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房制度实施的这些年,我国的房价一路上扬,在一二线城市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房价上涨的幅度比工资收入上涨的幅度多得多,几乎是所有商品中涨幅最高的。
而在如今的婚嫁市场上,房子、车子已经成为结婚的前提,没有房子也就意味着没有底气去考虑结婚生子的问题。所以,房价的涨跌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关心的事情。
今年上半年,先后有120多个城市出台了高达300多次的楼市调控政策。尽管如此,根据中指院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楼市仍旧是涨声一片。全国100 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同比上涨 3.21%。其中,一线城市环比上涨 0.28%,同比上涨 2.63%;二线城市环比上涨 0.61%,同比上涨 3.95%;三线代表城市环比上涨 0.35%,同比上涨 2.72%。而且,有22个城市环比涨幅超过5%。作为天府之国的成都,房价涨幅更是高达12.18%,涨幅居十大城市之首。
回顾今年上半年的房价,被疫情压制的需求似乎反弹的速度更快,但面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双循环概念,即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所谓内循环,就是在出口预期不好的情况下,外销转内供,由国内消化自己生产的东西,从而以内需为动力,拉动经济的增长。这就意味着,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中,消费的重要性将凸显出来。而房地产作为大宗不动产,房贷占据了家庭消费的大头,从而和内循环形成矛盾。
其基本逻辑是,内循环意味着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马车中,外贸逐渐退居次席,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主要依靠消费。因为内循环就是把投资生产的产品主要在国内消化,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出口到境外,这样就需要消费者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而房地产则主要是让买房的业主称为“房奴”,可支配收入中绝大部分用来归还房地产按揭,消费的能力持续下滑,透支了居民的消费能力。
所以,在在内循环经济模式下,房地产可能将被打压,甚至抛弃房地产的论调开始在江湖上流传。那么,在内循环时代,房价走势如何?
我们要认识到,虽然在上个月百城房价指数中,上涨的城市占80%,但同时,在7月份出台的调控政策除了密集,且力度也较大。譬如,深圳、东莞、宁波和杭州等城市先后从限购、限售等角度围剿炒房客,东莞更是把二手房纳入调控范围。
加上国家对于房住不炒定位的再次重申,这就意味着,楼市收紧调控正在持续拉网,不会再用房地产刺激短期经济发展,要彻底摆脱用房地产来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从人口、经济和金融等基本层面看,未来房价上涨的空间有限,而持续的调控和内循环经济时代的叠加,刚好可以挤一挤楼市的水分。
虽然,在未来房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不会出现,但那些天天指望楼市崩盘的人们恐怕也会失望。
楼市调控的目的并不是降房价,而是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这一点,从前半年不少城市此起彼伏的放松调控也可见一斑。所以,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楼市会出现一种“弹簧状态”,房价既不能大涨也不能大跌,楼市过热就要出政策降温,楼市过冷,自然也不会那么严厉。