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最“尴尬”的10种美食,当地人吃不厌,在外地却很难吃到

凡码聊美食 2025-04-04 09:38:34

山西美食文化历史悠久,璀璨多彩,有数不尽的名吃,非常值得一试。其中刀削面、过油肉等美食走出山西,广为人知,还有些美食虽是当地人的心头好,在外地却很难吃到。

1、头脑

头脑是太原的传统美食,由明末清初的医学家、著名文人傅山发明,传承数百年,已成为当地人最爱吃的早餐之一。头脑的做法非常奇特,原料很是滋补,选用羊肉、黄芪、莲藕、煨面等为主料,熬制而成。做好的头脑,汤色奶白,浓稠绵滑,药香浓郁,特别是在寒冬腊月的早晨,吃上一碗,暖心又暖胃,浑身舒坦!

2、黄糕

黄糕是山西大同、朔州等地的传统美食,在当地,无论是日常三餐,还是重大节日时都要吃黄糕。黄糕以黍子面为主要原料,先用温水搓成糕粉,再上锅蒸熟,蒸好后稍微晾凉,再揉成光泽的面团,抹上麻油。黄糕的吃法也很多,既可以蘸上料汤、白糖直接吃,也可以在炖肉时放入黄糕块,吸满肉汤,吃起来更加醇厚。

3、沾串

沾串是流行于太原、晋中、大同一带的特色小吃,深受大众喜爱,但在外地几乎没有。沾串的种类非常丰富,面筋、面藕、粉皮、鱼豆腐、红肠、青菜等多达数十种,都是提前煮熟的,蘸料摆满一排,有麻辣、麻酱、香辣、甜辣等多种口味,食客围站在一旁,想吃哪种口味就蘸哪种料汁,风味各有不同,体验感拉满。

4、睁眼豆腐

睁眼豆腐是吕梁汾阳、交城一带的传统名吃,是当地人下馆子常点的菜肴。睁眼豆腐,又叫虾酱豆腐,做法并不复杂,但对火候要求很高,以虾酱和豆腐为主料,虾酱要用天津小虾发酵而成,豆腐要用卤水豆腐,先切薄片、焯水,再起锅烧油,爆香葱姜,放入豆腐、虾酱翻炒均匀即可。做好的睁眼豆腐,豆腐表面布满小泡,像是眼睛一样,吃起来鲜美软嫩。

5、阳城烧肝

烧肝是晋城阳城地区的传统名菜,是当地人餐桌上的常备,家喻户晓,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阳城烧肝,以新鲜猪肝为主料,处理干净后,剁成颗粒状,再加入食盐、五香粉、鸡蛋、淀粉等搅拌均匀,用猪网油卷起来,煎至定型,再上锅蒸熟即可,吃起来外脆里嫩,不腥不腻,非常下酒。

6、和子饭

和子饭是山西民间的传统主食,家家户户都会做,做法朴实,非常接地气,深受老一辈人青睐。和子饭的做法很随意,先起锅烧水,下入小米焖煮几分钟,再放切好的土豆、南瓜、豆角,食材煮制软烂后,再放入面条煮熟,最后热油中放入花椒、韭菜花,炝入锅中即可。做好的和子饭,食材丰富,咸香软糯,养胃又营养。

7、毛头丸

毛头丸也是晋城阳城县的传统菜肴,有两千余年历史,已成为当地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很多人会对毛头丸的名字诧异,其实毛头丸就是一种丸子,分为荤素两种,肉毛头丸是用羊肉、粉条、淀粉做成的丸子,而素毛头丸则是用粉条、淀粉制作而成,蘸上蒜汁吃,给肉都不换。

8、方山炒恶

方山炒恶是一道颇具争议的吕梁名吃,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不好的食物,其实就是当地的独特叫法。制作“恶”,要以土豆和淀粉为主料,先把土豆煮熟,捣成泥,再加入淀粉、葱花等和成面团,再上锅蒸制一两个小时方可。做好的“恶”,切成薄片,配上豆芽、辣椒炒制,筋道紧实,香辣过瘾。

9、巴公烧大葱

我们经常用大葱作为配菜制作菜肴,而在晋城泽州,当地人把大葱当作主菜,制作成巴公烧大葱,非常流行。这道菜选用当地的大葱,先切成均匀长段,下锅焯水去除辛辣味,再下锅炸制金黄,摆入碗中,再起锅烧油,放入肉丝煸炒,放到大葱上,上锅蒸制而成。做好的烧大葱,香甜脆嫩,口感鲜美,风味独特。

10、合楞子

合楞子也是吕梁地区的传统美食,曾被评为“山西十大传统小吃”,非常有特色。合楞子的制作费时费力,以土豆为主要原料,去皮后擦成蓉状,加入适量面粉、食盐,和成面团,放入笼布中挤成小团,挤得越干味道越好,然后上锅蒸制而成。做好的合楞子,蘸上西红柿酱、辣椒油,吃起来紧实而有韧劲,一颗接着一颗,根本停不下来。

你吃过几个呢?

声明:本账号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许可,严禁任何个人和媒体抄袭、搬运、洗稿,一经发现,必追究责任。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