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礼崩乐坏。
洛水为什么很神圣?在晋以前,洛水是和黄河齐名的神圣大河,河洛就是黄河和洛水的统称。
《易经·系辞上》说:“河出图, 洛出书,圣人则之”。意思是黄河出神图,洛水出圣书,圣人依此作卦。黄河和洛水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后世所谓的“中原”之地,洛水因此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
洛水既然是圣河,你指着她发誓,就相当于对着佛祖、妈祖发誓。
东汉光武帝就曾指洛水发誓。当年光武帝刘秀围攻洛阳,洛阳守将朱鲔曾经间接杀了刘秀的大哥刘縯,对刘秀来说,杀兄之仇不共戴天,但刘秀为了尽快攻下洛阳, 指洛水为誓,只要朱鲔投降就不计较,并且保住朱鲔的爵位。 朱鲔投降后,刘秀兑现诺言, 没有为难朱鲔,仍旧保留他的爵位和利益。
光武帝的指洛水为誓直接加强了洛水的神圣感,让世人形成了一个观念,洛水是神圣的,以她发誓就必须践行诺言,这就是公信力。
上面介绍了洛水为什么很神圣,下面再说说司马懿为什么要指洛水为誓。
魏明帝曹叡驾崩时,以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曹爽和司马懿就建立了二人寡头政治,但因为曹爽是宗室,渐渐的把兵权抓到手中,司马懿虽然被升为太傅,但基本上处于下风。
司马懿不想束手就擒,趁曹爽携少帝曹芳到高平陵祭拜明帝时发动政变,是为高平陵政变。政变发生后,曹爽畏首畏尾,没有临机决断和司马懿决战,居然携带少帝就地扎营。
司马懿不敢冒然进攻曹爽,如果伤了少帝曹芳,司马懿就会先于司马昭背上弑君的罪名。司马懿没招了就想到了光武帝的洛水之誓,他指洛水发誓,只要曹爽认罪受俘,他绝对保证曹爽一族的安全,并且让他做个富家翁。
曹爽这个人单纯的很,想到自己宗室地位,想到洛水的神圣,就相信了司马懿。
当曹爽认罪后,司马懿兵不血刃的将曹爽的兵权剥夺,自己总揽曹魏军政大权。可他还是不踏实,曹爽毕竟是宗室,旧臣僚属、门生故吏遍天下,万一哪天他再次复起,高平陵之变不就白搞了。所以他违背了洛水誓言,夷灭了曹爽及其亲信的三族。
司马懿就这样堂而皇之的违背了洛水之誓,那他这种行为究竟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一个词可以总结:礼崩乐坏。
这是继周王室礼崩乐坏之后华夏大地再一次的礼崩乐坏,人心道德又下降了一个等级。
自从司马懿违背洛水之誓后,洛水从一条圣河沦为一条普通河流,再也无法与黄河并称。后人也再没有人指洛水发誓,因为这就跟放屁一样没有效力。
司马懿以一己之力毁坏了洛水的公信力,再加上司马昭当街弑君,篡位自立,司马氏就成了卑鄙无耻的代名词。
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对洛水发誓,居然就跟放屁一样,什么三公九卿、王侯将相,原来就是个无耻小人。既然三公九卿都能当无耻小人,那么其他文武百官和升斗小民也就没了道德束缚和精神压力,整个社会就没了下限。
自晋以降,弑君篡位、背信弃义就成了家常便饭,历史在不断挑战着人性的下限。
跟司马懿洛水之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另一个历史事件就是宋真宗泰山封禅,自宋真宗后,再也没有帝王封禅泰山。
洛水之誓和泰山封禅,让司马懿和宋真宗活生生的弄成了反面教材。
春秋战国有朝秦暮楚 有张仪匡楚王 楚汉有鸿沟盟字迹未干闪电撕盟 东汉末年有披发入山 出尔反尔比比皆是 论人品之恶劣比得过李世民逼父杀兄 纳兄妃 尽灭兄弟满门 婴儿也不放过?
影响?有什么影响 以前是偷摸耍赖 后来是明着耍赖 区别不大
曹爽也不是曹老狗的直系,给司马家又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