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病关乎脾之功能,当太阴出现问题的时候,便会有腹满的情况,腹满乃是太阴病的主证之一。脾主掌人的消化之力,胃主司人的食欲,故而能进食,然不欲食之时,乃是胃无异常,脾有失常;反之,不欲食,然消化无碍,则是胃存问题,脾属正常。太阴病与阳明病相互对应,阳明病为消化系统有失,归属于胃肠道内容物之问题;太阴病为消化系统虚,属于胃肠道功能低落之问题。因而于治疗原则之上,太阴病主要以强化消化系统吸收功能为主,并不适宜运用下法;而阳明病则主要以通为要。
10.12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鞕。此处开篇即论及太阴病的特征为腹满、呕吐、食不下、下利腹痛且愈发严重。
太阴病所论乃里虚寒之情形,当消化系统极度虚弱之时,便易有水饮之积聚。在此等水饮无法代谢的状况下,遂致腹满。“自利”所指乃是因身体虚弱所引发的下利,“自利益甚”即为下利渐趋严重;盖因随着无法代谢之水饮的日益积聚,数量过多之时便会出现下利,且随着水饮的增多,下利亦愈发严重。既有水饮,又存虚寒对肠胃之刺激,自然会有腹痛,刺激剧烈之时腹痛便剧烈,刺激显著之时腹痛则轻,故而称“时腹自痛”。
“腹满而吐,食不下”,正常情况下,食物应转化为白色且富含水分、营养之状,此等转化后的物质方为人体能有效吸收之形式,即所谓之白津。当脾脏受损,未能供给充足之热量与动力以协助食物于胃中正常消化时,胃之消化能力则会减弱。食物虽能于胃中分解,然并未被充分吸收利用,未消化之食物滞留于胃中,新摄入之食物亦无法顺利下行,致使患者食欲减退、腹部胀,严重之时会引发呕吐。
里有虚寒,应以温药补之,严禁“下法”,倘若将此处之“时腹自痛”误作 9.63 条之里实“绕脐痛”而用下法,必定会因胃中空虚而出现“结鞕”。依临床观察,此处之“结鞕”应属虚症之痞证而非实证之结胸,属于【栀子汤】系之情形。
10.13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濇而長者,為欲愈。“太阴中风”就是因为消化系统太虚而受到风邪,但绝对不是胃肠感冒的那种情况,具体是什么这里没有涉及,因为不重要。此条文主要讲的是太阴中风无需用药,会自愈的条件。
“四肢烦疼”也是太阳中风的证候之一,会“烦疼”是因为有热,此处的热并非发烧的热,是那种闷闷的热。
“阳微阴濇”,如果没有后面的“脉长”,这就是是标准的太阴中风脉。“阳微”为浮取无力,脉浮有表证,临床上,这也是跟太阳中风的鉴别点之一,太阳中风虽然也脉浮,但脉缓或紧,因为脉管里面充水严重。
“阴濇”为重按脉濇实为太阴病的标准脉,说明阴血不足、津液丧失。通过10.12条,太阴病的大纲可以清楚的知道,血和津液都是“自利益甚”而消耗掉的。
这里多了“脉长”,长脉说明气血的流注很强,表示病邪开始往外走,病在消退的迹象,此时就无需用药,病会自己好。这样可以结合9.34条的“脉短者,死”做一个简单的对照分析。
10.14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此条文虽然没讲,但要记得太阴病一定会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这几个主要症状。因此,在临床上,此条文涉及的症状一定会有下利、脉浮、腹满腹痛、食不下、呕吐。没错,这也也是在讲痢疾的情况,但要注意的是,不是说痢疾这个病可以用桂枝汤,而是痢疾这个病如果表现出表证,这就说明这个病可以用解表发汗的方法,所以可以用桂枝汤,因此,此条文可以理解为太阳太阴合病。
脉虽浮,但涉及太阴,脉大多为浮必濡弱;若吐利严重者,脉必不浮,不可用桂枝汤,宜用理中汤;脉微浮者,表证不明显,可用苓桂朮甘汤加半夏主之。
10.15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理中、四逆輩。“下利不渴”表明消化系统存有寒湿、有痰饮,归属于太阴之状况,应当采用温补之法,宜用“理中、四逆辈”,涵盖【理中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附子汤】、【真武汤】、【附子理中汤】等,至于具体施用哪一方剂,需依证施治。
于临床上,太阴病存有一些常见的加减法,例如呕吐极为剧烈加吴茱萸/丁香/半夏,腹泻致使腰痛腰酸加苍术、附子,下利黏稠加茯苓、泽泻。此类加减法亦为太阴病的一般治疗原则。
下利之时务必询问病人是否口渴,此点极为重要,亦甚为复杂。盖因于初病阶段,下利不渴属太阴病,缘由在于中焦、脾胃有湿;下利而渴属少阴病(11.2 条“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乃因水饮代谢失常;厥阴下利之时若口渴,则证明寒邪将近消散,肠胃功能开始恢复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