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牡丹江旧照:火车站上女子好漂亮,日军守备队门口戒备森严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2023-12-14 04:25:02

牡丹江,是黑龙江省东南部中心城市。这里钟灵毓秀、历史悠久。牡丹江横跨市区。早在3000多年前,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的一支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揭开了牡丹江流域人类历史的最早篇章。

一座城市,因为有历史而厚重。那么,过去的牡丹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牡丹江市

笔者有幸搜集到了一些牡丹江老照片,均拍摄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反映了牡丹江当时的城市和人文风貌,让人感慨万千。原片是黑白的,为其上色和修复了清晰度。有些照片是第一次披露,连当地人也没见过。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30年代,伪牡丹江市公署门前景象。门口石墙上挂的竖牌上写着“牡丹江市公署”。1937年12月1日设立,共辖五县一市,省会设在牡丹江市,市长为日本人铃木健次郎。

牡丹江市公署原址,位于今牡丹江市八一转盘北侧部队大院正门内。同时,伪满时期牡丹江都市建设局也设在这里,拆除时间不详。

1934年,横跨在牡丹江掖河段的铁路桥——掖河大桥。这座位于中东铁路线的大桥,全长416米,13孔,始建于1900年。该桥为牡丹江上的第一座铁路桥。大桥两头建有碉堡。

当年建桥时,牡丹江城市尚未形成,牡丹江车站仅为五等站。1937年铁路改道,桥面被拆除,如今只剩下大桥桥墩基座。照片中,两名男子在江边的栈台上欣赏大桥雄姿。

这是30年代牡丹江中央大街上的景象。街道很宽,当时还是土路,下过雨后的路面很泥泞。街道两侧是商铺,都在开门营业。路边摆摊做生意的也不少,摊位上都撑着遮阳棚,摊位前挤满了人,看上去很热闹。这画面,很有年代感。

1934年,牡丹江火车站面貌。一列火车停靠在站台边,站台上有很多人在等待列车到来。牡丹江火车站,建于1903年。一名长相漂亮的女子,从铁轨上走过。

当时的车站仅为五等站。因这里夏季遍野生长着一种黄花,因此也被人称为“黄花站”。东北沦陷后,1934年12月,牡图线铁路铺轨到牡丹江,设立宁北站(今牡丹江站)。

这是30年代的牡丹江第二新市街,原址在今虹云桥以北区域。据《牡丹江市地名录》记载:1937年,日伪(为日本占领军工作的人)开始建设牡丹江市北区(现今爱民区),名为第二新市街,建筑多处敌伪机关、兵营驻地,是当时日伪在牡丹江地区的行政统治中心。

1934年,位于牡丹江宁安的马莲河景象。河岸上,有两条铁轨正在修建,工人们正在清理铁轨旁的砂石。为何会在这个河湾处修建铁轨?有可能是要建成一个码头,方便货物的水上运输。

这张照片,拍摄30年代的牡丹江东宁。城门高大壮观,门楣上方“镇东门”三个大字十分醒目。城门前站着一些伪军和俄罗斯人。

东宁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与俄罗斯接壤。清末设治,以其地居宁古塔东部而得名。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东宁县,属吉林省延吉道。1967年,改为牡丹江地区。

30年代,牡丹江东宁的一个村子。村口矗立的一座木牌楼上写着“高安村”三个大字,牌楼旁的房子,应该是村里的一个办事处。几名村民正站在拍留下休息。

如今,高安村为牡丹江东宁市三岔口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附近有东宁要塞群、东宁革命烈士陵园、东宁口岸、东宁要塞博物馆、五排山城址等旅游景点。

这是东宁当地的几名江湖艺人,在路边一个窝棚前合影。他们几个人带着铺盖卷、日用品以及表演时使用的皮鼓等。天寒地冻,他们走街串巷为人们表演绝技。依靠这门手艺,也能养家糊口。虽然很辛苦,但他们的脸上露出的笑容很温暖。

1940年,牡丹江境内一处破落的城门。城墙已经坍塌,城门墙体上出现了巨大的裂缝,成了危楼,行人已经无法再从下面通行,城门口也被一块木板挡着。为了方便进城和出城,人们在坍塌的城墙上搭起了木梯子。冬季的牡丹江十分寒冷,城墙外的积雪还没有融化。

这是30年代日军拍摄的守备队大院门前景象。大门口一侧摆着铁丝网,有一名日军士兵在岗亭前站岗。在岗亭外面,还修建有两道水泥墙,墙上开有射击孔。守备队大院内,有日军在搅拌混凝土,构筑工事。

这张照片,也是拍摄于30年代,原有图片文字注释是“牡丹江廉卖所”。根据图片中街角景观判断,旧址可能在今牡丹街西一条路与爱民街交汇处。

30年代,牡丹公园内景象。该公园始建于1931年,最初叫“沼泽园”。1933年,才定名为“牡丹公园”。照片中,两名男子站在一处低矮的建筑旁,这其实是一座小庙宇,正好位于一棵大树下。小庙旁边是一个湖。

这栋三层建筑,是当年“大和旅馆”的所在地。1938年,由日本人修建了大和旅馆。原址位于今日照街与太平路交汇处 。照片中,旅馆门前很热闹,不时有汽车和马车从门前经过。建筑在2004年被拆除。

30年代,牡丹江东宁当地一所小学。学生和老师站在校门口合影。老师的年龄不大,而这些小学生的年龄也大小不一,有的还带着自己的弟弟。

这张照片,拍摄于牡丹江掖河江面。在临河的一处山崖下,有一个简易小码头。这里水流平稳,小型船只可以在这里停靠。当地人经常在这里登船和下船,远处江面烟波浩渺,一眼望不到尽头。

这张照片,也是拍摄于牡丹江掖河附近。一条马路横跨铁道,为方便车辆和马车在翻越铁道,铁轨之间铺着木板。此时,没有火车通过。铁路下面的安全门打开,一辆马车正在通过。

这是30年代的牡丹江火车站。新颖的站房设计,看上去很现代。不过,也有人说这不是牡丹江市的老火车站,这是日本人30年代修建的牡丹江北站。牡丹江老火车站是俄国建的,在现在的文化广场。正宗老火车站,在现文化广场大舞台原址。

1933年,牡丹江郊外的一处宅院。门楼面阔三间,有中门和两个侧门。在门前的树上,悬挂着“幸福家庭”几个大字。天气寒冷,房顶上的积雪还没有融化,两名女子站在一个侧门处张望。

30年代,牡丹江圣德街景象。圣德街,即今昌德街。街道两侧多为西式建筑,沿街店铺都在开门营业。画面右侧的“金昌洋行”门头十分醒目。

这张照片,拍摄于30年代的牡丹公园。湖面之上,修建有一座木桥。两名身穿旗袍的女子正从桥面上走过。远处,水光潋滟。湖边的大树和小庙依稀可见。不得不说,当时的牡丹公园风景不错。

寒冬腊月,几名妇女在河边洗衣服。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从冰层裂缝处流出一股水流。她们蹲在水流边,举起棒槌不停地捶打衣服。现在,已经没有人再这样洗衣服了。

1934年,位于宁安城西面牡丹江上的一座木桥。该桥由日军修建,桥头的立柱上写着“依田大桥”四个大字,用的是日军依田旅团首领依田之名。日军还在桥头拉起了铁丝网。桥面上,有几名日军士兵在把守。

这栋三层建筑,为当时的“有乐剧场”大楼。在一楼大门两侧的墙壁上,贴着好几张电影海报。照片拍摄于30年代。

这栋建筑,位于今七星街与东三条路交汇处东侧路北。解放后,这里先后成为牡丹江评剧院、儿童影剧院的所在地。

天寒地冻,位于牡丹江镜泊湖出口处的吊水楼瀑布,景象壮观!岩石上结了厚厚的冰。湖水从冰面上倾斜而下,落入瀑布下的黑龙潭中。

在冬日阳光照射下冰瀑晶莹剔透,瑰丽夺目,远看近看都是美景。让人叹为观止。为这个冰雪封冻的沉静世界,带来满满生命力。

30年代,牡丹江铁路局四周,拉起的铁丝网围墙。旧址位置在今日照街与西二条路结合部。牡丹江是历史上黑龙江吉林东部唯一设立铁道局或者铁路局的城市,北到佳木斯南到图们都归牡丹江铁路局管辖。

近代移民,是牡丹江地区人口的重要来源。正是由于移民的大规模到来,才使得区域经济得以开发,工农商有了长足发展。照片中,位于牡丹江移民聚集区的一处广场集市上,朝鲜族和满族百姓在销售和采买各种生活用品。

30年代,牡丹江宁安段的浅水区。一名卖水人将牛车赶到水里,用长柄水瓢从江里汲水,水车装满后,拉到各地售卖。在过去,这也是一种谋生的办法。

1939年,牡丹江城外的一处旅店。这家旅店有供人住宿的屋舍。房前放置有马槽,几匹运货的马匹正在吃草料。旅店四周用树枝围起栅栏。像这样的简易旅店,在当地很普遍。

结束语:一座城市,因为有历史而厚重。回看30年代牡丹江老照片,建筑和人文风貌令人惊叹。如今的牡丹江,是东北东部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黑龙江的重要开放门户。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有理由相信,牡丹江的未来会更美好!

0 阅读:9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