还不彻底。

为表诚心,楚怀王竟然派人到齐国把齐宣王辱骂一顿,齐宣王一气之下转而与秦国结交。

张仪见时机已到,也就不再掩饰,对楚使者说自己有秦王赐予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

楚国使者简直惊掉了下巴,可张仪却矢口否认之前的说法,表示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商於之地六百里,而是六里土地。

使臣只得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楚怀王,楚怀王这才发觉自己被骗,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

所谓愤怒会使人丧失理智,楚国感情用事,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出战注定了结局的悲惨。

秦楚在丹阳发生激战,楚军被杀得大败,士兵战死超过八万,主帅屈匄以下七十多位高级军官被俘。

一向傲气的楚怀王哪受得了这样的屈辱,此仇不报枉为君王,立即调集全国军队再次发动进攻,双方于蓝田展开较量,秦军在樗里疾的指挥下打的十分有章法,楚军再次大败。

经此两战,楚国主力损失惨重,几大家族之一的屈氏更是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而秦国则借此夺取汉中,控制西部门户,掌握对楚战略主动权,同时韩、魏也趁机进攻楚国,占领其在中原的领土。

从此楚国由盛转衰,失去了秦国争夺天下的资本,而这一切离不开张仪在外交上的推波助澜。

之所以说张仪是战国第一外交家,就是因为他非凡的胆魄,本来经过丹阳和蓝田之战便见好就收,张仪却反其道而行。

公元前311年,张仪再次出使楚国,目的是想得到黔中一带的土地,楚怀王二话没说直接把他关起来。

这时楚怀王的妃子郑袖发挥了作用,她吓唬楚怀王,如果杀死张仪,秦王必定出兵攻打楚国,届时楚国一定生灵涂炭,早被秦军吓破胆的楚怀王哪敢碰张仪半根汗毛,赶紧把他放了。

可张仪出狱后不仅没有回国,反而又去游说楚怀王,他表面的目的是让楚怀王献出土地,但实际上是要破坏合纵。

楚怀王果然上套,他不愿白白献出土地,但又不敢得罪秦国,只能同意张仪的建议,背离合纵,与秦国结盟。

而张仪不仅成功实现连横,还把楚国君王拿捏于股掌之上,楚国大夫屈原对窝囊的怀王愤怒到极点,苦谏他勿要上当,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不到两年,楚国被张仪忽悠的彻底散了架子,在秦军的强大武力面前,只能唯唯诺诺,再无半点野心。

连横之父终成战国第一纵横家

张仪戏楚只能证明他是一个顶级说客,真正让他坐稳战国第一外交家的是凭借一己之力拆散整个六国合纵。

他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穿针引线,纵横捭阖,把借力打力的外交手腕运用到极致。

在解决完楚国后,他便只身前往韩国,韩国是战国七雄最弱小的国家,张仪见到韩宣惠王后直接开门见山,采取胡萝卜加大棒,要么归附秦国,要么被大秦军队暴揍。

恐吓完后又以帮助秦削弱楚国为条件,到时候把打下来的楚国土地割让一部分给韩国,韩宣惠王哪敢不听,只能照办。

就这样,张仪完成了连横的第一步,秦惠文王闻听大喜,赐给张仪五座城邑,并封他为武信君。

接下来,张仪马不停蹄的赶往齐国,公元前311年,张仪抵达齐国会见齐湣王,齐国毕竟是东方大国,张仪软硬兼施。

先是吹捧了齐王一通,然后泼了一盆冷水,告知秦楚已结盟,齐国的老对手韩赵魏都已依附于秦,如果齐国不事秦,秦必驱使韩魏来攻打,赵国的军队也会全部出动,到时候想臣服秦国也不可能了。

同时张仪又把齐国内主张合纵的大臣贬低一通,齐王本是庸碌之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了保全自己,只能听从张仪的建议。

还自我压抑的说,齐国偏僻落后,僻处东海边上,不曾听到过国家长远利益的道理。

张仪离开齐国,向西到赵国游说,执政赵国的是主导胡服骑射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对于这样一位铁腕君主,张仪改变了之前咄咄逼人的态度。

他故作诚恳的说,秦国相约齐韩魏,准备进攻赵国,见赵武灵王神色严肃,张仪劝谏道,不如与秦王在渑池会晤,面对面口头作个约定,请求按兵不动,到时候他会从中调和。

同时又对赵武灵王一顿吹捧,赵武灵王深知赵国本就是四战之地,如果被围攻,难以有效应对,再加上张仪那副坦诚的态度,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解决完赵国,张仪又向北到燕国,游说燕昭王。

燕国一直以来十分低调,实力仅强于韩国,他知道燕国的天敌是赵国,所以去了也就没客气,要求立即臣服于秦,否则就驱使赵国来攻打。

燕昭王想都没想就听了张仪的建议,言辞比齐国还低微:

“我就像蛮夷之徒一样处在落后荒远的地方,这里的人即使是男子大汉,都仅仅像个婴儿,他们的言论不能够产生正确的决策。”

就这样,在一年时间里,张仪成功的破坏各国合纵,使各国与秦国连横,此时的张仪可谓意气风发。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前311年,就在张仪返回秦国的途中,一向支持他的秦惠文王病逝,秦武王嬴荡继位。

嬴荡从做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再加上群臣加以诋毁,张仪害怕重蹈商鞅覆辙,便辞去相位,辗转回到魏国老家,两年后郁郁而终。

不过让张仪欣慰的是他的历史影响超过师兄苏秦,坐稳了战国第一纵横家的位置,正如司马迁所言:

“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

0 阅读:1

小瑀说史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