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临床十年后重读《伤寒杂病论》的新心得(10.6~10.11)

梁老的笔记 2024-08-24 15:55:45
10.6若以吐、下、發汗、溫鍼,讝語,柴胡湯證罷者,此為壞證,知犯何逆,以法救之,柴胡湯不中與也。

如果少阳病被吐过、下过、被发汗过、用了温针等不正当的治法,这都属于误治,因此出现谵语,会有谵语就是出现偏热的情况,可以是气分有热,也可以是血分有热。

“柴胡汤证罢者,此为坏病”为此条文重点,一定是要没有柴胡证了,才能说是坏证。如果有谵语,但还有柴胡四大主证的情况下,都为“柴胡汤证未罢”,仍需在少阳论治。

“知犯何逆,以法救之”,张仲景有很多救逆的方法,误下、误汗、误吐会出现怎样的坏证,前面讲了很多,错误治疗产生的问题一定会有相应的处理方法,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随证治疗就可以了,正所谓有是证用是药。

《伤寒杂病论》这些救逆的方法放在现今社会其实特别有用,一种疾病被以西医为主的现代医学治疗后,变成坏病的比例很高,幸好很多的坏病《伤寒杂病论》都有记载,这些都会一些很好的参考标准和治疗原则。

10.7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此上焦不通故也,宜小柴胡湯。

三阳合病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同时发病。虽然此条文没说,但临床上会有发热恶寒、口苦咽干、大便干之类涉及太阳、阳明、少阳的一系列症状。

此条文虽然没讲症状,但提供了脉诊。“上关上”就是关脉往上一点,寸脉以下的位置,以脉法来讲,这个部位就是标准的号少阳之邪的位置(少阳病在胸脇)。“脉浮大,上关上”,就是寸关之间有一个特别鼓出的脉,古脉法为诊心下之积,即胃中有肿块、心下痞等,但此处为三阳合病没有痞证,那么就是与心下同等高度的地方有“积”,实际上就是淋巴不同,胸脇淋巴的地方有结,所以要用小柴胡汤来疏通这一个区域。

脉虽如此,若脉稍有变化,方治宜随之变化。若全脉但浮而大者,宜白虎汤加人蔘、桂枝;若睡时脉转急弦,醒后汗多,宜小柴胡汤加桂枝、白芍、石膏、牡蛎治之;若脉浮大,上关上兼有口渴发热,宜用竹叶石膏汤清其经热;若脉浮大无力,不发热不口渴者,宜人蔘桂枝汤温里固表。

三阳合病的情况下,表里内外均有热,《黄帝内经》有句话叫“壮火食气”,简单来讲就是当一个人身体太热的是时候就会反噬人自己的“气”,当气不足的时候人就会虚,所以“但欲眠水”,“目合则汗”就是盗汗,人很虚的时候就会盗汗或者自汗。

10.8傷寒四五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其余版本均为“伤寒六七日”,这里的“四五日”是从少阳病开始算,所以实际上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是少阳已结束,准备进入太阴。

“无大热”是外无大热,没有发烧。

《伤寒杂病论》中,“躁烦”跟“烦躁”的含义是不一样的。“烦躁”是对所感所见的每一件事都会很不爽,是心理上的不爽快,在肉体上表现为手脚放到哪里都不对劲、舌头一直舔嘴唇,比较偏向实热,属于阳症。“躁烦”就是有很多不必要的动作,常见的抖腿就是最基本的“躁烦”,属于阴症,西医出身的恽子愉认为:当阳虚而阴实的时候就会躁,也就是身体的代谢功能下降、心脏力量不够、脑中缺氧情况,躁的症状是以脑中缺氧为前提,所以属于阴症。所以这里出现“其人躁烦”,就是开始转入阴证的指标,故称为“阳去入阴”。

10.9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者,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此条文主要讲的是疾病是否扩散或被抑制,取决于个体体质、脏腑气血的偏盛变化。具体而言,“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是指疾病通常每过一个周期就会进入下一阶段,到第四阶段就会进入三阴。实际临床上并不是这样,太阳可以直接进入阳明,也可以直接进入少阳,也可以直接进入三阴。

“其人反能食而不呕者,此为三阴不受邪也”如果患者能够正常进食且不呕吐,则表明里部和谐,三阴还没有受到病邪的侵害,间接说明三阴会不会受邪的关键在于胃阳的强弱。理论上虽然是这样,但在实际临床上来看,三阴病的人实际上未必不能吃,也未必是胃阳都很差。

10.10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為欲已也。

脉小而不弦,少阳的弦脉已经没有了,《黄帝内经》言:“大则邪至,小则平”,就是说明邪已微,身体血气趋向平和,为病要好。

10.11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寅时是3:00~5:00,辰时是7:00~9:00,寅时到辰时是少阳病要好的时间段。这一点在西医上可以得到验证,西医认为,人在睡醒之前是肾上腺激素分泌和内分泌开始调整的时间,而这两个功能恰恰归属少阳,所以说要知道调理自律神经和内分泌相关的疾病有没有效,要经过一个清晨才会知道。

1 阅读:8

梁老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