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告别易疲劳,只因找准了这些穴位,不会用太可惜

养生杂志养护说 2025-01-21 02:31:14

视疲劳不仅会产生视物模糊、眼部瘙痒、胀痛、干涩、流泪及眼周疼痛等眼部症状,还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性反应的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缓解视疲劳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千金要方·七窍门》云:“其读书、博弈等过甚用目者,名曰肝劳。”孙思邈认为,双眼过度使用,导致气血流通受限,经络堵塞,可致眼睛失去滋润而引发各种病症。视觉疲劳患者日常可以通过穴位按摩、食疗等方法来养肝护目,缓解视疲劳。

穴位按摩

睛明穴

睛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睛”指“眼睛”,“明”指“明亮、光明”。位于目内眦(内眼角)稍上方的凹陷中,将拇指与食指分别放于内眼角稍上方与鼻梁之间,用力捏揉有酸胀感,这就是晴明穴的位置所在。

此穴是缓解眼睛疲劳、放松眼部肌肉的第一要穴。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每隔两小时按揉一次睛明穴,对放松眼睛大有裨益。

攒竹穴

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凹陷中,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清热散风、活络明目的功效。攒竹穴与眼睛的健康密切相关,可用于调理多种眼疾。

鱼腰穴

鱼腰穴位于眉毛正中,因眉毛形状如鱼,本穴位于“鱼”的中央,故名鱼腰。此穴不属于十四正经,为经外奇穴。首见于元代《银海精微》,在此书中记载为“光明穴”。用于调理眼睛以及眼眶周围、额面等部位疾病,具有镇惊安神、明目利窍、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的作用。

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头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属经外奇穴。在中医理论中,太阳穴具有通经活络、益气明目的功效,可用于调理头痛、头晕及视疲劳,是眼疾的常用穴之一 。

光明穴

光明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具有疏肝明目、祛风利湿和活络消肿的功效。

此外,还有瞳子髎穴、承泣穴、四白穴等穴位,平时也可以多按揉。

食疗

平素还要注意适当吃一些保护眼睛的食物或药食同源之品。

《黄帝内经·灵枢》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其中肝开窍于目,与目的关系最为密切。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如西蓝花、毛豆、菠菜、莴笋等绿色的蔬菜,以起到养肝护肝之效。也可以食用一些具有养肝功效的食疗方,如枸杞桑椹粥。

枸杞桑椹粥

【用料】枸杞子15克、干桑椹15克、山药20克、大枣5枚、粳米100克

【操作】将山药去皮切片备用;将枸杞子、桑椹、大枣洗净,连同山药片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洗干净的粳米和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熬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滋养肝阴,消除视疲劳。

0 阅读:45
养生杂志养护说

养生杂志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