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的经济形势大家也看到了,楼下的餐饮店是换了又换,生意好的恐怕就是做餐饮装修的和做餐饮设备回收的人了。放大到各行业也是一样,倒下的似乎都是民营经济,房地产更是如此。
对于民营经济的重要性,有一个“56789”的说法,即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所以确保民营经济的活跃很重要,但是这两年的各项数据却不尽如人意,特别是金融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和他们的贡献有这明显的差距。
截至2023年9月末,5182家非金融业A股上市公司的贷款规模累计达17.95万亿元,而民营上市企业贷款规模仅有4.39万亿元,占上市企业贷款规模的比重为24.45%。
经济形势不好,反馈到楼市上只会更加严重,买房的人越来越少,即便有人想买房,但是奈何收入锐减,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就是开发商也是艰难度日,一方面销售数据越来越差,另外就是拿地金额在不断减少。
中指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57379.0亿元,同比下降14.7%,降幅相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
其中TOP100房企11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29.2%,环比下降0.6%。销售额超千亿房企1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家,百亿房企108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0家。
近两年楼市的巨大波动让不少观察者感到疑惑,特别是开发商的大量倒闭和破产重组,以及相关行业的雪上加霜。在这个背景下,一系列限制措施和红线政策加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从一些小型地产公司的实际情况看,有的已经步入裁员和发放工资周期拉长的境地,使整个行业的生存状况更加严峻。开发商受制于三条红线,包括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以及“现金短债比”的限制,这直接影响了它们的资金运作和业务拓展。
更为令开发商感到压力的是,监管机构对拿地资金和经营状况的考察限制,使得它们在土地市场的运作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
楼市的“抛房潮”也愈演愈烈,数据显示,多个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根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1月监测14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挂牌量环比上涨2.18%,同比上涨96.18%。
从各城挂牌量环比来看,多城挂牌意愿仍然较强,重点14城中有11个城市二手房挂牌量环比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杭州以15.24%的涨幅领跑,苏州、厦门、郑州、佛山涨幅紧随其后,环比涨幅均在5%以上。
房价下跌的趋势也在继续,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2023年11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56%,跌幅较10月扩大0.11个百分点,1-11月累计下跌3.00%;
11月,十大城市二手住宅均价环同比均继续下跌,环比跌幅为0.55%,较10月扩大0.18个百分点,同比跌幅为2.09%,较10月扩大0.29个百分点,1-11月累计下跌1.92%。
面对房价下跌的局面,曾有人提出的“下跌时间表”是否能够实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从当前的情况看,这一时间表难以实现,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
开发商纷纷表示,如果房价下跌超过30%,将导致行业崩溃,因为他们过去一直是依靠高周转模式发展,大幅度降价可能导致破产,影响楼盘交房进程。
房住不炒政策的出台旨在稳定楼市,避免过度波动。这并不意味着让楼市完全崩溃,而是追求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有助于刚需购房者安心置业,同时,一些房贷利率下调等措施也能为购房者提供一定的优惠。
未来,随着一二线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增加,人口流入的趋势可能会使得房价保持一定的上涨空间。而三四线城市和一些小县城,则可能因人口流失导致房价更低,甚至可能低于3000元/平米。
每年降百分之十,会持续三年。
若如此,农民没谁会傻到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