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之后:很土但化痰很厉害的3个食物,越吃痰湿越少

水儿的笔记本 2025-01-29 16:42:54

冬天阳气内藏,胃口也好,进补吃得多,但如果脾胃不能好好消化,就成了负担,不仅伤脾胃,还会留在体里,产生积滞、痰湿、浊热等垃圾,身形也会很臃肿。

痰湿形成的原因: 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若未能及时祛除,可入里化热,煎灼津液,炼液为痰。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可影响脏腑功能,尤其是肝的疏泄功能。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可致血行瘀滞;同时,肝郁乘脾,影响脾胃运化,也可生痰。

今天跟大家分享3个很土但很能化痰的食物,让你在这个冬天补得进去,不上火不生湿气。

一、白萝卜:身体内垃圾的粉碎机

常言说的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 生开药 方”。

《本草纲目》中说:“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

萝卜,擅于“通”身体。道家把它列为“上清四秘”之一,具有很强的清理作用。冬天吃它能化痰浊、消积滞、清内火、通气机,堪比身体垃圾粉碎机!

今天介绍一道陈皮白萝卜汤,做法很简单,不会做饭的人也能学会:

1、选白萝卜半个,去掉茎叶,洗干净,不要去皮,切成块;

2、新会陈皮1~2瓣,洗净备用;怕寒凉的人可以准备3片生姜;

3、锅里放入4碗水,放入所有食材,用大火煮沸,转小火煮15~20分钟,煮到一碗水就可以了。

关火放一会,可以根据口味加入适量冰糖调味,连汤带萝卜一起食用,建议冬天一周喝三次。

二、芋头:埋在土里的“金疙瘩”

芋头被称为地下人参,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

《食物本草》记载:“芋头疗烦热,止渴,令人肥白,开胃,通肠闭”。

芋头入胃经、大肠经,最擅长散胃经、大肠经的痰结。

《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芋煮熟,滋润滑利胎,修补元气而洗涤污垢。丸服用散淋巴结核,并奏奇功。

常吃芋头有开胃健脾、除烦止渴的作用,能够使人胃肠通畅。

芋头的吃法有很多,家常做法有两种:

1、蒸芋头:直接上锅蒸熟,吃的越简单效果越好。

2、芋头粥 食材:芋头、大米、红枣 做法:将芋头去皮切块,与大米一同煮粥。煮至芋头软烂,粥变浓稠即可食用。方便身体消化吸收,还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也有助于散结。

三、杏仁:肺最喜欢的小果子

《滇南本草》说它:止ke,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

杏仁入肺经和大肠经,吃它润肺消痰。

现在的饮食种类多,加上运动少,肠道蠕动不足,很容易吃多了,积食、湿热内生。

当你吃了油腻重口味的食物,身体不清爽、皮肤油腻、大便不通、长痘痘,都很适合吃它。可以一周喝上两三次杏仁牛奶露,暖胃养肺。

介绍一个做法,杏仁牛奶露,做法简单,大人小孩都能喝。

食材:纯牛奶40毫升,花生10颗,南杏仁10克,糯米5克,冰糖5克

做法:

1、甜杏仁剥外皮水泡2小时,糯米水泡2小时;

2、将花生、南杏仁、糯米倒入豆浆机,加适量开水,倒入纯牛奶,破壁机豆浆模式打好后,加入适量冰糖,晾温饮用。

0 阅读:0
水儿的笔记本

水儿的笔记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