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让诸葛亮膜拜的战国名将,一人险灭一国

小瑀说史吧 2024-08-01 23:38:31
序言

乐毅,子姓,乐氏,名毅,魏国人,战国后期杰出军事家。

虽然乐毅在现代知名度不太高,但在历史上却颇有盛誉,唐朝时期曾被供奉于武成王庙内,是武庙十哲之一,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对其推崇备至。

公元前284年,乐毅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曾统率燕国等五国联军伐齐,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难以复制的弱国胜强国的经典之战。

西汉史学家刘向曾说:

“燕昭王用乐毅,推弱燕之兵,破强齐之雠,屠七十城,而惠王废乐毅,更代以骑劫,兵立破,亡七十城。”

燕国本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的一个,但在乐毅的指挥治理下却上演了炫目的高光时刻。

潜龙勿用:乐毅平淡的早年经历

乐毅出生于军功世家,其先祖乐羊是魏文侯手下的大将,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乐毅自幼酷爱兵法,善权谋。

乐毅青年时期曾被推荐到赵武灵王的军队中做军官(乐毅居住的灵寿原属中山,中山国被赵国所灭,乐毅变成赵国人)。

乐毅虽有才华,但在赵国军队并未受到待见,他本人很长一段时间里得不到重用,公元前295年赵国爆发沙丘之变,赵武灵王在这场宫廷政变中被围困饿死。

眼看赵国局势大乱,乐毅决定离开赵国另寻他处,恰逢燕国燕昭王广纳贤才,乐毅便前往燕国。

燕国地处偏僻北境,国力弱小,在战国诸雄中地位低下,燕昭王姬职此前做太子时,相国子之篡夺燕王哙的位子,由此引发旷日持久的内战。

燕国的内战让一向虎视眈眈的齐国看到可乘之机,公元前312年,齐国十万大军伐燕,仅用50天时间便攻破燕都蓟,燕王哙、子之全都死于乱军之中。

齐国士兵占领燕国后肆意掠夺烧杀,无恶不作,激起当地百姓强烈反抗,经过很长时间的抵抗,齐军抵御不住败退回国,燕昭王得以复国继承王位。

燕昭王是一位隐忍的雄才之君,他很清楚以燕国的实力很难与齐国抗衡。

所以他一边韬光养晦,另一边励精图治,虚心招纳人才,一大批来自各诸侯国的有志之士前往燕国,乐毅就是其中之一。

乐毅能够映入燕昭王的眼帘,得益于魏王的推荐,乐毅也很好的抓住了机会。

经过与燕昭王一番会谈,乐毅的军事才能得到肯定,不久他被任命为亚卿,负责训练燕国的军队。

飞龙在天: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助燕国成就辉煌霸业

乐毅执政燕国后大力革新内政、发展军事,经过十余年的韬光养晦,国力有了很大提升。

同时燕昭王派苏秦出使齐国,他的任务表面是维持燕、齐两国的友好关系,实际上却在离间齐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让齐国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给燕国攻打齐国创造条件。

当时的齐国在齐湣王的治理下很强大,为攫取领土四处扩张,南边在重丘战胜楚国,西边在观津打垮魏国和赵国。

公元前286年,齐湣王一举攻灭宋国,至此存续近八百年的宋国宣告灭亡,而齐国的领土扩展了一千多里地。

此后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齐湣王竟然开始做起取代周天子的春秋大梦,称自己为东帝,虽然过段时间就取消了,但齐国的强大加上齐湣王的霸道让中原其他诸侯国大为恐慌。

要知道,宋国生产发达,其大商业城市定陶的巨大税收尤为齐、秦、赵等国垂涎,齐国灭宋加剧了同秦、赵的矛盾,也对韩、魏、楚形成严重威胁。

这导致齐国与各国矛盾异常尖锐,成为众矢之的。

此时燕国实力已经恢复,苏秦的离间计取得不错的成效,于是燕昭王与乐毅开始商议讨伐齐国事宜。

乐毅认为齐国作为东方第一霸主,基业深厚,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如果单打独斗未必有十足的把握。

于是在燕昭王的支持下,乐毅串联楚国、魏国、赵国及韩国共同讨伐齐国。

公元前284年,乐毅担任上将军,调集燕国全国兵力,挂赵国相国大印,统率赵、楚、韩、魏、燕五国军队攻打齐国。

齐湣王闻讯,调集全国军队,亲率主力在济西(山东高唐、聊城一带)迎击五国联军,双方兵力各约20余万在此展开决战。

齐军表面威武,但已外强中干,士兵在齐湣王的穷兵黩武下厌战情绪高涨,齐湣王为迫使将士死战,以挖祖坟、杀戮相威胁,更使将士离心离德,意志消沉。

而乐毅通过情报,对齐军内部情况了如指掌,开战伊始,乐毅令大军正面猛攻,乐毅本人更是亲临前敌,鼓舞士气。

齐军在五国联军的勇猛冲击下几乎一触即溃,官兵四散奔逃,主力被消灭殆尽。

济西之战后,楚、韩两军退还,乐毅决定趁热打铁,让魏军南攻宋地,调赵军北取河间,一来分化瓦解齐国势力,二来让联盟诸侯国得到利益,避免被拆台。

而乐毅本人亲率燕军,长驱直入,直捣齐国国都临淄,期间有大臣表示反对,认为燕军孤军深入可能会被歼灭。

但乐毅认为齐军精锐已灭,燕弱齐强形势已经逆转,况且齐湣王一旦休整改过,待齐军缓过来就不好对付了,所以必须速战速决。

实践证明,乐毅的判断是正确的,燕国军队一路追击败逃之敌,趁齐湣王立足未稳,攻占临淄,齐湣王本人则逃到莒邑据城固守。

在此后六个多月时间里,乐毅马不停蹄接连攻下齐国城邑七十二座,全部划为燕国郡县,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

同时乐毅将占领城市的齐王室财产全部奉献给燕昭王,燕国一跃成为东方最强盛的诸侯国。

乐毅在占领齐国大部分领土后并未急于回燕,而是留下经营,他清楚的知道单靠武力是不能彻底降服齐国这样一个大国的。

如果想拥有齐国民心,必须施行仁政,于是他对莒城、即墨采取围而不攻的方针。

同时在占领区轻徭薄赋,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优待地方士人,欲从根本上瓦解齐国。

意难平,功败垂成,乐毅客死他乡

就在乐毅准备完成消化强齐的时候,公元前279年,燕国一代雄主燕昭王病逝,太子乐资继位,是为燕惠王。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燕惠王初登大位势必换上自己的亲信人马,乐毅作为前朝重臣,在国内十分有威望,再加上手握重兵在外,这让燕惠王感到不安。

齐国宗室名将田单敏锐的察觉到燕国内的政治苗头,便开始施行反间计,故意散播谣言,称乐毅仅留两座城池围而不攻是故意拖延时间,准备在齐国称王。

燕惠王本就对乐毅猜忌,经过这么一煽风点火就更加深信不疑,当即派大将骑劫前往齐国代替乐毅。

乐毅对燕惠王的企图十分清楚,因害怕回国被杀,便向西投降赵国。

赵国本就是乐毅故乡,乐毅又曾挂赵相印,再加上赵国出于对燕、魏的震慑需要,因此赵王十分欢迎乐毅的到来,还将观津封给乐毅,赐号望诸君。

而乐毅走后,驻齐燕军很明显不是田单对手,齐军在即墨城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一路北上直追到黄河边,一举收复齐国全部城邑,残余燕军败退回国。

田单的火牛阵重创燕军

燕惠王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光赶走了乐毅,到手的地盘全吐了回去,同时他又怕赵国任用乐毅趁机攻打燕国。

于是就给乐毅写信,一边向他道歉,另一边责难他不念旧情,对不住先王的知遇之恩。

这样虚伪的说辞乐毅怎会不知,他当即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回信。

信中驳斥燕惠王对自己的责难猜忌,抒发功败垂成之意难平,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不为昏君效愚忠。

不过乐毅为人宽宏大量,并未因此计较,反而游走于燕赵之间,并与燕国重新交好,燕赵两国都任用他为客卿,最后乐毅病死于赵国,一代名将至此谢幕。

0 阅读:0

小瑀说史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