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焦虑最好的办法,不是吃药,不是运动,而是做到这2个字

诺来看健康 2025-02-02 03:58:39

“现实生活中,当焦虑情绪出现时,正确的做法就是接纳它,也接纳它的出现,然后,带着这种觉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和焦虑纠缠。当你不去和它纠缠,去认真对待一件事情,哪怕只是打扫卫生、收拾屋子的小事儿,你的心也可以慢慢平静下来。”——《战胜焦虑》

听说电影《好东西》不错,今天终于看了。电影展现出一般中国电影少有的放松感。虽然里面会有性别议题,原生家庭等等各种尖锐问题的探讨,但和很多电影电视剧里面制造的对立、冲突让人感到剑拔弩张、荆棘密布的氛围不同,里面的冲突让人感到好玩、有趣,鲜活生动,《好东西》用声音、画面、人物关系营造了一种宽松舒适的氛围。里面也没有鲜明的评判,主导的价值观,却令观众不由得换个角度看看生活和周围的世界,你还可以这么过而已。

也许电影没那么完美,甚至不是一部严谨的电影,但是就像这个世界一样,完美本来是主观幻相,能让人打开思路,就是好东西,让人舒展身心的就是好东西,我愿意看见“好东西”,这也是我给我自己的人生礼物。

我觉得它里面最好的“东西”就是接纳这2个字。

01.去接纳,去看见

片中恋爱脑女孩小叶,被母女接纳,进了家门,走进了她们的生活。同时,女孩茉莉也得到了一种类似姐姐和母亲之间的,更柔软的爱和接纳。接纳是双方的,没有要求的,自然而然发生的,就像水流下坡地,就像向日葵朝向阳光转动脸庞。在接纳中,她们都获得了滋养。

这里面,没有带着强烈主观的判断,谁好谁坏,谁对谁错。王铁梅在职场打拼,直播带货一定比做调查记者低级?小叶恋爱脑一定是吃亏了?这电影没说,我们也不觉得,那就是每个人物自己的选择。只要觉得好,就是好东西。这是一种不制造焦虑的,健康的生活态度。

谁也不用教育谁,谁也不用批判谁,谁也不用改变谁。做自己,接纳别人,是最好的关系。

就连这里面的男性,也读了上野千鹤子,前夫也在试着接纳。所以,这里面对男人也不是剑拔弩张,用女拳通通捶死,即使渣男医生也展现了可爱可笑的一面。

这是一种松弛的生活态度,让人觉得生活还是应该放松一点,不用那么紧绷着,自己松动了“价值观”和看生活的态度,才是改变的开始。

02.去觉知,去发现

感知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就是一种觉察。

电影里面每个人都在觉察中,打开了自己,得到了成长。

有一段声画对位的蒙太奇剪辑,是录音师小叶让小女孩茉莉猜自己录的音,插进王铁梅忙碌的画面。

炒菜、洗衣,工作,橘子一颗颗滚落……这些都是茉莉的看见:她看见了妈妈的辛苦和快乐。这也是王铁梅作为一个忙碌的职场妈妈最好的回报,就是被女儿“看见、发现”。

觉知,是最好的东西,对觉知者,是发现的起点,品尝出生活的味道;对被觉知的人是报偿。

而闭目塞听的人,自我很可能是干瘪的,也就不会有关系的发生和流动。

觉知让人打开自我,让关系产生并流动。

此刻,正在客厅写作的我忽然抬头,看见我家的肥猫小福在开着门的大屋床上趴着,在那个极佳的视角,远远地望着我,我也看见了它,我感觉到了它的觉知,它向我眯眯眼。

这便是幸福本身。

我想,这也是《好东西》里展现出的好东西的一部分。

03.去做,去实现

不管做什么,认真去做,不骗自己。很多事情,去做了,就没那么可怕。

片中小女孩茉莉一开始不想听妈妈的,不想学架子鼓,她打架子鼓时,也战战兢兢问:女孩该怎么打鼓?老师小马告诉他:你怎么打女孩就该怎么打。

这是个好老师。不给她规则,让她自己体验。本来先验的规则就是没有的,是后来人制造的。包括女性的角色应该如何做。

后来茉莉表演了架子鼓,写了平遥,得到了接纳。怕被评价不好,怕别人不接纳,对每一个人都是课题,但,做不好还做不坏吗?

没有什么比害怕更可怕的了。在安全限度之内,去做,就是最好的破除“迷信”的方式:是对自己最善意的接纳;是对别人的评判最好的回应。

很多电影会讲打败什么,救赎什么,正义战胜邪恶。也许在某些题材和主题上有其价值,但是在都市现实题材的电影里,展现的大都是“人民内部矛盾”,接纳是最合适的人际关系。想改变别人的时候,就离控制、权力、暴力接近了。而接纳就是觉察,就是反思,就是共情,就是最温柔的爱,就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而对自己来说,接纳,就是不压迫着自己去改变,而是先感受,去舒展,去绽放。懂的都懂,这种感觉就是好东西。类似于“放下对焦虑的排斥和打压,接纳它,不管它,不理它,它终将消失。”

当我们开始接纳自己和世界的时候,世界打开,生命舒展。

“现实生活中,当焦虑情绪出现时,正确的做法就是接纳它,也接纳它的出现,然后,带着这种觉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和焦虑纠缠。当你不去和它纠缠,去认真对待一件事情,哪怕只是打扫卫生、收拾屋子的小事儿,你的心也可以慢慢平静下来。”《战胜焦虑》书中说。

电影完全诠释了这一点,或者说,这句话也概括了电影的精髓。好的心理书和好的电影一样,是点亮生活的一点光。

0 阅读:94
诺来看健康

诺来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