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碗楼市上海

目前虽然很多人依然还在等放松的政策,但已有一部分先知先觉者开始。
--抄底入市!!
上海楼市的整体节奏,正在慢慢变稳!

第一,上海二手房的成交,依然很稳。
我们先来看看上海10月最新的二手房每日网签数据。

整个10月,成交二手房总套数是15211套。
领跑全国。
相比于上个月的1.3万套,整体的成交量出现了明显企稳回升。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全国其他城市基本都处于一个很弱势的状态。
第二,上海的二手房库存,开始稳住了。
这是链家内外网,9~10月份的挂牌量趋势:

8月底认房不认贷后,上海二手房挂牌房源飙升极快。
大家想着都是把自己的老破小给卖了,置换到更新的房子里去。
从9月1日14.3万套,一路飙升至10月中旬16.3万套。
但是,进入到10月的中旬后,基本上海二手房挂牌量,也都慢慢的定格稳定了。
这说明的,该挂的房源也挂的差不多了。
现在上海楼市的行情像哪一年?
像极了2018年下半年-2019年上半年。
笋盘慢慢出现,出一套卖一套,房价开始螺旋上升。
目前上海楼市的阶段,就是典型的“跑量型”。
低价房源狂抛跑路,先把销量给拉上来。
这意味着。
上海的二手房开始筑底,整体的成交开始慢慢稳住。
这意味着。
上海的房东想要把二手房卖出,依然需要小割一把。
这意味着。
上海的买家想要买房,已进入最好的时机节点。

很多人经常会问我目前这个行情能不能买房,能不能抄底。
我其实觉得对于上海楼市而言,完全不缺购买力。
缺的仅仅是对未来房价的预期,对宏观经济的信心。
其实差再的年份,上海楼市也没差到哪里去。
2021年是上海楼市调控最密集、贷款最难批、三价取低最难下手的一年。
结果上海二手房的成交,依旧没下过1.2万套,始终全国第一。

这个拥有2500万常住人口、700多万套二手房的超级城市。
存量和增量的购买力,生生不息。
目前,还有很多人在犹豫,在彷徨,在等政策。
其实,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
买家在观望,卖家其实也在观望。
当下的市场,正处于拔河比赛拉扯的阈值,虽然目前天平完全倾向于买方。
但拔河不会是静态的,而是动态不断调整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影响天平的另一端。
五大新城放松限购、首付比例下滑、落户政策持续放松……
这些今年有可能会落地的靴子,都会是变量因素之一。
一旦上海开启放松楼市调控的政策,房东整体的心态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很多低价盘会在短时间内售罄或是捂盘不卖。
一场全新的博弈又将慢慢开始。
从当前种种趋势看,楼市的利空已经出尽,市场的底部已经来临。

针对当下行情,因为我们长期处于上海楼市的一线,给大家提供四个建议:
1、2023年年末,仔细辨别“坑子区域”。
很多区域真的没有未来,买了就是砸手里。
上周一个找我们买房的客户,3年前250万入手了浦东的远郊新场,现在想置换,只能卖255万,算上利息,纯亏。
2、投资客可以等等,置换和刚需跑步入场。
现在的置换客把老破小、老破大出掉,不管是置换新房还是抄底二手,都有不少机会。
3、别看大规划大概念,只看能落地的。
什么南大智慧城、元江路TOD、横沔度假区,都是需要5年10年才能消化的大饼。
大家要认真思考下,3年之内,有哪些是可以真正落地的。
所有给你画长期大饼的,都是耍流氓。
4、新房积分下滑,低积分刚需选手,可以关注了。
目前市场的新房成交主力依然集中在300-500万之间,占比在70%。
而这样的总价段,整体的成交总量已经连续3个月都在稳重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