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实的民国!25个精彩瞬间,让人眼前一亮!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2023-10-15 07:45:00

有人说:如果把清朝比作一块玻璃,那么,民国就是这块玻璃摔碎后,很多玻璃碎片组成的拼盘。更是清末秩序崩溃后的狂欢,当疾风骤雨席卷了整个国家。众多派别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出了一幅。

民国时代

民国是复杂的,既有上流名媛,纸醉金迷,也有饿殍遍野,流民遍地;民国又是神奇的,在短短38年的时间里,诞生了无数英雄豪杰!下面就用25张老照片(黑白照片上色修复了清晰度),来勾勒那个风起云涌的民国时代。有些照片你不一定见过,值得收藏!

民国时期,雄伟壮观的北京安定门城楼。在过去,安定门是出兵征战得胜后收兵回城之门。城门前的主干道上,有拉黄包车的、有骑马的。在道路的两侧还有一些店铺。

安定门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1915年,在修建环城铁路时,瓮城和闸楼被拆除;1956年又拆除了箭楼;1969年彻底拆除了城楼。

1917年,北京街头。两名警察抬着一大桶水,泼洒在路面上,然后开始用扫帚打扫街道。在一些主要街道的路面上,每天都有警察负责清扫。

在民国时期,警察的职责没有现在分得这么细,他们既要管治安,还得管交通和公共卫生,但凡街面上的事他们都要管。

1920年,上海。四名英国男子雇了当地两名中国女子做向导,在上海郊区游玩。照片中穿蓝色衣服女子的神态,真是非同一般啊!

这几名男子,都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他们穿着西装打着领结,头戴礼帽,还有一人戴着鸭舌帽,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1910年,长春。一名叫王梦惺的男子,母亲去世后,他回到老家辽阳入道观,潜心修道。十年后,父亲去世,安葬完父亲后,他准备到长春取出母亲遗骨与父亲合葬时,发现母亲的棺椁被树根缠住,已无法取出。

王梦惺觉得愧对母亲,决定在母亲墓前守孝三年。期间他不吃不喝,不与人交谈。三年在母亲墓前坐化。人们感念他的孝道,将其安葬在母亲墓旁。这就是民国时期感天动地的“孝子坟”的故事。

照片中这个人就是袁世凯,他正手扶竹篙站在船头,扮演一名艄公。表面上看过上了乡村野夫的生活。实际上,他这是在卧薪尝胆,等待东山再起。后来发生的事,果真应验了。

原来,袁世凯被清政府罢免,回到了安阳的别墅里。他每天喝酒、钓鱼,不问政事。果然让清政府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不得不说,袁世凯真是高明啊!

民国时期,两名外国人坐在饭桌前吃饭,桌上摆满了美食和酒水。不仅如此,他们竟然雇佣了三个小孩,拿着扇子站在他们身后,为他们摇扇纳凉。

三个小孩都光着脚,有两个孩子还光着上身,瘦得都显出了肋骨。他们站在旁边,看着桌上的美食直流口水。

河北定州,一名中年武师正在自家院子里练武。他一身练功服,干脆利落。在镜头前,他摆出了绝杀招式,右手握着烧煤炉用的小铁棍,耍得是虎虎生风。

自古以来,定州就是我国传统的武术之乡。当地人逐渐养成了崇武尚勇、刚直不阿、豪侠仗义的性格。定州曾涌现出过廉颇、张钧、张刚、刘琨等爱国名人。

民国时期,在美国华盛顿机场上,一名中国女子正在接受美国罗斯科·特纳上校赠送的一架飞机。在大红色的机身上,能清楚地看到有“中国精神”的英文。照片拍摄于1939年。

这名身穿旗袍的女子叫李霞卿,她既是著名影星,又是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在抗战期间,她驾驶飞机在国外表演,为中国抗战筹款募捐。1998年,李霞卿因病在美国去世,享年86岁。

民国时期,陕西临潼。一对青年男女正在举行婚礼。在进入酒店之前,摄影师为他们拍摄合影照,留下幸福的瞬间。亲朋好友站在远处为他们祝福。

新郎年轻帅气,缠着笔挺的中山装;新娘貌美如花,一袭洁白的婚纱,有了西式婚礼的味道。在民国时期,能举行这样隆重的婚礼,男女双方都非寻常人家。

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媛佳丽。照片中这名身穿泳装的女子叫周光浩。此时,她正站在游泳池旁的栏杆上,摄影师抓拍下了这一瞬间。

名媛这个词,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流行的。一般是指出身名门又经常出入时尚社交场的女子。她们都有不错的长相,高超的交际能力,可谓光芒四射。不过,很多名媛的结局都不怎么好。

民国时期,杭州。一名儿童站在一个锥形的圆木桶里,大人在旁边忙碌着。桶沿高于小孩的腰部位置,这样就不容易爬出来。

将孩子放进桶里,大人就能腾出双手干其他的活,这有点类似现在的婴儿车。当时,这种独特的装置在江浙一带很常见。

1925年,在街头一个路口处,有三根竹竿撑起的一个简易架子。架子上挂着一个小木笼,在木笼里装着一颗被斩首罪犯的脑袋。路过的人都远远地看着,面露惧色。

在架子旁边,还树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明了被斩首罪犯的罪行。民国时期,虽然已经废除了枭首,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为的是震慑人心。

民国时期,街边有两名满族驯鹰人父子。他们的胳膊上都站着一只鹰。鹰套是为了防止被鹰锋利的爪子伤到胳膊。驯鹰最关键的是磨掉鹰凶猛的性子,基本手段就是“熬鹰”。

熬鹰需要漫长的过程,如达到“头似松塔,眼如芝麻,尾似耷拉”,说明鹰已经驯化了。清末民初,满族人吃俸银官粮,整日游手好闲,玩鹰架鹞在贵族官宦子弟中成为一种风尚。

1930年,湖南长沙。大路上走来一群人,都挑着扁担。担子两头是捆扎好的包裹。他们就是当年运送邮包的工人,有点像现在的快递小哥。

民国时期,有些地方交通运输条件差,邮包就要靠人力来运送。工人们虽然辛苦,但有稳定的收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民国时期,一所监狱里,几名犯人正坐在织布机前工作。仔细看,他们的脚脖上还戴着脚镣。上衣的后背上,写着各自的姓名。

民国时期,出现了一批新式监狱。教犯人们学会劳作,掌握一些技术,也是为了让他们出去后能更好的谋生。

1925年,在城外一棵树上,人们发现了一名自缢的男子。警察很快也赶到了现场。面对如此场面,警察包括附近的路人,无不惊愕。

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能让这名中年人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让人唏嘘不已。

民国时期,福建。这是一家规模不小的慈善机构——育婴堂。儿童们坐在特制的小床上,几名工作人员在旁边照护着他们。

进入育婴堂的孩子,大多都是由于战乱等因素,被遗弃的或者是父母养不起的孩子,或者是本身有残疾而被丢弃的孩子。

1927年,广州一所女子中学里,两名女高中生正在操场上进行体育活动。她们穿着校服,笑颜如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些女生们,不再是弱质纤纤的“林黛玉”。她们勇敢地走出深闺,不仅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更在充满热血的运动赛场上尽展英姿。

在民国时期,有一种职业叫流动理发师,每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为人们理发。他们随时停下来,摆开摊子给需要的人理发。

担子一头挑着理发工具箱,另一头挑着火炉和脸盆。这是一门手艺活,虽然辛苦了点,但也能养家糊口。

在坑头上,戴眼镜的掌柜正和两名会计在盘点一年的收成。炕前摆放的小方桌上,整齐码放着一串串铜钱。

在两名会计的面前,都摆放着一个长方形的木板。木板上有几条凹槽。把铜钱放进里面,就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铜钱的数量,这有点类似现在的点钞机。

“磨剪子!戗菜刀!”大街上忽然传来一阵吆喝声。一名男子边喊边吹着嘴里一支铜喇叭。在他的肩膀上,扛着一条板凳,板凳上有专门磨剪子戗菜刀的磨石等工具。

这也是一门传统手艺活,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偏僻地方的农村, 偶尔还能听到这样的吆喝声。

这是民国时期的一个私塾课堂上的情景。几个孩子正围坐在方桌前学习。他们面前摆着书本,书包放在窗台上。一般私塾中没有女孩就读,不过到后期也有女孩上课。

读私塾的课程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小学韵语》、《幼学琼林》等。有的加学《弟子规》、《千字文》、《日用杂字》等。

民国时期,街头传来一阵“当当当”的打铁声,原来,是一名白铁匠在修理一把铁制水瓢。他面前的地面上,摆着等待修复的铁桶、水壶等日常生活用品。

“白铁匠”即白铁手艺人,他们能将薄铁皮制成各种用品。尤其是修器物复时,需要剪边、翻边、扣边、压缝等工序,这都要靠手工来完成,辛苦程度不言而喻。

民国时期,在街边有一间典当行。典当行,也叫当铺。门口显眼位置挂着巨大的“当”字招牌,一名戴礼帽穿长衫的男子从门里走出来。画面充满了民国气息。

写在最后:回看这些民国时期的老照片,仿佛像是穿越了时空,让人感慨万千。民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重要过渡时期。在短短38年的民国时代,留下了太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瞬间,比影视剧要精彩100倍。你觉得呢?

2 阅读:1091
评论列表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