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黑河市老照片:北疆重镇风貌独特,令人赞叹!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2023-11-19 08:04:00

北疆重镇黑河市,位于黑龙江西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素有中俄之窗、欧亚之门等美誉。黑河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古代土著民族的基础,是北方多个少数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黑河,是一座拥有独一无二气质的北方城市,走在街上,你随处都能看到具有异域风情的建筑,令人惊叹。那么,过去的黑河是什么样的呢?来了,往下面看,有图有真相!

1933年的黑河街景

笔者搜集了一组老照片,均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原片是模糊的黑白照,经过了上色和修复清晰度处理,较为真实地反映了黑河当时的城市和人文风貌,有些照片连黑河当地人都没见过。照片搜集不易,值得你收藏!

1933年,位于瑷珲的魁星楼,是爱辉城近代史的一个见证。魁星楼建于何时,未能考证,推测建造时间为1892年-1900年之间。照片中,有一名男子站在楼角,他在干啥?

查阅史料,发现了与魁星楼有关的文字。据1911年《瑷珲县志》记载:东南角向有魁星楼一座,高盈十丈。若登楼一望,则三面环山,一面枕水,诚可谓天然险峻城廓。

历史上的魁星楼,可谓命运多舛。1900年,沙俄焚毁瑷珲城,唯魁星楼幸存;1945年,苏军炮火轰塌顶部楼阁;1950年,魁星楼被拆除;1980年,复建魁星楼,重现昔日雄姿。

30年代,黑河南十里蓝旗沟附近的景象。照片中这些处木制建筑,为当时日军占领黑河后,修建的日本庙宇。庙宇门前,矗立着一根高大的旗杆。

左侧庙宇前立着牌坊叫做“鸟居”,由一对粗大的立柱和两根横梁组成。鸟居的作用,主要用以区分神域与人类所居住的世俗界,也可以将它视为一种特殊的门。

这是30年代的北安镇火车站景象。该站1933年建成,位于今北安市站前街22号,是滨北线、齐北线、北黑线三条铁路的交叉点,是边城重镇黑河通向外界的重要枢纽。

照片中,远处带尖顶塔楼的建筑,就是北安站的站房,欧式建筑风格,砖瓦结构、土黄色的平房和一个小楼。近处,火车站旁有一栋楼房正在建设中。

这张照片拍摄于黑河公园的大门口。俄式建筑风格的大门,上方的牌匾上写着“公园”二字。进入公园的大门,跨过一座木桥,迎面是一座欧式亭子。公园里树木参天,非常幽静,没见到什么游客。

1933年,站在高处俯瞰黑河市区。街道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两侧的房屋,呈现出浓郁的俄式建筑风格。最远处,依稀能看到黑龙江,以及江对岸的风光。照片的最近处,矗立着一根高大的旗杆。如今,几十年过去了,黑河城市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张照片,拍摄于当时的瑷珲县,远处的城墙以及望楼清晰可见。照片上原来的注释认为,左侧围墙内可能是一个机关院落,即过去的瑷珲县公署所在地。对于这个说法,笔者也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

1933年,黑河两名当地人站在院子门口,院子围墙是木栅栏,四周种植有很多松树。天气很冷,他们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双手插在袖管里。院内的木屋上,烟囱清晰可见。这样的院落,在黑河当地很常见。

30年代的黑河大街。街道宽阔笔直,两侧是西式建筑,一股浓郁的异国风情。路边驶过一辆西式马车,车夫戴着黑边礼帽。街道两边店铺门口,悬挂着各种广告牌子,商业气息很浓。可见,当时的黑河已经相当繁华。

在黑河街边,有一家金店。门口悬挂的金属牌子上写着店名。下面悬挂着的竖牌上写着“收买砂金”四个字。店门还立着一根欧式灯柱。这张照片拍摄于当时的瑷珲,爱辉一带的江滩里盛产砂金。因此,这样的金店在当地非常普遍。

30年代,位于瑷珲的一户人家院落。门口修建有一座四角亭子,飞檐高挑,很是气派。照片上的注释说,这是当地一叶姓人家的住宅。看这座房子如此精巧,雕梁画栋,可见并非寻常人家所能拥有。

1933年,三名当地儿童站在街边。天气很冷,他们身上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和棉靴。望着摄影师的镜头,三人脸上露出一丝怯生生的神情。

这张照片拍摄于黑河郊外的白桦林。大雪过后,世界一片洁白,到处银装素裹。这种茂盛的野生白桦林,只有在东北地区才能看到。耳边似乎能听到呼呼的风声穿过树林。

看到白桦林,忽然想起了朴树唱的歌曲《白桦林》: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 年轻的人们消失在白桦林。悠扬的旋律,让人颇有感触。

1933年,位于黑河的一处码头,码头上建有两个出入的拱形门。照片中的码头,因处于冬季,没有船只航行,所以码头的大门是关闭着的。

史料记载,1919年,为发展黑龙江的航运事业,在黑河大兴街西头江岸建造了木结构立壁式码头3座,全长240米。船舶皆在码头装卸货物、上下旅客。

30年代,在黑河江岸边,一条道路的尽头,矗立着一座三间四柱牌坊。几辆马车正在上下江堤。牌坊前面那片水域,就黑龙江。

从这里望过去,江对岸就是俄国的布市,那里原属中国,叫海兰泡。如今是俄罗斯阿穆尔州的首府、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

1933年,龙镇县龙镇景象。隶属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地处五大连池市中部。照片中,空场地上停着一辆破旧的卡车,车头上包裹着防寒罩,车轮式套着防滑链。

龙镇,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西距五大连池市50公里。清末,叫龙门镇。民国初年,称新龙门。1980年,设龙镇。

1933年正月里,瑷珲的一户人家,站在房前晒太阳。母亲怀抱着小儿子,旁边站着的是她的两个女儿。三人身上的服装为当地人传统服装。摄影师拍下了三人的合影照。

30年代,一名当地男子,正坐在街边店铺门口的凳子上休息。这家店铺售卖的是寿衣,店铺门口竖起的架子上,钉着一个写有文字的竖牌,柱子的最顶端,展示有办白事所需的各种用品。这条街道很长,一眼望不到尽头。

照片中这座很气派的建筑,就是当时位于黑河的山东商会。风格为中西合璧,建筑共有两层。二楼正中间“商会”两个字格外醒目。足见当时山东的商人在黑河实力很强。

商会与过去的会馆很类似,一般是外地商贾讨论商事、制订商规、沟通感情、调解矛盾、协调关系的场所。商会在维护商业秩序、推动文化融合、倡导社会公德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这张照片拍摄于黑河郊外,大雪笼罩四野,举目望去无边无际。为了出行,有人将厚厚的积雪挖开,打通一条通向外面的小路。东北的雪能大到何种程度,这是南方及其他地方的人干本无法想象到的。

1933年,在黑河的一个小饭馆里,几个人正坐在圆桌旁吃饭。有三名中国人,还有两名俄罗斯女子和一名小女孩。仔细看,在饭馆的墙壁上,贴满了旧的俄文报纸。

30年代,当地一名男子,正在建造一所木屋。房子的框架已经搭建好,墙壁和山墙都是用原木建造。东北地区,林业资源丰富,这种纯木质结构的房屋,在当地很常见,而且非常结实耐用。木墙、木瓦,木烟囱,木栅栏,木柴垛,是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是当地的另一种民居,房子也是用木头建造。有宽大的房檐,四周有一圈柱子支撑。窗户也很大,有良好的采光。院子周围的墙壁,是木栅栏。连门前的长桌子,也是用木头制作而成。这种房屋很坚实,冬暖夏凉。

黑龙江边一处码小码头。江堤下的停着很多小船。远处,一艘汽正向这边船驶来。江岸上建有很多民居,很多都是欧式风格。远处,水天一色,烟波浩渺。

30年代,在黑河郊外一处村落旁,地上有个架子。此物在当地称为吊杆,学名叫做桔槔。这个装置位于水井旁,横木的一端吊着重物,另一端系着水桶。依靠杠杆原理,打水的时候可以省很多力。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夕阳西下,黑龙江上一艘轮船正在归航。远处地平线上的落日,散发出最后一道金色的霞光。北疆重镇黑河即将迎来美好的夜晚。

江对岸的俄罗斯布市(海兰泡)

结束语:回看神州边陲重镇黑河老照片,城市面貌和风光古朴又自然,让人感慨万千。短短几十年光景,黑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一座幅员辽阔、区位优越、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旅游城市。北国明珠黑河,明天会更加美好。

0 阅读:3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