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近千次,房地产依然难复苏?“底牌”亮出,房价走势已定

楼市新观 2024-01-15 15:05:14

最近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2023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从房地产政策调整来讲,保房价是非常核心的要务,除了宏观方面对居民的财富也是很重要的支持。若房价下跌5%-10%,换言之就是将有一二十万亿的财富损失。

意思很明显,就是房价不能跌,楼市不能垮,未来的经济发展还需要楼市,对此很多人听到之后是不是认为专家又在话说八道了?

其实这位专家说的还是比较保守的,因为他说的保房价也可以理解成保房价稳定,可是房价是你说想保住就能保住的吗?如果房价下跌真的会带来严重后果吗?如果房价下跌过多,最终受影响最大的是谁?

其实这位专家还说过,如果房价上涨是可以促进消费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这种观点?

当前,房地产专家任泽平的最新提醒让人深思:在人口流出的城市拥有大量房产的投资者,现在或许正处于最后的时间窗口,需要考虑尽快减持。

未来,他们将面临不仅房价下跌的挑战,还有可能被征收房产税等,使得持有成本不断攀升,这使得这些房产逐渐演变成了负资产。

个人认为,即便在人口流入较多的城市或地区,尽管一些拥有优质资源的房产或许仍能受益,但在租售并举、大量保障房供应的大环境下,郊区房和小户型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

由于保障房主要解决小户型的刚需住房问题,租金价格较低,之前那些小户型自然就难以售出和出租。相反,100-150平米之间的改善房户型将更受欢迎,改善需求将会得到释放。

当前楼市基本面已经确立,未来楼市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正如王健林所言,未来10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仍将缓慢上涨,因为未来还有3亿-4亿人将涌入城市,尤其是对一、二线城市的住房需求将旺盛。

然而,对于人口净流出的三四线城市,特别是县城,房价上涨空间相对有限。

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市场特点。可以明确的是,只有一线和极少数二线城市需要进行调控。

其他二、三、四线城市目前看来似乎不再需要进一步的调控,面对销售业绩不断下滑的情况,房企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即便利润较低也要出售。

对于购房者而言,房地产专家马光远提出了“三个20%理论”,即在购房时要选择20%的城市、20%的开发商和20%的房子。

所谓20%的城市指的是那些人口能保持净流入的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20%的开发商是指在三条红线的限制下,有实力的国企和央企;

最后20%的房子是指要选择面积大、最好是四房户型,以及品质高、物业服务好的房子,因为未来改善需求将成为楼市购买的主要动力。

1月8日,中指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楼市成交量整体环比上涨28.36%,二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涨幅显著,环比大涨49.16%,各城市均出现不同幅度上涨,武汉涨幅最大,为106.30%。一线城市整体成交面积环比上涨17.51%,北京涨幅最大,为36.7%。

这样的数据表明,在2023年近千次的楼市调控下,楼市虽然出现了短暂的好转,但是整体看2023年的楼市数据,其实并不理想,楼市复苏依然困难,特别是想复苏到5年前的样子更难。

在这一局势下,中国央行释放4500亿资金,支持包括3500亿的psl定向资金还有1000亿元的“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

虽然有人认为楼市即将回暖,但在这个时候,调控“底牌”已经亮相:大力建设保障房,国家为住房租赁制度提供政策定调。

考虑到深圳持续净流入的人口对住房的需求,财政部发布了支持深圳创新财政政策的实施意见。

这将为深圳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老旧小区改造提供更多财政支持,有望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

综合而言,未来楼市将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分化趋势,购房者在选择城市、开发商和房产时需要更为慎重。

开发商在面临销售压力的情况下,将不得不通过降价等手段来促销。央行的资金支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融资困难,但整体楼市的发展仍需一定的时间来修复,特别是购房者对楼市的信心。

0 阅读:273
评论列表

楼市新观

简介:坚持推送最客观、专业的郑州楼市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