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近,出席了一个饭局。
坐在主位的,是某开发商的营销副总。这家公司总部虽然在一线城市,但项目全部在三四线城市,并且还不在市中心,而是远郊大盘,摆明了是做二居产品。不知当初拿地时是如何规划的,从刚刚走马上任两个月不到的副总口中听到的是,项目不好卖,回款不畅,陈年旧账日积月累,招致债主堵门,度日如年。
不过,这间公司最大的优点是,从不赖账。欠款都认,没钱不等于不给,承诺卖了房子一定给。
其实,因此就断定这家房企穷,也不准确。据这位营销副总说,几个盘的货值超过10个亿。如果库存去得快些,那些欠款根本不在话下。
他深有感触地说,真心佩服那几位项目总,从早到晚在楼盘现场摆龙门阵,来的都是客,喝茶聊天,满脸堆笑,让讨债的没了脾气。据说,想走法律程序的是极少数。大家特别能理解开发商的难处,都不愿意就此中断多少年来建立起来的渠道和感情。
谈感情好像有点矫情,说渠道倒是真的。都不容易。
贰
在楼市里混过五年以上的,至今对前些年的去库存和棚改记忆犹新。
无论评价如何,那次的政策调控,客观上不但把小城市里的库存去了,救活了许许多多开发商,还顺便增加了许许多多的库存。当然,这后面新增的库存,并不是政策的初衷。
这些新增的库存,普遍面临配套欠缺的问题。当初画的饼又大又圆,又是公立学校,又是三甲医院,还有运动、休闲等等配套,俨然一副高尚健康大社区的模样,想象中的抢购场面也是万人空巷。
可现在,因为缺钱,承诺的配套自然还是长在图纸上。住进去的原住民成了第一批小白。要交通没交通,要配套没配套,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开门五件事,没一样顺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靠挖本地客无异于缘木求鱼,不做反宣传就谢天谢地了。
于是,开发商把重点放在了返乡置业这条线上。以前,靠过年的一波行情,时间毕竟太短暂,远水不解近渴。如何能吸引当地在外打拼的同乡人常回家看看呢?开发商特意为此设计了调研问卷。
调研问卷设计得很走心,打乡情牌,当然得注重细节,要不然让人一眼看出你卖房子的直接动机,可能就没有接下来的深入沟通了。
下面环环分别引用几位有代表性的调研结果:
一位是在一线城市做高级职业经理人的高管。他从读大学开始离开了家乡,毕业后就没有再在家乡长住过。在一线城市,通过个人的奋斗,他在一栋楼里买了三套江景房,一家三口住一套,爸爸妈妈住一套,岳父岳母住一套,上下楼坐电梯,非常方便。由于核心家庭成员都在这座城市生活,回乡的次数年年见少。乡情不是没有,但在家乡置业就觉得不太划算,偶而回去一趟,要么自己一个人回去,要么回去住酒店,真的没有必要买套房。至于投资,他觉得倒不是由于楼盘处于远郊的问题,而在于城市的能级。说白了,家乡小城市的房地产原本就没有投资价值,这些年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乏善可陈。不客气地说,连一个像样的旅游景点都没有,如何吸引投资?
第二位,同样在一线城市里生活二十年有余。虽然他只是打工一族,也没买房,但在大城市里日子过得还算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老母亲八十多,独自在老家生活,身体也不太好,回家总是难免的。好在路程不算远,坐一晚大巴睡一觉到就了。一年里回去次数不算少,但从没有在家乡买房子的想法,因为不太可能带着老婆孩子回去工作生活。单单教育这一项,家里如何与大城市相比?自己好不容易混出来,不能让孩子吃没有读书的亏。
第三位是一位工厂里的管理者。出来也差不多有十多年了。前些年,为了孩子读书,在附近一中等城市里买了房,落了户,老婆孩子住新房子里,自己一个人在一线城市重新过起单身生活。说起回家乡买房,这位三个孩子的父亲说,早些年有这个想法,现在渐渐消弭了。背负房贷,三个孩子都在读书,哪有闲钱再投资?如果未来孩子大了,读了大学,就了业,自己也差不多过了花甲之年,那时说不定回去买套房子养老也是可以的。毕竟,家乡好不好,穷不穷,无所谓,那是自己出发的地方,谈不上衣锦还乡,但至少心里踏实。
叁
通过这番调研,让环环对三四线,甚至三四线以下城市,究竟把房子卖给谁?有了点想法;
首先,对于一个人口净流出,无产业、无就业、无特色的小城市而言,房子过剩是必然的。当地需求要尽量满足,尽量挖掘,返乡置业的需求要细分,不能只靠打乡情牌。
其次,在外打拼的同乡群体中,重点切准中间层群体。那些一线城市实现不了购房梦想但又想拥有自己的一套产权房的人。一线城市赚钱,家乡买房,从产品上说,可以选择的空间颇大。买了房,不必太在意短期的投资回报,放长线,保值的功能至少是有的。
第三,小城市里的房子,其实是吃了城市能级的亏。在城市大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则需要做出有特色的差异化的产品。比如,可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做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度假盘。吸引足够多的有闲钱有闲心又有时间的群体,必要的时候,可与全国各大平台合作,成为一个重要的打卡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